民国诗社“变风诗社”述论
2015-02-12朱国伟
朱 国 伟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民国诗社“变风诗社”述论
朱 国 伟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940年无锡国专上海分校的学生结成的“变风诗社”并结集出版《变风社诗录》。诗的主题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对抗战胜利的渴望;怀念家乡亲友,抒发个人情怀;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感慨,对苦难民众的深深同情,对丑恶现象及事物的讽刺等。诗歌在艺术上特色突出,主要表现为:以复古为创新,于模仿中见机杼;感时伤事,深具杜诗“沉郁顿挫”之风;咏物言志、咏物寄托的继承与创新;词作刚柔相济。诗社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民国诗社;变风诗社;述论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创立于1920年,在西学强劲的时代背景下,其办学宗旨是:研究本国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以通经明理、保存国粹为目的,保存国故,培养人才。由著名教育学家、前清进士唐文治任首任校长,一时学子报考踊跃,数千人中只录取三十名,后期也仅扩大至百人左右。国专学生要求能背诵长篇古文五六百篇,还要吟诵历代诗词名篇,要能赋诗填词。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结社很常见,用来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抗战期间无锡国专迁徙于长沙、桂林、上海等地,其中1940年的上海分校的学生结成的“变风诗社”就是很有特色和成绩的一个诗社。诗社成员们在“孤岛”上海,吟咏不辍,面对国难,以诗言志,砥砺品格。真正实现了唐文治校长“正人心,救民命”的教诲,以天下为己任,把传统文化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结集出版《变风社诗录》,成绩斐然,很多社员后来成为建国后文史专家、学者、诗人。考察一下这个诗社,对研究民国时期旧体诗词的创作、成就均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探究这些人的成长过程,进而了解国学教育当时成功的原因,以及对今天的古典文学的教学也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结社及诗录出版过程
1940年春,无锡国专上海分校学生严古津与同学柳子依、林子渊、金悉经等人商议组织诗社,以资互相切磋、观摩,共同提高。秋季开学时,柳子依毕业,林子渊因路途阻隔未能赴校,严古津与金悉经、吴予闻、江文忠、王之雄、皇甫曜、何祖述、张庆发起组织诗社,共有四十四人参加。教务主任王瑗仲(遽常)建议命名为“变风”诗社,并对如何组织给予指导。诗社成立后,邀请王瑗仲为顾问,郝昺衡、钱仲联、朱大可担任指导老师。严古津任社长,张庆、皇甫权、王之雄、周企任、江文忠、秦翙任干事。诗社成立后,征集诗歌作品四次,分别送指导老师批改,共二百多首。由钱仲联挑选作品,王瑗仲审查,结集出版,命名为《变风社诗录》。王瑗仲作序,校长唐文治、教师夏敬观、夏承焘、姚德凤、钱任远、钱仲联、朱大可、鲍鼎分别题诗作文,给予鼓励、肯定。
二、部分重要社员考述
严古津,无锡寨门人。抗战初就读上海无锡国专,号沧浪生。毕业后曾任教于常熟,因人荐举任职广州海关,不久病休,1975年因病逝世。严古津诗名早著,深受师友王蘧常(瑗仲)、钱仲联、夏承焘、冯其庸赞誉,叶元章教授编《中国当代诗词选》,选严古津诗七首。严古津去世后,诸人题诗赋词,极尽哀悼之情。冯其庸先生诗曰:“小楼犹记识君时,落落风仪似牧之。卅载交亲秦塞月,一编遗墨楚臣辞。岂知春去成长别,但觉秋来泪暗滋。今想江乡云深处,吟魂又过青山祠。”严古津诗尚待编集,其诗名、诗才不为今人所了解,对其进行学术研究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1] (P 360)
