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园林

2015-02-12

园林 2015年1期
关键词:效用底线

>TWITTER微园林

微园林

设计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设计包含艺术,却不能等同于艺术,其本质区别在于设计需要解决功能问题。那么该采用什么手法去解决问题呢?这就涉及到设计师价值观的导向。“无设计”理念有三种状态——无为、无界、无我。

无为——设计的最终成果不仅是一个加法的过程还是减法的过程。

无界——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分明,从人类广义的审美观来说,或是从解决社会性问题的角度来看,景观、建筑、规划等专业实际上是相通的东西。在一个场所里面各种元素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是方向一致的,所以不能把一个专业或者是行业划分得过分清楚。

无我——设计做到最后不一定要表彰自己。

——笛东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袁松亭

当下中国人城市生活感受最深的,一是堵车,二是雾霾问题。这都是城市蔓延的后遗症,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提供的报告可以看到,城市形态足迹和城市交通碳足迹的两个特征紧密相关。简单的理解:城市布局越分散,居民就越可能会使用小汽车,从而产生汽车尾气排放。反之,城市布局越紧凑,居民每天需要出行的距离越短,公共交通建设就越容易和越便宜,从而越容易使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美国大都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铭

公共空间是将城市不同的元素结合起来的重要空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公共空间是城市各种元素争相表达的一个地方。集体和个人的意志都在这个空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表达。

公共空间需要一种人的尺度。过大的公共空间尺度,将会让人们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法国建筑大师 多米尼克·里昂

山水城市是在谈一个城市的思想,我之前一直想用什么词来描述这种想法。我觉得老北京人美,因为老北京的人与自然是通过很有诗意、很独具匠心的方法规划起来。老北京的自然并不是像中央公园似的一大片树就完了,它还是很有安排的,像燕京八角、银锭桥这些,很有场景感。而这些场景感,这种城市、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能不能在新城市产生。比如城市必然是高密作品、摩天大楼,能不能不是西方这种只是盖房子,而是以整体环境和意境为出发点来进行所有的城市规划。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马岩松

生态,背后的核心价值即为共生、循环与协同。引申来看,即为平衡、友好以及和谐的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就要用这三点来指导我们的规划设计,而不是以工业线性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那样只会让我们的规划设计、城市发展从摇篮走向坟墓。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世界,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一个摇篮走向另一个摇篮。

现在美国有一种生态学理念,采用一种低影响开发模式LID技术。如今很多马路都是硬质地面,雨水通过地面渗透到下水管,再到河道,但很容易引发河水倒灌。而美国的这种理念,是指减少人工的硬质地面,保留原始的土壤,让土壤发挥自身对水的一种自需的渗透力。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径流系数越小越好,排到管道里的水越少越好。因此,应该多采用下凹式的原始土地、草地或是换用渗透砖,让水自然渗透储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李迅

现在工业文明的这样一种范式或者社会工业文明的形态,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一种效用。经济学这样一种效用很简单,如果有效用的话变得很有价值,没有效用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对自然的不尊重,就是因为我们工业文明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效用理论。我们要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如果在工业文明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效用理论基础上不加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一系列是不可能改变过来的。我们都知道一种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财富最大化,现在城市为什么是属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就是这样一种目标函数,非常明确,有利润、利益与财富。人对城市来讲成为了一种包袱,没有考虑到人才是真正财富。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潘家华

健康的城镇化需要坚守五类底线。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第一类底线;第二类底线是城市和农村互补协调发展,正确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健康城镇化和生态安全的基础;第三类底线是保持紧凑式的城镇空间密度,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第四类底线是防止出现空城。新区建设应依托老城,加强产城融合,防止新区功能和产业过于单一,严控远距离、飞地型的新城开发,制止以工业发展名义大规模圈地占地;第五类底线是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体现地域文化与特色风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仇保兴

一个城市的规划方案,必须画出城市需要的规划,而不是画城市现在就能做到的规划。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政府现在没钱,需要的规划画上去办不了就不画了。否则,等将来政府有钱了,土地已经被房子占满了,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中国政府找规划师做规划,要画这个城市必须有的东西,而不是考虑能不能做。中国城市今天能做的东西,跟十年前差别很大,那么,十年后恐怕与今天相比差别更大,你怎么知道十年后,政府做不了这件事。

——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著名国际城市规划大师 刘太格

我觉得人的心里其实有很多向往自然方面的愿望,甚至有点像基因或者密码,或称之为回忆。在你的生活当中累积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比如说一个建筑前面你做一个很酷的立面,让大家最多站在前面摆一个POSE,拍一张照片。可是如果你在前面,像在南方给一个檐口,那下雨的时候他就会待在檐口下,只要待一会儿就会把忙碌的事情暂时忘掉,就会看见雨水从檐口上滴下,滴在地上,多么好看。所谓诗意的东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可能产生。如果你在他前面,再小心地种上一两棵大树阴,那你就可以想象,南方夏日的骄阳下,这里会有一块树阴,在树阴下你再给上一两张长凳,就有人会坐下。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王澍

猜你喜欢

效用底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真相与底线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