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民初中国陶瓷产业衰落的原因

2015-02-12颜蔚兰

陶瓷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制瓷景德镇陶瓷

颜蔚兰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晚清民初中国陶瓷产业衰落的原因

颜蔚兰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陶瓷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我国的陶瓷产业引领世界陶瓷发展二千多年,为什么会在晚清民初逐渐衰落呢?本文从装备、效率、科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手工制瓷者中保守势力,固守陈法,不图改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晚清民初;中国陶瓷产业衰落;原因

陶瓷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代表之一。世界认识中国从china开始,China为中国,china为瓷器。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中国瓷器通过丝绸之路,从海上和陆路输送到朝鲜、越南、日本、东南亚、西亚、中亚、欧美。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至十八世纪,中国的优质瓷器,在世界各地,尤其在欧洲成为地位的象征和夸耀财富的手段,广受贵族上层青睐。曾流传普鲁士皇帝以六百撒克逊龙骑兵和邻近君主换一批中国瓷器为婚礼增色的故事。在中国的影响下,近邻日本于明代后期已大量生产青花瓷,阿拉伯国家从中国学得制瓷技术后于1470年传入意大利,1634年又从意大利传入荷兰。从此,荷兰出现了特尔夫特瓷,德国制出了硬质瓷,英国发明了骨质瓷,法国出现了软质瓷。但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即晚清至民国初期,中国的陶瓷产业日趋衰落,每况愈下。 “全国细瓷1907年出口一千五百五十二担,比1906年约少一半。”[1]另据光绪年间《东华续录》第四卷记载,作为明、清以来全国第一大制瓷区的景德镇瓷器“从售价五百万金,近乃愈趋愈下,岁不及半。”1913年英国(香港)洋瓷输入价值371.047两,英国本土输入为102.627两,德国为212.704两,俄国为74.449两,日本为347.658两,总计1,102.885两。1926年海关统计,中国出口陶瓷制品为12,238.176两,进口陶瓷制品为13,565.926两,逆差137.250两。

通信联系人:颜蔚兰(1975-),女,硕士,副教授。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发明瓷器,领先世界2000多年的国家,逐渐衰落至如此地步呢?

设备技术、教育、科研三大支柱支撑西方陶瓷产业的发展。而我国仍固守旧法,口传心授,师徒传承,既缺陶学教育,又缺陶学研究。

西方国家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机械制瓷,煤窑取代了柴窑。其效率是手工制瓷的十倍或数十倍,煤烧取代柴烧,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保护森林植被。

Correspondent author:YAN Weilan(1975-), female, Master,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ywl1858@163.com

西方国家不仅推行机械制瓷,以煤烧取代柴烧,而且十分重视陶业教育和陶学研究。“至乎十九世纪之末叶,始有关于陶学之传授,英之实业学校 如Potteries Mechanics Institute,Hanley 及Wedgewood Institute,Burslem先后教授制陶瓷诸课(1884年)。然陶学之列为大学科目,始自1894年,盖当时美国阿海阿州著名矿学家阿唐(Edward Orton)及陶器实业家,深感泥土原料性质及制陶业学校(Ohio State University)。1894年成立,六年后纽约州立陶业学校继之成立(New York State School of Clay Working and Ceramics),不数年间,刘决赛大学(Rutgers College and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及意林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先后设立陶科。”[2]1881年日本建立东京职工学校,1886年设陶瓷玻璃系,1890年更名东京工业学校,1901年升格为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系为该校六大系之一。1915年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增设陶学研究部。德国加洛亭北工业大学有著名的陶业试验所和出版物。法国色佛陶业试验所和出版物亦负盛名。此时的陶学研究从最初的物理、化学诸学科,逐步进入纯陶业工程、陶业机械、工厂设计、陶瓷美术诸学科。

在中国,清末曾出现过7家新式瓷业公司。其中醴陵瓷业公司于1906年创办了湖南瓷业学堂,江西瓷业公司于1910年创办中国陶业学堂。河南禹县神垕镇瓷业公司于1920年在马州创办职工学校设陶瓷科,五年后改办陶瓷职业学校。但至1927年仍在坚持办学的只有江西省陶业学校,且为中职,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江西省陶业学校由中国陶业学堂数度更名而来。至于陶学研究机构和陶学研究,那是民国以后成立中央工业实验所和江西工业试验所等机构后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陶学研究。