沈幼征(1918-2004),江苏如皋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祖父沈京生曾任浙江嘉兴知府。沈氏一门风雅,族人皆通翰墨,沈幼征幼承家学,受母亲朱佩(字珩芳)影响很大。 1939年考入上海私立“无锡国学专科学校’”,于1942年7月以优等生资格毕业。后于1946年进杭州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任教,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浙江师范学院调入杭州师范大学。著有《梧月松风馆诗集/独破庐诗词稿》(钱塘诗社,1999年,前为母亲诗集),致力于诗词理论研究和古典诗词的校注,编辑出版了《唐宋诗词选释》、校点加注出版了《林和靖诗集》(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了《中国散文辞典》(1993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汉语大词典》(任罗竹风先生主编之编委。)
江文忠 (1922-1986) 又名辛眉,号阮堂,嘉兴新塍人。民国28年(1939)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解放前后执教于上海南洋、育才、崇实等中学及东南医学院。1978年冬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任教,翌年秋返沪,任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著有《唐宋诗的管见》、《读韩蠡解》、《诗经中的修辞格举隅》等,遗著有《阮堂诗集》等。
杨向时(1917-1987),字雪斋,江西宜春丰城人,1937年曾以《白桃花诗》七律一首征和诗友,1938年与任传藻等成立《龙山诗社》。后去台湾,为台大、政大、中兴、文化、淡江、铭传等大学教授,桃李无数,诗书画精通,为当代博儒。曾于《国专月刊》作《立雪斋丛录》一文,探讨五言诗起源,编撰《丰城县志》,著《人境庐诗摭述》、《词学纂要》、《秦观年谱》等著作。
张珍怀(1917-)女,号飞霞山民,浙江永嘉人。长期从教,退休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著有《飞霞山民诗词稿》、《日本三家词笺注》、《阳春白雪笺》、《张珍怀词学研究集》等。词作入选多部当代诗词选,被施蛰存先生赞誉为“当代易安”。曾从夏承焘、龙榆生学词,并帮助龙榆生整理校勘《唐宋词格律》,编《词韵简编》附于书后。(见徐培均《岁寒居论丛》等书。)
陆汝挺(1922-2009),常州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后兼任唐文治秘书。著有诗词,多佚;擅常州方言吟诵古诗文,得唐文治先生亲传,被认为是“唐调”的传承人。唐老夫子的读国文方法是向桐城派古文大师吴汝纶先生学的。与谢一飞相恋,以诗传媒、唱和不绝,被编成集子并传抄。
吴闻,1917年生,浙江乐清人,夏承焘夫人,诗人吴鸳山之妹。曾任上海《文汇报》驻京记者,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整理过夏老遗著、遗文。
黄汉文(1923-2003),上海奉贤人。是黄炎培先生以及唐文治先生的弟子。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著有《黄汉文吟稿》。晚年对清代金陵词人、词苑有研究。
孔庆延(1919-1985)江苏兴化市人,曾就读于扬州国学专科学校、无锡国学专修馆。孔庆延等十数人集资创办《朝暾》报,解放后在家乡任教,为当地教育界名人。(《江苏省地方志·靖江县志》,靖江县志编纂委员办公室,1992年。)
季位东,1918年生于太仓,1940年考入上海国学专修馆,曾获国文竞赛一等奖。国专毕业后,任浙江富阳及建德等地中学国文教师,又在北京农科院、南京农学院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出版社工作。1961年,下放回乡。1978年退休后,参与《上海县志》及《太仓县志》编写工作。
三、变风社诗歌创作的主题
从结集的二百余首诗来看,诗歌的主要题材有咏怀诗、咏物诗、题画诗、游览吊古诗、寄赠诗、纪事诗等。各种题材的诗的主题主要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对抗战胜利的渴望;怀念家乡亲友,抒发个人情怀;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感慨,对苦难民众的深深同情,对丑恶现象及事物的讽刺等。
1.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对抗战胜利的渴望。1940年的无锡国专处于“孤岛”上海,在严峻的形势下,变风社员的诗歌最主要的思想倾向是抗日爱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些诗歌是占数量最多的。当然表现方法各异:有的是直接表达这个主题,如“传语蛟龙休跋扈,扶桑濯足待他年。”(陶希之《江边》) 、“不尽滩声如战鼓,潮头何日撼扶桑。”(黄汉文《秋夜游海滨公园》)更多的是在感时伤世的情怀中表达这个主题,如沈幼征的《寄陕中故人》:“幽思恨不到西秦,海角栖迟寄此身。满案琴书诗意远,孤灯细雨客愁新。几年沦落悲乡国,万里飘零忆故人。寄语同侪休咄咄,中原犹是暗胡尘。”还有的解凭吊古迹来表现这个主题,如江文忠的《韩蕲王碑歌》,通过对韩世忠功德碑的凭吊,展开对韩世忠抗金功业的歌颂,最后回到日寇入侵的现实,进而希望“我知将军英灵定不远,羞见干净之土沦膻腥。或化长虹吸海尽,或化厉鬼踏岛平。黄龙痛饮期不远,当继将军勒碑铭。”[2]
