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级党校开展地方史教学初探
——以河南信阳为例

2015-02-12张清改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信阳讲授党校

张清改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市级党校开展地方史教学初探
——以河南信阳为例

张清改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地方史是全面、系统反应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面貌的地方百科全书,其在党员干部的培训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如何在市级党校的培训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地方史的教学工作,把握地方史讲授的内容、方法、侧重点等,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地方史;教学;信阳

党校作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培训的特殊学校,日常承担着提高学员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等多项教学任务。而市级党校作为地方党校,日常教学面对的是市、县、乡三级的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对他们进行地方史的教育培训可以带来诸多的正能量,不仅能够让他们对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景物资源有更深刻、全面、系统的了解,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干群之间的沟通,同时地方史中所蕴含的社会发展规律还能为制定地方发展规划给予启示。

一、市级党校开展地方史教学的意义

(一)全面了解地方历史,可以增强领导干部对家乡的自豪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典籍卷帙浩繁,地方史、区域发展史相对于整个中国大历史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历史小局部,但是这个历史小局部却是大历史中最基本的构成细胞。很多家族在一定地方区域繁衍生息,世代劳动人民躬耕劳作,创造出了一隅辉煌灿烂的历史,并使得这些辉煌灿烂的历史传统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然而,在中国传统国民教育体制中,对历史的学习安排,多注重中国通史的教学,忽略对地方史的讲授。近些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地方史的讲授课程,但数量仍然寥寥。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基层公务员,对本地方历史知之甚少,地方史成为他们知识的“短板”,这就造成一些领导干部有限的一些地方文史知识多是来自广播、报纸或者是民间的口耳相传,并不系统全面。一个人只有对家乡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对家乡的自豪感,会因生在这里、工作在这里而骄傲。而对家乡深沉的爱前提就是要对家乡有全面的了解,对它的坎坷经历、风物名胜、资源荣耀有直观的认识,才会接纳它,包容它,以它为荣。因此,全面学习地方史,对地方领导干部、基层公务员来说,非常重要。

(二)全面了解地方历史,将更有利于干群沟通

中国地大物博,浸染在不同地理历史环境下的地域空间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文化景观,方言乡音、饮食习惯、服饰打扮、建筑式样等风土人情迥异。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过程中,最接地气的方法就是先了解他们的历史,说他们的语言,尊重他们的习俗。以河南信阳为例,淮河以南的县区在历史上受荆楚文化影响较重,人多操楚语,事多楚风,做事追求雅致浪漫。而淮河以北的县区历史上多受中原文化影响,人多淳厚温和,大气开阔,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与淮河南北群众的沟通方法必须有所区别。同时,随着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跨市、跨省籍的领导干部增加,以2014年信阳市委党校培训干部为例,处级班超过20%的学员来自外地市。科级班有32%是外地,其中外省籍超过10%,而这些来自外地市的领导干部、基层公务员,要想很好地开展群众工作,就必须要对信阳地方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对信阳人的文化性格有深刻的把握。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开设地方史的教学工作,成为地方党校日常教学安排的应有之义。

(三)全面了解地方历史发展规律,将对地方建设规划给予正确指引

习近平2011年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就曾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地方史记载地方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反映本地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活动,本身就蕴藏着很多可以借鉴的资料和历史经验。以信阳地方历史为例,有过很多发展文教、发展农业经济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如明清移民导致人口过剩、开荒过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人地关系紧张,直到今天仍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包袱;大跃进时期,地方领导虚报农业生产数额,造成了令人痛心的、闻名全国的“信阳事件”等,了解这些失败的历史经验,一定会为今天地方建设提供借鉴和警示作用。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熟知本地历史发展的规律,制定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学习地方史是必然的选择。

二、市级党校开展地方史教学途径分析

目前,市级党校中将地方史教学列入培训计划的并不多,关于地方史教学的方法途径等虽然有一定讨论,但探讨并不深入。基于信阳地方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把握地方史的教学工作。

(一)重视资料来源

地方史教学不同于一般国史、党史的教学,首先是教材的缺乏。这就要求在备课中慎重对待资料来源,可参阅地方志、专著和论文,同时还有各地市、县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写的一些文史资料。如信阳地方史可参阅的资料有史家所编写的《后汉书》《梦溪笔谈》等史书,信阳地方所编写的《信阳地方志》《光州志》《汝宁府志》《商城县志》等众多史志,同时还有各个县区、一些部门和个人编写的资料、出版的著作,如《中国信阳菜》《信阳书》《根在信阳》《潢川历史大观》《信阳揽胜》《信阳文史资料》《鄂豫皖革命史》《申息觅踪》等,此外郭沫若、顾铁符、欧潭生、尹全海等专家学者也发表了众多对信阳历史文化探讨的论著。但对于目前有争议的观点,或缺乏依据的论述当以地方志记载或最新的考古论证为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地方为了提升地方形象,虚构、夸大甚至牵强附会一些历史事件、历史名人,这些内容多是鱼目混珠,有的甚至缺乏事实依据。因此,在地方史的教学中,面对众多可参阅的资料,必须谨慎使用,经过详细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才可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如不加选择使用,就会误导听众,贻笑大方。

