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教育模式理论评析
2015-02-12林天皇
林天皇
1 中西方关于运动教育思想的区别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著名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先生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来自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注重比赛规则、场地器械的调适,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极力营造生动、真实的比赛运动情境以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真实、丰富的运动体验,充分发挥比赛的教育教学功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运动热情的运动者。
中西方对待竞技运动(竞技体育)的态度截然不同。西方学者看到的是竞技运动(竞技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以及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可变性,体现出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所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我国学者看到的是竞技运动(竞技体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以及内容和形式的不可变性。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服务,学生为竞技体育选材服务,对学生进行竞技体育教育视为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西登托普先生提出的运动教育思想在内涵与本质上均与国内传统运动教育的思想观念存在本质的区别。
2 运动教育模式适用的教学条件
已有研究表明,运动教育模式具有普适性特点,小学、中学、大学均可以采用运动教育模式实施教学。此外,运动教育模式不仅能应用于集体性球类项目,而且也可应用于田径、网球、舞蹈等个人项目。学段以及运动项目并不能成为运动教育模式应用的考虑因素。运动教育模式适用的必备条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进行专项教学。运动教育模式在一个学习周期内的教学始终只围绕一个运动项目来展开。其注重的是学生运动专长的形成和专项运动文化的传承。专项教学内容的取舍及其安排是教学目标实现的物质载体;其二是在专项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教学时数。运动教育模式注重多重角色的扮演,如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统计员等。每一角色的成功扮演意味着学生已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而每一角色的成功扮演均需要足够教学时长的教学与练习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专项教学时数是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的物质保证。没有适宜的教学时数,运动教育模式将无法进行,即使进行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运动教育模式应用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教学时数。
由于我国各学段体育教学均受相应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和约束,决定了我国小学与初中均实行多项目教学。一个学期要学习多个运动项目,导致每个运动项目所分配的教学时数较少,每个运动项目学习的内容较少,使得我国小学和初中不具备应用运动教育模式的物质条件。而高中和高校体育课程可进行选项教学,均是以某一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教学时长内实施体育教学,完全可以应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围绕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战术、比赛规则、比赛礼仪、比赛习俗来进行,并通过比赛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战术、比赛规则、比赛礼仪、比赛习俗。
3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
运动教育模式理论把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运动热情的运动参与者。运动教育模式理论对教学目标的表述言简意赅,与我国现阶段体育课程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等目标不谋而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能力的运动参与者主要是从运动技能教学的角度提出的。运动能力主要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1],运动教育模式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发展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从整体着眼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摆脱传统体育教学以运动技术为主线的束缚,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体育课程教学另一重要的方面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要使学生接受体育文化的教化与洗礼,使其成为具有运动素养的体育参与者。把学生培养成有运动素养的体育参与者主要指向于学生对运动规则、运动礼仪、运动的传统习俗的理解与尊重以及注重学生体育运动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区分运动行为和欣赏运动的能力。然而,体育教学又不能止步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能力和运动素养的体育参与者,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热情的运动参与者,注重体育课程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学生既是体育教育的对象,又是体育传承的主体,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继而成为体育的传承者,使学生具有运动热情。因此,运动教育模式又把运动热情的培养列为一项重要目标,与运动能力、运动素养的培养并重。运动教育模式理论的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运动热情,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体育运动形成积极的认识,产生价值认同,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热衷于体育运动的体育人。