2.怀念家乡亲友,抒发个人情怀。《变风社诗录》中题为“有感”、“感怀”、“偶感”、“简怀”、“述怀”、“感赋”的相当多。青年学子远离家乡求学在外,怎能不触动他们的乡国之思呢?如张庆的《感怀》:“予独羁天涯,中宵愁不寐。……游子在异方,每易动乡思。”沈幼征的《记梦》描写了梦中与亡母相见的情景,旋即惊醒:“朔风吹彻五更阑,枕上泪痕犹未干。母自长眠泉底路,儿独僵卧客衾寒。人事从来多不齐,怕听邻儿索母啼。”感情深挚,韵味悠长。唐志轩的《有寄四首》及《杂忆》诗应该是对过去爱情往事的回忆,诗意隐晦,颇有李商隐《无题》诗的风格。
3.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感慨,对民众苦难生活的深深同情。国事维艰,民众的生活多灾多难,诗人们对此寄予深深的同情。如沈幼征《哀鸿》(其一):“破絮鹑衣向朔风,谁挥热泪痛哀鸿。楼头歌舞楼边泣,隔断红墙便不同。”民众流离失所的痛苦最主要的原因是战乱:“有家皆瓦砾,无处不干戈。”(沈幼征《有感》)而日本的侵略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王之雄《哀蒙丐》写了一个盲人乞丐的痛苦遭遇:原为排字工人,抗战军兴,勇赴国难,被俘致盲,生活流离失所,沦为乞丐。“我闻此语深叹息,通国畴如丐爱国。纸醉金迷欢乐多,纵遇丐俦罕恻恻。寄言蒙丐休吞声,汝目虽盲心不盲。扫尽夷氛完禹域,指日露布报太平。还祝蒙丐若冯信,青盐一洗眼复明。”作者结尾抨击了纸醉金迷的官僚集团,并安慰蒙丐抗战一定会胜利。此诗有杜甫“三吏、三别”诗的影子。吴闻的《饥鸟行》写一群灾民哄抢一个车夫的米,只有一个可怜的病妇被巡捕捉着。病妇原本有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丈夫参军抗日,生死未卜,而家乡遭灾无以为生。“闻言谁不气填膺,女泪纵横男齿切。但看古来七矢之力不容折,况我军民同激烈。会当荡涤匈奴血,还我河山欣鼓腹。”作者最后同样把国仇家难联系起来。
四、变风社诗歌的艺术特色
变风诗社诗歌在艺术上特色突出,主要表现为:以复古为创新,于模仿中见机杼;感时伤事,深具杜诗“沉郁顿挫”之风;咏物言志、咏物寄托的继承与创新;词作刚柔相济。
1.以复古为创新,于模仿中见机杼。中国古典诗词,早有模拟的传统。历代以“拟”为题的诗不可胜数。作为国学馆的学生,写作旧体诗词当然要从模仿入手,而且模仿的水平很高,其用词、气格深得故人诗作的神韵和精髓。没有长期学习、大量背诵吟诵的基础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社员的五言古诗有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的风致,从字句到风格都有模拟的痕迹。七言古诗受韩愈、苏轼的影响较大,既有流畅的特点,又有韩诗的戛戛独造。而律诗对仗工稳,善用典故,受江西诗派的影响较大。那么,诗社成员是否有创新呢?在诗社成立之初,就创新这一问题,学生曾将困惑向王遽常先生请教:“为诗无新意,所循者皆前人之旧法,所言者又前人之陈言,将何所从?”王遽常先生的回答是:“诗之上者,又通乎政,三百篇是已。政治之变无所极,则诗亦缘之而无所极,且不堇政治而已。凡天地之间,动者皆有变,无有陈旧而不可入诗者。即静者,以吾人之心,遭之即历千万年而不变者,亦无时而不变矣!故善为诗者,其境常新,安有所穷?且今世界之变,为前人所未尝闻见,则所为当远胜古人,安能为古人所囿?”这个方法用直白的话就是“用旧瓶装新酒”。诗歌形式是旧体诗词,内容则反应这个动荡多难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以复古为创新。他们的创作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当时对旧体诗词的鄙薄和质疑,即被认为是落伍的糟粕,限制了人的思想,不能反映新的时代。诗人们的创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较少使用新词语,而是赋予旧词汇以新的意义和内容。声光电化、轮船飞机等新式洋气的时髦词汇极少进入诗人们的诗作中。赋予古典词汇以新的意义,这也需要读者认真辨读。如:称日本侵略者为“岛夷”、“匈奴”、“胡尘”,称租界的印度巡捕为“佛国人”,称租界为“夷田”等。再如沈幼征《江山口占》:“万里江山付刧灰,六龙西幸几时回。溅衣竟厌惊涛急,此是岷山深处来。”这首诗在手法上有苏轼《游金山寺》(我家江水初发源)的影子,都是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上游的岷江。“六龙”过去常常指皇帝的车驾,这里暗指国民政府西迁入川。用江水是从岷山流来来表达对国民政府的抗日寄予厚望,也是爱国思想的曲折表达。这首诗词句、气格、韵味完全是古典诗歌,但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已经与古人完全不同了。另外,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容易产生距离感,起到艺术装饰的效果,避免了油滑的弊端,所以说是既是模仿,又是创新。
