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时代”江山的机遇与挑战

2015-02-12姜云凌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江山市江山高铁

姜云凌

(江山市统计局,浙江衢州 324100)

“高铁时代”江山的机遇与挑战

姜云凌

(江山市统计局,浙江衢州 324100)

“高铁时代”江山市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本文从旅游业、物流业等各方面就江山市能否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发展高铁经济进行了较透彻分析。

高铁;机遇;挑战

杭长高铁的开通标志着江山市从“动车时代”迈向“高铁时代”。从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开通的情况来看,高铁经济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区域环境产生新形势和新变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江山市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把握高铁带来的重要机遇,应对挑战,将高铁优势转化为江山市独特的区域优势?研究好高铁,做好江山独特的高铁经济文章将紧迫而又非常重要。

一、高铁带来的机遇,江山市能抓住吗?

高铁通则财富通,“高铁时代”的到来,对任何一地的影响都是全方位的。对江山市而言,这将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一个重大机遇的来临,能否抓住用好这一机遇,将关系到全市是否能跃上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新平台。

(一)旅游业能否借“势”待发?

“十一五”末期,和谐号动车组、黄衢南高速公路的先后开通,推动江山市旅游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13年,江山市国内游客人数突破7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9.5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2.8倍、2.7倍。杭长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增强江山市吸引长三角城市群游客的魅力,并为江山市打开“长株潭城市群”游客源的巨大宝藏。作为杭长高铁入浙首站,江山市旅游业具有张开双臂迎接来自湘江橘子洲头大量游客的首发优势,如何借助首发优势将潜在客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将是摆在全市面前的一道课题。

(二)物流业能否借“道”嬗变?

“十二五”以来,江山市物流业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从统计数据看,还有下降的态势。“十二五”交通运输业年均增长率仅为6.3%,低于全部经济年均增长率3.6个百分点;货运量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下降,2013年货运量2778.7吨,比201年下降11.8%;而规模以上物流企业仅为12家,行业尚处于“小散乱”状态。杭长高铁的开通,将使客货货运局面得到极大改观,在大大释放浙赣铁路既有线的货运能力的同时,又降低了企业货物运输成本。在铁路系统逐步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变的过程中,江山市能否立足现实,借助高铁释放出来的货运能力,为推动全市物流业实现质的飞跃而努力?

(三)人才能否借“智”汇聚?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江山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仅为4.4%,大大低于全省9.3%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衢州市6.5的平均水平。人才总量不足,总体素质不高和人才结构性短缺成为江山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全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更需要借智发展、借鸡生蛋、柔性引才。高铁的开通,人才技术流动更为自由便捷,对于吸引上海、杭州、长沙等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来江工作、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将有帮助。江山能否借助高铁效应,栽好自家梧桐树,为“工业强市”、“学在江山”、“医在江山”、“休闲在江山”等集聚八方可用之才?

(四)工业经济能否借“速”升级?

从日本新干线开通形成的新经济产业带、京沪高铁开通形成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武广高铁开通形成的湖北咸宁“广东工业园”等案例来看,高铁带来的速度冲击,将重构区域产业布局。近年来江山市建材、化工传统产业虽然占工业经济比重有所下降,但从统计数据来看依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4上半年两大传统产业工业产值、利润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0%、26.9%。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全市传统产业的生长空间和优势将受到进一步挤压。江山市工业经济能否跟上由高铁开通而带来的产业及产业链转移步伐,借此加速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走上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五)城市规划能否借“力”布局?

高铁的开通除了对人群流动有带动作用外,还在城市扩容、加快城市副中心形成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江山市江东工业园区、城北新城历经10多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还是存在人气不够旺、商业气息不太足、公共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不足之处。高铁的开通,将为当地带来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有助于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江山市能否借助高铁线路走向,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围绕高铁对全市经济板块进行合理再布局?

二、高铁带来的挑战,江山市能应对吗?

高铁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看到其带来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带来了许多挑战和考验。

(一)旅游市场受到冲击

高铁带来的诸多商机中,旅游业受益最大,面临的挑战也最为严峻。近年来,江山市一直致力打造旅游品牌优势,但从更高要求的角度看,能否满足高铁经济所带来的旅游新需求仍需在实践中进行检验。高铁带来了庞大的游客资源,但也为旅游业带来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的地”可能沦为“过境地”。江山市的旅游、休闲、度假资源虽然丰富,但目前仅停留在门票经济层面,忽略了旅游主题周边产业的完善和挖掘,缺乏深层次的主动吸客条件,极易出现游客群体“过而不入”;二是邻近县市的“过滤”。目前各沿线城市名胜景区较多,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品牌景点,游客“用脚投票”的趋势更加明显,江山市旅游相比邻近县市旅游特色不足,旅游产品尚不丰富,游客资源极易被邻近县市截留。

(二)生产要素存在流出风险

高铁形成城市间的紧密连接,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原有的优势、劣势或许会迅速转换。由于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所带来的流动便利,城市间生产要素在加速流动的同时,也会促使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向经济高地聚集,而欠发达地区会因为消费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氛围不浓,城市环境不佳等原因而面临人才、企业等流失的窘境。高铁开通之后,在客观上将形成人才、资金等向发达地区流出的趋势;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企业有可能将企业总部迁至杭州、上海等发达地区,部分高端人才也存在流向发展空间更大城市的可能;原有的市场、资源由于高铁开通而被挤占。