4 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目标实现途径:比赛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材体系使体育教学视野狭窄。虽然在课程目标表述涵盖到方方面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只盯着运动技术不放,使得教学效果极差。而运动教育模式则打破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局限,走向以比赛为教学主线。这一转变使得教学的面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使体育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运动教育模式理论在体育教学的应用获得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另一方面则得益于选择正确实现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比赛,从而把教学目标合理结合到实施过程中[2]。
比赛是体育教学灵魂之所在。运动教育模式紧抓比赛不放,从而使得运动教育充满个性,彰显运动教育模式的身份。运动教育模式真正把比赛推向教学前沿,并被运用和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使得学生把运动能力、运动素养、运动热情三方面目标统一于比赛。运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参加比赛的能力即竞技能力。竞技能力一方面通过比赛来检验,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比赛来提高。竞技能力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但由于体育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我们不可能逐个部分展开教学,只能充分利用比赛所营造的真实情境来综合提高竞技能力各组成部分的水平,这是最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有运动素养是指能理解和尊重运动规则、运动礼仪、运动的传统习俗,能够区分运动行为的好坏,有欣赏运动的能力[3]。这里所讲的运动规则、运动礼仪、运动传统习俗、运动行为、欣赏运动能力都是指向比赛并依附于比赛而存在。离开比赛谈论这些运动素养的培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赛是竞技体育文化产生的根源,又是体育文化传承的根本方式。日常所讲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可以把它理解为接受比赛的熏陶,所以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素养的运动参与者最有效的途径依然是比赛。所谓运动热情是指积极的继承、传播和创新各项体育文化,积极发展本地区、本民族或者外国的运动项目[4]。运动热情指向的是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情感,而这种积极的体育情感产生于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认同,比赛是使学生对体育形成积极价值认同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比赛中的每一次得分、每一次逆转、每一次转危为安、每一次受到队员的赞赏和鼓励,都会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和愉快感,都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可从中得到建立和强化,学生的运动热情因此得到“燃烧”,所以说比赛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热情的运动参与者的重要阵地。
由于运动教育模式理论把比赛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运动教育模式理论关于教学比赛组织与运用的理论非常详尽。其教学过程阶段是围绕比赛来划分的,比赛分阶段层层推进,符合比赛教学规律,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的展开、深入直至高潮均以比赛为主题。这一教学主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编排方面比较单一,但运动教育模式则不然,采取教授综合性的学习内容,讲求教学的立体感。在比赛的准备阶段,会在短短的几个学时内涉及到基本运动技术、竞赛规则、比赛礼仪、裁判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经过短暂的赛前准备阶段,随即进入比赛练习期,这一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消化赛前准备期所教授的各项内容。体育教师在此过程中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正式比赛期,则使比赛的各项工作均按照正规竞技体育比赛的模式进行,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靠这一阶段的比赛教学来实现。因此,可以看出,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比赛的安排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在教学比赛中,学生的分工明确,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内容非常丰富,教学比赛每一环节每一流程均具有积极教学的意义。比赛中,由一团队联盟小组担任裁判工作,其任务是学习和熟练裁判技能;参与比赛的双方,则通过比赛学习和应用各项运动技能。在教学比赛过程中,所有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教学比赛中来,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5 运动教育模式注重团队的建设
团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只有团队才能赋予比赛的真实意义,才能使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变得积极,富有教育意义。学校体育心理与社会适应课程内容目标必须依靠团队联盟小组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这是由团队联盟小组的特点及其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决定的,所以运动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团队建设。
运动教育模式以比赛作为教学主线,首先会涉及到一个教学班学生如何分组即如何组建比赛团队的问题,而运动教育模式理论对这一方面作出的论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方面,强调比赛分组采用的是异质分组,确保势均力敌,方式可采用教师主导或学生自愿的方式进行分组。但更为合理的是两者相结合:即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分为几个等级,然后再按学生的意愿根据每个等级各占几人的要求组建团队。另一方面,团队联盟小组一旦形成,在教学中始终都维持不变,这又是运动教育模式理论突出和强调的地方。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都是基于团队联盟小组内完成的。固定团队联盟小组是比赛的参赛单位,又是教学练习的基本单位。教学过程中的技战术练习、裁判技能练习、比赛模拟练习等的人员分工和角色的扮演均是在固定的团队联盟小组内进行。运动教育模式还采取了其他积极的教学手段,如创造队名、队歌、口号、队旗等,形成团队文化[5]。体育教师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使团队成员在反反复复的共同练习与比赛中强化团队概念。增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从而有效地发挥团队对成员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团队成员在参与团队各项活动中,归属于团队,免除孤独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能满足亲和的需要。保持人际关系,获得友情和支持等;能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是团队的一分子,确认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能增加自信。团队中经成员讨论得出的结论,可使个体对社会情境中某些不明确、无把握的看法,获得支持,增加信心;能满足自尊的需要。个体在团队中有各自的地位,无论是团队中的具体位置或心理上的位置(受人欢迎和尊敬),皆可满足自尊的需要;能增加力量感。在团队以外的活动中,团队可增加对个人的支持,个人可以从团队中获得力量[6]。