2.感时伤事,深具杜诗“沉郁顿挫”之风。国专沪校的学生处于抗战的孤岛上海,国事维艰,触目成愁。虽然如此,诗人们并没有直接宣泄自己的满腹愤懑,尽量避免喧嚣之气,而是更多地继承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用暗喻、烘托等手法间接地展现,深具杜诗“沉郁顿挫”之风。如沈幼征《有感》:“有家皆瓦砾,无处不干戈。佳句流亡得,乡愁疾病多”、陆汝挺《八一三避难诗》:“兄弟安危里,宾朋患难中。鸱鸮来塞北,鱼雁阻川东”,这些诗词句、对偶的使用明显模仿杜诗。而严古津《赠子依》:“词人此日成何用,同倚危栏酒一尊。莫道江南风景好,梅花细雨暗消魂。”及《水绘怀古》:“斜阳衰草影梅庵,明月侯门太不堪。莫话伤心前代事,落花时节又江南。”在风格上更具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
3.咏物言志、咏物寄托的继承与创新。变风社诗人们写了不少咏“松、竹、梅、菊、兰”的诗,这些咏物诗继承传统题材的意象,以高洁自比,但仍然咏出了新意。如林碧琰《梅》:“月明胜雪映窗纱,疏影婆娑正放花。玉骨冰魂仍绝代,孤山处士已无家。”又如严古津《有感》:“今夜故园心,柴门月满林。兰根无好土,何处首阳岑。”“孤山处士已无家”、“兰根无好土”,表面上是咏梅花和兰花,但实际上是隐喻日寇入侵,大好河山沦于敌手的沉痛之感。陈瑞熙《秋蝉》:“桐叶萧萧落叩门,高枝独抱哭黄昏。怪它也解兴亡恨,泣吊江南战士魂。”从秋蝉的凄厉叫声生发,表达了对抗战烈士的哀悼之情。江文忠《宝鼎篇》描写了一尊珍贵的出土文物——宝鼎,被人毁坏,弃于道旁,稀世珍宝遂成废铜烂铁。这首诗明显有比兴寄托的意味。乱世出土的宝鼎就像乱世中的人才一样,生不逢时,受到各种打压、灾难,以至于沉沦于社会,令人感慨唏嘘。这既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又是诗人们的自我写照。沈幼征的《咏狗》歌颂了一只护家不走,被贼杀死的忠狗,并发出感慨讽刺:“哀哉当世人,媚贼不如狗。”这在汉奸遍地并鱼肉百姓的现实情况下,不啻是对汉奸的强烈讽刺。
4.词作刚柔相济。变风诗社录最后附“诗余”十首,而张珍怀就独占了六首。可见张珍怀很早就以词为主要的创作形式,无怪乎后来的词作受到大家的称赞。词的写作历来以宋词为标杆楷模,有所谓豪放婉约之分。主婉约者以为此乃词之正宗,为当行本色,然末学常流于纤弱、琐细。主豪放者以气格相尚,以诗为词,以为唯有如此才有高格境界,然末学亦流于叫嚣,有伤词之体式。《变风社诗录》中词虽然只有十首,作者仅有四人,但却兼取词的两种风格,刚柔相济,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探索。如张珍怀的《菩萨蛮》:“葡萄醉浅娇红靥,胡施宛转吴趋艳。兰麝染衣香,楼心夜未央。霜风楼外吼,哀颤欹风叟。飞榖卷芳尘,寒蟾窥冻魂。”这首词乍看上阕颇有小晏婉转流利的风格。再看下阕,又有贺铸《六州歌头》的雄浑之气。仔细品味却是以对比的手法来展现贫富不均哀乐不齐的严酷现实。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富人们喝着葡萄酒,尽情歌舞醉生梦死。而广大的贫苦群众却在霜风怒吼中哀颤凄怜,只有冷冷的月光照着这些似死未死的人们。这是老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意以词的形式出之。既有词的风格、意境,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应该说是一首刚柔相济,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很好的佳作。其他作品,均有相似的特点,不再多述。
五、变风社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无锡国专的学生结社赋诗,是民国时期旧体诗词的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互相切磋,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结社赋诗是旧体诗词创作的好形式。在西风劲吹的民国时期,传统文化的生存遇到极大危机。如何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是无锡国专在教学上的新问题。鼓励、组织学生结社赋诗是旧体诗词创作的好形式。试想,青年学生们虽然读、背了大量典籍、诗词,但零星单个的诗词创作忽生忽灭,不能持久,更无法同声相应、互相砥砺。各人的诗词素养、水平的提高就有很多困难。而结社赋诗的形式恰恰解决了这个难题。实践证明,诗社成员的创作积极性很高,四个月就征诗二百多首(社员四十多人,发表作品的就有三十多人),创作总量和个人平均量都是不低的,而且佳作颇多。