(三)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杭长高铁把沿线21座城市带入“3小时经济圈”,目前,各地抢抓高铁时代机遇、竞谋发展的势头都非常明显,沿线各城市凭借其自身的资源、环境、政策等优势竞相发展,产业转移蛋糕面临分割摊薄和截流的问题。邻近的玉山县已经规划出2000亩的电商产业园,以吸引阿里巴巴等电商大鳄为目标,力求在高铁经济所带来的变革中占得先机。区域经济竞争中,“马太效应”日益明显,越是发展好、发展快的地区越能聚集生产要素,越能整合发展资源。高铁开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白热化的区域经济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在竞争中后发崛起,就会在竞争分化中“塌陷”。面对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应全力做好准备。

三、迎接“高铁时代”,江山市最需要做什么?

杭长高铁的开通,使得人们“晨饮长沙水,夜游黄浦江”成为可能,江山市应立足现有机遇,加强规划,及时出台相关举措,大手笔对接高铁经济。

(一)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产品

根据江山市产业特点和生态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形成别人无法复制的品牌和特色。一是打造蜂疗特色产品。江山市是蜜蜂之乡,围绕“蜜蜂”做好文章将对全市旅游业二次创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当前来讲,开发蜂疗养生、特色蜂业

旅游应成为重点。有关部门应联合企业制定蜂疗的医学标准,蜂疗产业准入制度,在全国打响“蜂疗在江山”品牌。二是打造养老休闲特色村。遂昌县依托生态优势将养老休闲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但由于遂昌县还未开通铁路,上海等地老年人到遂昌并不方便,应依托高铁开通带来的机遇与遂昌县开展合作,共同打响“沪杭后花园”的品牌。三是打造特色伴手礼。建议尽快开发特色伴手礼产品,近期围绕土蜂蜜、猕猴桃等产品,打造出具有江山独特风味的旅游特产。

(二)提升城市品位,吸聚人流

一是打好生态牌。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要素,决定了“人们更愿意在哪里停留下来”。应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城市发展;尽快启动江化搬迁;努力打造以碗窑水库、白水坑水库为中心的生态走廊。二是打好始发牌。江山市开创了全国县级市高铁直达北京的先河,也是杭长高铁沿线始发高铁列车数量最多的县级市,可出台“始发站车票换取旅游门票”、“外地乘客购买江山始发站车票积分制”等活动吸引周边县市等地人流,为争取更多的车次停靠打下客源基础。三是打好创业牌。高铁的开通,江山市一部分高科技企业将总部外迁至发达地区不可避免,在接受“总部在沪杭、生产基地在江山”同时,反其道而行之,重点通过“人才孵化器”、“科技孵化器”、“小微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吸引高科技人才来江山创业。

(三)壮大现代物流,推动货畅其流

现代物流业在推动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江山市应加快出台支持铁路货运发展的相关规划及政策,争取能成为浙闽赣物流配送的服务高地和价格的洼地。一是扶持铁路集装箱货运业发展。建议借鉴发达地区做法,尽快出台对铁路集装箱货运的贴补政策,最大程度吸引周边货物集聚江山发送。二是支持物流业内引外联。继续支持物流业本地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公铁联运、冷链物流配送、医药物流;重点吸引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在江山设置电商配置仓库;紧密关注大润发电商发展动态,争取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在江山落户。三是围绕“无水港”做好文章。围绕“无水港”建设,利用高铁优势,加快引进以货代、快递、物流咨询服务等为重点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积极发展流通加工,拓展物流业增值空间;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生产性物流园区、五菱汽车配送中心、5万立方米成品油库、粮食市场等一批项目建设,汇聚八方物流。

(四)优化产业布局,转变招商观念

高铁时代区域竞争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只有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全市产业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要切实优化投资环境。要秉承中央简政放权精神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对一般项目在加强事后监管的同时,实行零审批;加快建设中介超市,引进多家实力强、信誉优的中介,杜绝中介中的寻租现象二要优化产业布局。根据自身特点紧紧依托区位尽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高铁的开通,为江山市打开了引进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大门,要加强对中联、三一、山河等重点装备制造业的对接;江山市是中国建材的重要基地,中国建材正从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应落实专人争取中国建材在江创立新业态。三要转变招商引资观念。江山经济以江山人经济为主,高铁的开通对江山市工业经济虹吸作用并不强,反而增强了本市的地缘优势,应借助此优势,争取外地有实力客商落户江山同时,推动孵化器式招商。

(五)完善配套设施,发展临站经济

一是建立游客集散中心。在火车站周围尽快选址建设集住宿、停车、客运为一体的集散中心,将长途客运中心、到江郎、峡口、保安、廿八都旅游风景区的线路移至游客集散中心。二是建立游客咨询中心。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相关服务,提供合理、快捷的旅游路线,满足游客“快旅慢游”的需求。三是结合城北新城特点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围绕金陵大酒店、锦绣江山大酒店、世外桃苑大酒店、大润发超市、城北大型超市、城北医学中心等项目努力打造繁华商务圈,通过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促进车站周边人流与商务的结合。

(责任编辑:牛域宁

猜你喜欢

江山市江山高铁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如诗如画的江山
醉了江山醉了我
高铁会飞吗
毛佳颖??《春》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
第一次坐高铁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