正如邹俊章在《陶业之重要及陶学之急宜发展》中一文指出的“总言之,欧美工业发达诸国无不潜心陶学,有学校,有试验所,研究有得,必绘图列说,刊诸杂志。不独欧美为然,即日本陶业学术亦甚发达。东京高工陶科素负盛名。今已改为大学。窑业会社诸出版物,大有足钦者。”[3]“我国素以陶瓷著名于世界,至今仍固守旧法,口传心授不图改进,无所谓陶学也。窃以我国陶业之落后,不在技艺之不精,而在学术之未讲。故常有昔之所能者,乃不能。昔之所得者,偶然侥幸耳。反之秘而不传卒致失传,更何谈精进与人竞逐也哉。”[3]此文的作者邹俊章,江西南昌人,获美国纽约州立陶业学校学士,伊利诺大学陶业硕士,曾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员。1925回国,1927年任江西省陶业学校校长。只有像他这样学贯中西,才能有如此精辟的分析与见解。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晚清民初中国陶瓷产业衰落的根本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市场,取得了税收特权。当时清政府对洋货输入一般有两种税:一为进口税,以海关所在口岸称母口,纳税百抽五;一为沿途所经内地关卡应征各种捐税和厘金名为子口税。百抽二点五。子口税开征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洋货征收子口税后,以三联单形式,可在中国畅行无阻,推销至任何角落,不必再缴纳任何捐税。但洋人洋货要直接向中国中小城镇以至广大农村倾销,仍然不易做到。为此洋人出了第二招,即迫使清政府承诺,中国商人贩卖洋货,亦可享受子口税的特权,致使广开了洋货倾销到中国穷乡僻壤的渠道。

反观官府对本国生产的商品,则是逢关纳税,遇卡抽厘。以景德镇为例,晚清时瓷器输出在江西境内需纳两次税:一次在景德镇缴纳“统税”,一次在湖口缴纳“出口税”。其标准:如碗类当时以三十六只用稻草竹篾捆扎后称一支,每支约银元一角。其税率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例,在景德镇统税每年40万元(一说36万元)。湖口出口税约40万元,两处税额每年约80万元。民国十七年(1928)年景德镇瓷器总产值为6604581元,约合百抽十二的税率,是洋瓷子口税百抽二点五的近5倍,是洋瓷进口税和子口税之和的1.6倍。这仅仅是运至湖口,若要再运至其他地区,还要缴纳当地的税捐。例如要运往天津,除景德镇的统税,湖口的出口税外,还要增加九江政税,天津海关正本税,附半税和河北省厘捐。关吏卡员,对洋人、洋瓷不敢怠慢,按章办事。而对本国产品“恒交分外之需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正如向焯在《景德镇窑业纪事》中写道,“货贮船中,关吏验货,颐指目量,名曰估价,纳税无一定,而中饱由是生焉”。

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这样有名望的上层人物曾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书湖广总督张之洞明确地表示人民怨恨捐卡之毒,以至“叛上”有理,可见横征暴敛之烈。[4]

如果说,洋人洋货拥有效率优势又获得税收特权,而中国商品却遭遇官府苛捐杂税,中国的民族工业像棉纺织业几乎陷入完全破产的境地。而中国的陶瓷产业尚能凭借得天独厚的原料、技艺、劳动力价格优势与洋瓷作顽强的抵抗的话。那么,在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洋人获得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中国陶瓷产业则丧失最后一点抗争的能力。1920年日本在大连设立大华实业公司,由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经营。1931年“九一八”以后,杜重远在沈阳开办的中国第一个用机械制瓷的肇兴公司,又被日本人夺去经营。在山东,英国人设立泰山面砖公司,生产面砖,在上海设立爱迪生电瓷厂,生产电瓷等等。这第三招一出,则使中国的陶瓷产业从日用瓷、建筑卫生瓷、电瓷全面崩溃。

此时的中国制瓷者为了生存和生活,不得不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正如寂园叟(陈浏)在《陶雅》中所述:“吾华瓷品尚矣。而今不苦若。原因甚繁复也。曰坯胎。昔之土质细腻。今则麤劣矣。曰手工。昔之模范精整。今则苦窳矣。曰釉质。昔之垩泽莹润。今则枯燥矣。曰彩色。昔之颜料鲜明。今则黯败矣。曰式样。昔之古意深厚。今则俗恶矣。曰画手。昔之写生雅致,今则蠢谬矣。曰火候,昔之出窯完美,今则薛暴矣。总之,“工既弗良,质亦粗劣。” 《陶雅》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年),主要述及瓷器。这段话应是清末中国陶瓷产品面貌的描述。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压迫使中国陶瓷产业不幸走上了这条恶性循环的道路。