(二)把握讲授内容

地方史涵盖地方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名胜古迹、经济发展等人类社会活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社会活动,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结合党校教学特点,选取内容要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在时间段的选择上,既要有地方古代史、近现代史的内容,同时还要有地方革命史、当代史的内容。在历史空间的判断上,既要包含地方今日政区版图内的所有地理空间的历史,同时又要有侧重点的把握历史上本区域核心区的历史。以信阳为例,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其建制沿革复杂,头绪万状,这就要求在讲授时既要有纵向的信阳历史沿革脉络梳理,使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对信阳历史发展有宏观认识,同时也要从横向上对发生在本地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进行展示点评,如历史上淮上农业经济的繁荣,南北割据时期信阳的历史面貌等历史事件,还有孙叔敖、春申君黄歇、魏延等历史上信阳名人的光辉事迹,只有纵向与横向结合,宏观与微观并重,才能使得地方史的讲授重点突出,不失偏颇。

(三)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史作为全面反映区域社会历史的通史,在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反映区域特色,对地方的特殊产业、特色文化、重大历史事件等要重点进行讲授,使听众对本区域历史上的突出优势有更深的印象,对一些产业经济的前世今生有更全面的回顾。因此,市级党校在开设地方通史课的同时,可以根据地方实际开发地方传统产业品读、地方商帮文化、地方城池演变史等专题课程。如豫南的信阳,地跨淮河两岸,历史上受到南北文化的共同影响和辐射,形成了今日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信阳党校就结合本地实际,在讲授信阳通史的同时,还相继开设了品读信阳文化的课程,对信阳地方文化的产生、融合、蝶变进行专题讲授,对区域文化中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子、信阳人的文化性格进行深入剖析和客观评价。还比如信阳是革命老区、红色沃土,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多支革命武装,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中共党史的讲授,同时也应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信阳地方党史的教学工作,将地方红色历史融入到整个中国革命史中去展示,会给学员更大的震撼。

(四)总结历史规律

讲授地方史要突出地方的特色历史,但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地方历史原貌的简单复原式讲述,还要透过历史发展的表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规律进行总结和展示,只有这样才能在开阔学员视野的同时,还能给他们更深层次的启发,更好地让历史照进现实。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早在唐宋时期就誉满全国,被陆羽、苏轼等大家称赞。今天的信阳茶叶经济又是地方重要的经济支撑,因此在课堂上向学员讲授历史上信阳茶的种植栽培、制作工艺、品鉴标准,尤其是信阳茶在宋代鼎盛后一路衰落的历史原因,对于认清今天信阳茶的前世今生,制定符合信阳茶发展实际的政策规划当是大有裨益的。地方历史不会重演,但地方历史发展的规律却可以昭示未来,因此在地方史教学中不仅要讲授地方史的具体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同时一定要对地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东西进行归纳和讲解,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员学习地方史的深层次需求。

(五)创新讲授方法

地方史的讲授与传统历史讲授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立足地方,贴近本乡本土,便于听众亲身实践考察。因此在地方史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将理论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带领学员到当地博物馆、文物古迹、革命纪念馆等现场看实物、听讲解,生动、直观的图片、实物会让单调的历史知识更具有趣味性,更容易入脑入心,印象深刻。同时,对于地方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影响、重要任务的功过是非评价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让学员各抒己见,思想碰撞,互相启发。目前,在信阳党校的地方史教学中,经常组织学员到本市的博物馆、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罗山县何家冲、鄂豫皖苏区首府遗址等地进行参观学习,精彩的现场解说加上真实的历史遗物展示,使得每一位学员都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

三、未来开展地方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地方史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既需要研究者对地方史的研究挖掘,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组织推动,群众的广泛参与支持。

(一)组织编写地方史教材书籍

目前,全国地市级编写地方史稿的屈指可数,河南更属空白。很多高校、地市级党校开设的地方史课程主要依赖的是一些地方史研究者的个人研究,这些个人的研究成果难免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利于客观、全面地讲述和呈现地方历史。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充分重视地方史,尽早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一部反映地方历史全貌的地方通史,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编写地方的专门史丛书,如地方文化史、地方经济史、地方建制沿革史、地方革命史等,这些地方史书籍不仅可以作为地方史教学的教材,同时还可以作为宣传、推介本地区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来使用。

(二)重视地方史研究队伍建设

目前的历史学研究中,从事中国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较多,而从事地方区域历史研究的学者较少。以信阳为例,当代对本区历史研究的成果和著述并不丰富,从事地方史研究的力量薄弱,从事信阳地方史教学工作的教师更是寥若晨星。据统计,目前信阳本地的三所高校均无教师讲授信阳地方史课程,信阳市委党校也只有一名教师从事信阳地方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因此,要想促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发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政府必须重视地方史研究教学队伍的建设,从财力、物力方面给予从事地方史研究教学工作的教师以扶持和政策上的倾斜。

(三)扩大地方史教学对象范围

目前,各地已经开展的地方史教学工作,其教学对象比较狭窄,主要面对的是高校大学生、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教学对象的狭窄造成一些地方史的研究成果虽然很丰富,但却处于藏在深山人未知的状态,一般群众对本地区的历史并不了解,这不仅造成地方史研究成果的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播。而目前,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地方史的讲授应该扩大教学的对象,面对普通的群众,借助各地的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等平台,用更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地方史的教学和传播。

地方史是区域人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的文明记忆,开展地方史的教学工作,促进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和思考,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各级党校应该将地方史的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探讨摸索地方史教学的方法,不断扩大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10-30.

(责任编辑 王慧倩)

D261.41

A

1009—9352(2015)02—0106—03

2014-12-31

张清改(1980—),女,河南社旗人,中共信阳市委党校讲师。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干部教育视角下红色文化的正能量”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CZZ015。

猜你喜欢

信阳讲授党校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信阳茶魂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