结社赋诗本身就是保存民族文化的血脉,也是爱国的表现。诗社成员大量的作品是反抗日本侵略的,但也有少量反映个人情趣及学习生活的诗作。其实国专学生虽然不是直接上前线杀敌卫国,但在国难时期能够弦歌不辍,既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又为战后的文化教育事业保留了人才,这也是值得肯定的爱国行为。
对今日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有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当今各大学中文系、文学院的古代文学的教学均以文学史加作品选的方式进行讲授、分析。可是老师辛辛苦苦的讲了,学生兴趣不是很高,只是在考试前突击背背。以史的形式讲文学,往往把文学抽象化。而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学生的感觉往往是如坠云里雾中。学生不自己动手写一写旧体诗词,就很难体验古典诗词的风格、韵味,自然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以创作促进学习方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形式。
[1]冯其庸. 冯其庸文集(第5卷)[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
[2]严古津,等.变风社诗录[M].上海:变风诗社,1941.
(责任编辑 闵 军)
A Research on Bian Feng Poetry Society in the Republic China
ZHU Guo-wei
(School of Literature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the Bian Feng Poetry Society was set up in 1940 by students of the Shanghai branch of Wuxi Institute of Sinology. They named their works Bian Feng She Shi Lu. The topics of the poetry anthology include hatred for Japanese invaders, desire for victory, longing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indignation on society injustice, deep sympathy to toiling masses, etc. Their writings have a very outstanding artistic features which embody the unique style as well as “Chen Yu Dun Cuo” and their Ci poetry display both Wan Yue style and Hao Fang style. The Poetry Society made an instructive exploration in the producing of the classic poems and Ci poetry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valu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oetry society in the Republic China;Bian Feng Poetry Society;research
2015-05-18
本文为曹辛华教授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13&ZD118)相关成果。
朱国伟(1971-),男,河南汝南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I207.22
A
1672-2590(2015)04-0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