中国手工制瓷业中的保守势力,固守陈法,不图改进,是晚清民初中国陶瓷产业衰落的又一原因。

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各地先后出现机器工厂时,手工业者群起反对,鲜有砸坏机器,焚毁厂房的事件发生。

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江西瓷业公司,其目标是效仿西方国家推行机械制瓷和煤窑取代柴窑。其附设的中国陶瓷学堂的办学宗旨为“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5]原本选址景德镇,却因景德镇手工制瓷者的群起反对,江西瓷业公司不得不将沿用旧法制瓷的本厂仍设在景德镇,而实验改良的分厂和培养改良尖兵的中国陶业学堂则改址鄱阳高门。1913年中国陶业学堂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窑业学校。校长张浩(江西南昌人,1901年留学日本,是江西赴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窑业第一人,1906年回国),在邹如圭(江西宜丰人,1907年保送日本留学,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系,1913年毕业回国)的协助下,在鄱阳试烧十火门方形倒焰煤窑获得成功。1916年该校在景德镇设分校,张浩等在景德镇分校建一座较小的煤窑,煤窑的烟道要伸过警察局的一块地方,几经交涉,警察局始终不肯让出那点地方,再加上资金困难,只能放弃。同时他们私人集资在景德镇建兴华瓷厂试图以新法制瓷,以煤窑取代柴窑。后又设震旦瓷厂,试图专门从事釉料精制研究,均因得不到支持而失败。改良陶业试图从中国第一产瓷区率先取得突破,而影响全国,张浩等屡试屡败。可见景德镇手工制瓷者中保守势力的强大和顽固。

向焯在《景德镇陶业纪事》中对景德镇手工制瓷者,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自我陶醉有生动具体的描述。

向焯在书中还进一步分析景德镇之制瓷者的病象,认为,“合观镇上之组织,其弊在于分而不合,能散不能聚,有劳力之利,而无资本之利用,以故不能积小体为大体,由小体的竞争而生产力的竞争……,若墨守旧时之组织,仅能于手工制度,则势力微弱,爝火莹之,安能与洪炉争其烈焰耶”。[6]1934年8月,杜重远(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1923年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系毕业)在景德镇做瓷业调查后,于同年12月在《整理景德镇陶业计划》一文中同样认为,“景德镇尽系家庭手工业,劳力而不知劳心,分工而不能合作,视惯例为成法,嫉革新如寇仇,若晓以 世界精彩,国家利害,更如对牛弹琴,痴人说梦”。他在《景德镇陶业调查》一文中还进一步指出,“其是,这不过是景德镇的病象,而非病因,病因为何?政府之放任所致也”。景德镇之制瓷者,多为外地到此谋生的农民,他们发家致富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扩大生产,而是把钱带回老家,做房置田,光宗耀祖。以上分析的虽是景德镇,但反映的是全国陶瓷产业和家庭手工业制瓷者的状况。

官府的不作为,兼之家庭手工业者的顽固抵制,改良者的失败,中国陶瓷产业的衰落乃是必然。

注释:

[1]九龙口华洋贸易论略. 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下卷, 1907.

[2][3] 邹俊章. 陶业之重要与陶学之急宜发展. 科学, 1929(14): 1227-1278.

[4]张謇 张季子九录 实业录 中华书局, 1931.

[5]邹如圭. 校史. 江西省陶业学校校刊1930(1).

[6]向焯. 景德镇陶业纪事. 民国九年(1920).

[1] 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陶瓷史稿.[M].北京: 三联书店; 1959.

[2] 于保春等. 论中国陶业学堂诞生的历史必然性[J]. 景德镇.陶瓷学报, 2014.12

The Reason of the Decline of China Ceramics Industry in the Early Days of Late Qing Dynasty

YAN Weilan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Guangxi, China)

Ceramic is a great invention in ancient china. ceramic industry of china had been leading the world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Why did the ceramic industry gradually declin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equipment, efficiency, scientific research, schoo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second, the oppression of imperialism, feudalism ,the third Conservatives in the Chinese handmade porcelain, stick to Chen, not improvement.

late qing dynasty ; the decline of China ceramics industry; reason

date: 2015-09-05. Revised date: 2015-10-04.

10.13957/j.cnki.tcxb.2015.06.023

K876.3

A

1000-2278(2015)06-0698-04

2015-09-05。

2015-10-04。

猜你喜欢

制瓷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耀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交互展示方法研究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