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与学生德育能力发展

2015-02-12崔小云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隐性个体德育

崔小云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从化 510925)

试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与学生德育能力发展

崔小云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从化 510925)

设置并推进高校隐性课程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开设隐性课程的内涵建设和功能为基点,对如何有效地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与培养学生德育发展能力之间的必然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就此分析设置和建设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能力发展的作用。

高校;隐性课程;学生;德育发展

从18年前清华大学学生朱令金属铊盐中毒案件到近期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毒杀案件的侦破以及南昌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凶杀案的曝光等,不难看出,高校如果只重视专业教育的学习、研究能力的提升,忽略对学生德育能力发展的重视和强化,会导致个别学生道德沦丧、素养缺失和行为失常,继而引发一系列不堪设想的后果。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在隐性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发展的培养力度,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范畴。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高校隐性课程设置,主要由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构成,以具有熏陶感染、激励导向、审美体验等主要功能而使学生个体受益,以一种长期、间接、暗示性、无意识的方式影响学生个体,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感凝聚、信念趋向、意志反映、行为导向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隐性课程建设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者在全面塑造与完善学生人格结构的同时,注重在学生的行为引导、价值导向等方面加强培养和指导,使隐性课程的内化作用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直至将来在社会上就职。学生个体德育能力的外在表象在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协调等方面,都能管窥出来。

(二)隐性课程的特征

高校隐性课程育人的总要求是,设法使教育过程自然化和情境化。所谓自然化和情境化,即要求高校德育的信息输出,应融于高校的一切活动之中,以自然的方式,从学习、社会实践、娱乐以及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文氛围的构筑等方面都能真实地显现。因此,注重创设积极向上的人文情境和融洽的氛围,促使学生个体产生内在需要及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的,这正是高校开设隐性课程的目的。

通过隐性课程的内涵可以归纳出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等特征,除此之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显性课程基本上属于实体课程,而隐性课程则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产生的过程之中无形的课程,也可以称之为虚体课程。隐形课程的目标具有内隐性、生成性等特征。

第二,隐性课程具有不稳定的特征。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下隐性课程通过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呈现显性化态势,生成为动态发展的趋向。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隐性课程的“隐性”状态必须要通过教师、学生个体和校园的人文环境的构筑才能呈现显性化的态势。

第三,隐性课程是无法实指的课程,同我们熟悉的人文、社科和应用学科等显性课程不同,它没有实际的课程表现和实体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学生个体耳濡目染和思维观念的形成而在行为上反馈出来的。

第四,学生个体对隐性课程的学习和践行,更多的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在关键信息不明确的条件下不太容易了解某些规则的架构。只有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熟悉和掌握某些规则、条例并能较好地运用,才能践行隐性课程的实际效用。

第五,隐性课程存在多层次性,是由各种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边缘学科带出的不同形态的教育因素组合而成的课程系统。不仅庞大,而且包罗万象。

(三)隐性课程的功能

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是隐形课程两个主要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公民整体素养的形成和积淀,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人格发展的促进和影响上。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知识的汲取、情感的熏陶、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隐性课程具有积极的德育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隐性课程是间接的、无意识的、长期的、暗示性的行为方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所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均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展现,并不断调节学生各方面的行为。

二、推进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德育现状

1.重智轻德现象令人担忧。

目前,高校就业形势注重学生的学术研究应用能力的现状,导致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实践轻素质的趋势。思政教师不同程度存在着授课学时逐渐压缩和大班教学的现状,教师只能简要、粗略地讲授一些基本的观点,对社会发生的典型案例剖析不到位,学生意识模糊,个别学校出于功利性目的,以专业学制短、知识技能标准要求高为借口,将思政课放在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甚至取消思政课的情况导致学生听课效果差,人生价值和思维能力偏离德育发展的轨道。思政课德育功能教育逐渐弱化,学生个体素养欠缺、品德素养和价值取向无法达到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的矛盾,学生个体也无法顺利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双重功效。

2.理论教学与实际背离的现状令人痛心。

传统的德育教育部分脱离了学生思想生活和学生心理需求的发展实际,在教学内容上以道德教育制高点的形式出现,希望培养的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境界、人格完善的人。空洞的课堂教育与学生的现实情形出现瓶颈之距,造成学生在课堂上马虎敷衍,在行为上我行我素,将道德素养束之高阁。个别学生德育能力低下、人格扭曲的现象已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教育弊端。为此,在高校开设德育课程教育并增设一定比例的课时量,与学生自身素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相吻合,与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市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同时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的培养为教育目标,强化学生德育能力发展教育培养的手段,直面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引导、教育和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出思想定位准确、行为导向明确、具有时代特点的高素质人才。