6 突破竞技体育比赛规则的束缚
当前,竞技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和场地、器械的规格,是根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作出修改、调整的。由于体育教学所面对的是不同竞技水平的学生,因此不能与竞技体育专业的运动员相提并论。为了减少比赛的失误挫伤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以及保证比赛的流畅性,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竞技水平出发,对比赛规则进行修订、场地的大小进行调整,以及对网高(排球、毽球等)或篮高(篮球)、球门(足球)大小进行调整。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而言,比赛规则和场地器械规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和场地器械规格的调整均具有临时适用性。为了引导学生技战术的发展,比赛规则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作出变动,这与竞技体育比赛规则和场地器械所具有的高度稳定性是截然不同。运动教育模式理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比赛规则和场地器械必须服从、服务于体育教学。体育教师按运动教育模式实施教学时,必须开动脑筋,自行修改比赛规则,变更场地、器械的规格以适应教学比赛的需要。如果照抄照搬竞技体育的比赛规则,将会使教学比赛寸步难行。在国外,之所以有不少国家成功地把运动教育模式广泛应用于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7],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国外体育教师不受竞技体育规则、场地器械规格的束缚,灵活地对比赛规则和场地器械方面作出合理的调整,才能使教学比赛常规化成为现实。
7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
国外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研究中,已有大量的文献指出运动教育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西登托普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目前有大量的文献证明,运动教育模式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运动热情的体育人;[8]Grant,Tredinnick,and Hodge在实证研究中指出:在运动教育赛季把学生放置在同一队中能强化社交技能、社交发展和团队协作;[9]Hastie在实证研究中指出,在赛季中固定分组适应运动技能水平低下的学生,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运动教育对运动技能低下学生是有价值的。对这些学生的好处包括增加参与的机会、高水平队友的支持、增加技能学习的成功感、社交的发展、责任感和作决策;[10]Macphail等在实证研究中指出:运动教育模式中的固定分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信心。[11]
国外运动教育研究显示,运动教育模式已出现在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不同项目之中,包括田径、篮球、足球、网球、垒球、舞蹈等项目。众多研究结果均表明运动教育模式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充分说明运动教育模式具有普适性特点。
8 结语
西方的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路与我国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思路非常吻合,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运动教育模式理论提出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过程模式非常具体、非常严密、极具可操作性,较易被广大体育教师理解和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不易迷失方向或误失歧途。这正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运动教育模式如同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而生,能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所用,可有效解决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竞技运动教材化”等难题。因此,运动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陈雁飞.运动教育模式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5(3):92~94.
[3] 高航.当代运动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5(6):79~86.
[4] 蒋新国.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82~85.
[5] 高航,高嵘.运动教育模式实施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2):60~63.
[6]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 高航,吴铁桥.试论运动教育模式的历史渊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36~38.
[8] Siedentop D. Sport Education: A retrospective[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2(23):106~122.
[9] Grant BC, Tredinnick P, Hodge KP. Sport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J].New Zealand Journal of Health,Ph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92,25(3):3~6.
[10] Hastie P. Applied benefit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J]. Journal of Ph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1998,69(4):24~26.
[11] Ann Macphail, David Kirk, Gary Kinchin. Sport Education:Promoting Team Affliation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4(23):1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