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在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5-02-12李然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21期
关键词:扫查颈动脉多普勒

李然

白城市卫生监督所,吉林白城 137000

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均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共同危险因素均可致脑卒中等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后者也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应用超声技术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以及粥样斑块的位置、大小和回声情况,可用于临床评价超声诊断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探讨糖尿病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为此,该研究收集白城市某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超声检测的100例门诊和住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或)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评价该技术用于临床诊断糖尿病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作者收集白城市某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超声检测的100例门诊和住院的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或)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分级标准,其中35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确诊的35例研究对象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48~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岁。

1.2 方法

选用彩色宽频探头,频率在6~9 MHz之间的超声诊断仪为检测仪器。

检查时,置患者体位于仰卧位,之后将检查者颈部充分暴露。将枕头垫在检查者颈后部,头后仰并向对侧偏移,按照常规方法依次扫查检查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等3种颈动脉的下述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测项目:①扫查3种颈动脉的内径,同时查看两侧管腔是否狭窄是否对称等异常变化;②以颈动脉近膨大处和膨大处后壁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测量;③扫查粥样斑块的位置、大小和内部回声,IMT在1.2 mm以上者可确诊为斑块[1];④扫查血流情况。观察血流充盈情况和颜色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对患者CCA、ICA的峰值流速、阻力和搏动指数、狭窄处最大流速和频谱形态变化予以测量,并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扫查所见

该组糖尿病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均增厚(1.0 mm以上),其中局限性和弥漫性增厚者分别有10例和25例患者,最厚者达1.9 mm。内膜表面毛糙、高低不平,可见强回声点或斑点,分布较为局限甚或散布较广。18例患者一处或多处斑块形成,其中斑块表现为弱回声及等回声、强回声本别有3例和15例患者。12例患者位于颈总动脉及分叉处,6例患者位于颈内动脉及起始段。12例患者双侧对称出现,6例患者单侧出现。

2.2 彩色多普勒扫查所见

确诊的35例患者均出现血流信号。在未形成斑块的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8例糖尿病患者中,为正常层流,其中充满整个管腔者有8例,血流呈现偏黯淡颜色者9例。形成斑块的17例患者中,均在病变处见到血流充盈缺损,病变处血流明显变细呈五彩镶嵌者有4例。

2.3 频谱多普勒扫查所见

在35例确诊患者中,频谱多普勒扫查未见异常改变的患者为7例;狭窄处频带和峰值流速分别轻度增宽和加快的患者为11例;血流速度偏低,波峰圆钝且收缩期峰值后移的患者为13例;4例患者狭窄处频谱充填且远端低平,峰值于舒张末期加快,峰值流速和加速时间分别得到降低和延长,轻度提高了对侧颈动脉流速。一般而言,严重狭窄或闭塞不能引出多普勒频谱甚有反向波现象,该研究未发现此类病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呈现逐渐加剧趋势,正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心脑血管病的基本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亦可出现这种病变。要早期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或)脑梗死患者出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已经广泛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用于患者的临床检查。彩超能对颈动脉颅外段管壁结构和血流进行清晰显示,能准确测量IMT在1 mm以上的微小斑块病变,可辨别不同回声斑块,CDFI可观察和显示出管腔内血流情况,二维超声难以发现无或弱回声斑块,CDFI可显示斑块病变处血流的充盈和缺损情况,狭窄处血流收缩期增高的峰值应用频谱多普勒检查可准确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斑块的形成能及时检测出来,并确定其性质。

通过该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多见于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临床上右侧略低于左侧;颈外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少见。分析其原因在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血管膨大,局部血流呈涡流状,血流速度得到下降,此处管壁易沉积诸如血液脂质、复合糖类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物质[2],久之形成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首发病变为管壁内膜增厚、粗糙,如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久之形成斑块这一病变。管腔内富含脂质的斑块以及管壁应力的加大,斑块可出现破裂,此时暴露于血液的脂质和胶原纤维可激活血小板之机能,造成血栓形成[3]。在多重作用下,血栓的脱落和破裂以及斑块出血等,增加了大面积或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几率,对于合并糖尿病者更易出现。

根据斑块的回声密度将其分为3种类型:①软斑,这种斑块表现为不规则之形态,内部回声较低或较为均匀;②硬斑,这种斑块出现了纤维化和钙化,内部回声增强,增厚的管壁分布不均,局部斑块表现为粥样硬化,团块回声得到提升,后方伴声影;③混合斑,这种斑块兼有软斑和硬斑的表现。扫查新鲜血栓回声一般较低,扫查陈旧血栓伴局部出血钙化合并新鲜血栓表现为混合回声。吴凤芸等研究表明,低和混合回声的血栓脱落后,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增大[4]。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可以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及早确定其性质,这有利于临床医生根据扫查结果和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机会,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水平。

内膜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表现,以往诊断主要依靠血管造影,但血管造影技术不能测颈动脉内膜早期增厚情况,只能观察粥样斑块形成后血管狭窄情况。彩色多普勒尤其是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清晰显示除管壁内、中、外结构,而且能清楚、直观、准确地测量颈动脉IMT,这可间接判断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是否出现了异常变化,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良好影像学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颈动脉IMT增厚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有时可相互替代,冠状动脉狭窄和脑梗死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或颈动脉内膜增厚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将颈动脉粥样硬化视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的早期病理改变之一。彩色多普勒特别是高频探头用于扫查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斑块和管腔狭窄程度可直接显示出现,具有无创、直观、可重复性好、定位准确等优势。这不仅有利于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更有利于筛检此类疾病高危人群,以便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控制措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并使患者得到积极治疗。可见,彩色多普勒尤其是高频探彩色多普勒头已成为发现和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1]张波.彩超对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5):865-866.

[2]张桐,陶国伟,王春霞,等.糖尿病并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价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2):193-194.

[3]成珍珍,王建华,丁桂春.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评估和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3(6):465-469.

[4]吴凤芸,张宇虹,苏本利.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65-68.

[5]陶丹丹,梁莉,寇海燕,等.超声在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4):567-568.

[6]乔锋利,周惠,王辉.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7):2507-2508.

[7]张鹏飞,张运,张梅,等.颈动脉粥样斑块应变及应变率分布的初步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8):573-576.

[8]欧志红,郑丽,梁颖,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超检查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探讨[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4,20(2):146-147.

[9]刘芳,杨浣宜,张红叶,等.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6):381-382.

[10]孙经武,刘成霞,李跃荣,等.高血压患者血浆OX-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4,20(11):834-836.

猜你喜欢

扫查颈动脉多普勒
核电厂辅助管道相控阵超声检测装置研制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