(二)设置和建设隐性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部分高校扩招,急剧增加的学生量和良莠不齐的学生素养以及学校教育发展迅速的现状,加之部分高校注重学科建设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人品的培养和发展,已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除了使学生在学校获得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自觉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熟完善的人格素养。虽然,高校的外延发展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和政府的支持得以实现,如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经费的增加、教学与科研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投入等。但是,校园文化和谐健康氛围的营造、学生思想内涵的积淀、科研学术能力的增强和发展等软实力的提升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必须依赖隐性课程设置和不断完善。

能否培养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有所成的学生,成为衡量学校人才教育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具有社会竞争力,高校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便随之显现。高质量隐性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成为高校培养人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参照物。

为此,不断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应该构建对学生知识、品格和技能三位一体能力的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个体人格能力的发展、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专业磨砺能力的历练等方面的培育和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将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并将培育人格健全的学生和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隐性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三、推进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将企业管理机制引入教学中

高校隐性课程的设置可引入企业成功的管理之道,建立和提升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可将与专业相适应的行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业环境引入到校园中并就此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严格按照行业的标准和规模设立真实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标准接受课程教学,在情景学习中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竞争意识。

(二)重视学生个体的文化积淀

高校的办学宗旨、目标和特色,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间接地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导向。由于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和不易察觉性的特点,其影响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全面综合评价学生个体的德育能力。因此,实现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设置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互补教学,通过显性课程的设置不断挖掘隐性课程资源,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和转化,使隐性课程更好地发挥其最大的德育功效,切实培育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创造条件,以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校园环境,影响和感染学生个体自觉完善人格的历练和提升,共同达成学生个体德育能力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三)重视德育教学的实践性

将隐性课程融入具有环保生态理念和智能型校园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质,在文体和社团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信念教育,不断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博学强技的综合素养。

(四)构建和谐人文环境

校园人文环境的优化,主要指学校优良传统的弘扬,宽松融洽心理环境的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正确引导舆论宣传和校风、教风、学风的打造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用其引领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念、内容、目标、方法等多个层面的创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向学生昭示提倡什么、支持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提升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各种意识。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在和谐氛围的牵引下,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另外,师生、同学以及教职工相处的关系都对学生的德育能力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就业心态、职业能力提升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因此,构建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学校建成和谐共荣的大集体,把班级建成温暖互爱的大家庭,以和谐的人文环境,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并拉动学生德育能力的发展。

(五)加强隐性课程的设置和建设

隐性课程具有多样性,首先,从精神层面来看,学校的评价机制、规章制度以及班级管理规范都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产生影响。构筑并完善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制度环境,是隐性课程建设的范畴,它能唤起学生高尚情感的迸发。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可以感化和陶冶学生,达到深层育人功能。其次,从物质层面来看,高校的环境建设是教育理念的一种物化。教学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校园文化设施等共同构成隐性课程的实质载体,向师生传递正能量的信息。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建设,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再次,从行为层面来看,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和学生个体的行为模式也都列为隐性课程所涵盖的范围。校友、教师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影响着学生个体的行为趋同性。教师必须完善自身形象,强化个性修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完善的道德人格和严谨学术能力,彰显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才能征服学生并赢得学生的敬重。

结语

如果说,显性课程设置的作用方式是外显、裸露的,那么隐性课程设置则是内隐、潜藏的。前者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明确陈述而存在;后者则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且未明确陈述的课程;前者是通过学生有意识、特定的心理反应起作用的,后者则是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影响学生。隐性课程存在于有目的的教育领域,潜藏在教材、教学活动方式、师生关系、社会活动中,对教育者来说是在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中实施的隐性德育教育功能,是可以预期设置和安排的。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家庭、学校和广大的社会道德氛围”也是“隐性课程”。

[1]李大建.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EB/OL]http:// www.fgw.gov.cn/fgwjsp/shms_content.jsp?docid= 290174.

[2]樊正恩.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探析[J].读与写,2010(11).

[3]欧阳丽.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9(27).

[4]胡英芹.浅谈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

[5]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责任编辑 金 瑛)

G410

A

1009—9352(2015)02—0014—03

2014-12-12

崔小云(1967—),女,河南新乡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隐性个体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