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2015-02-12王友申

医疗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污染区检验科基层医院

王友申

(吉林省九台市其塔木中心卫生院,吉林九台130500)

基层医院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王友申

(吉林省九台市其塔木中心卫生院,吉林九台130500)

检验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医技科室,承担着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同时,由于检验科每天都会频繁地接触患者的检验标本,因而,检验科也是医院最大的潜在生物传染源,必须要加强其生物安全防护。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医院检验实验室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层医院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基层医院;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1 基层医院检验实验室现状

首先,对安全防护认识欠缺。因平时工作习惯原因,对生物安全防护没有足够了解,缺乏系统认识,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对相关的知识没有学习,在思想上存在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马马虎虎。规章制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暴露,接触到致病微生物,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实验室仪器设施不健全,工作区域划分不清晰医院多比较重视临床科室的需求,重视临床科室的建设和发展,而对检验科的关注度较低,也不会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检验科未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设施,仪器设备老化落后,由于实验室物品较多,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十分拥挤,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划分不明确。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实验室空气不流通、采光欠佳、通风不良,防护设施简陋,会增加生物危害的发生概率,影响防护效果。

再次,医院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有完整的防护措施,但是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粗心马虎,不按照操作规范工作的现象。例如:未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装,有泼洒的检测标本图省事未按要求处理工作台面,检验单的消毒或是室内工作环境的消毒达不到要求等。这些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还有可能会引起医院感染。

2 强化基层医院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对策

2.1 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落实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制定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应对生物安全防护有足够认知并掌握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加大生物安全教育力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生物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鼓励同事间互相交流学习,可以考虑专家讲课、定期考核等形式,力求每位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完全符合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2.2 严格划分工作区域,防止交差污染:检验科空间布局应该严格划分,使用旧建筑的医院,严格对污染区、清洁区、实验区、操作区、休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保证每一个区域都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所有的格局设计都应该以生物安全防护为出发点。尤其是PCR实验室应包含试剂储存区、标本制备区、扩增产物分析区。

2.3 配备符合要求的设施,合理布局检验室: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发布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和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实验室的个人防护,以及设施配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医学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设施标准进行设备完善,采用的高压灭菌容器、生物安全柜必须符合国家要求的Ⅱ级标准。同时,检验科还需为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的防护装备除了工作服、鞋、帽一次性口罩手套、隔离衣之外,还需要配置呼吸器、急救箱、防护眼镜、N95口罩等以预防高致病性微生物标本的传染及紧急情况的发生。对老化的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仪器予以淘汰,确保实验室配备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完全符合要求。明确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配有醒目的标示。在半污染区设紧急撤离的安全门,各区之间应设缓冲间,并有传递窗,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2.4 注意个人监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所有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并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及时接种疫苗。在标本的采集、运输、实验检测、后期处理等环节由专人做出评估,对存在隐患的环节早发现、早预防。对设备的操作风险,可疑微生物的传播路径,废弃标本引起感染的后果有详细的了解,并能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处置。废弃物应有专人负责收集、运送,并严格按照废弃物的处理原则杀菌、灭活,达到无害化,防止二次污染。

2.5 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应急演练: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让相关人员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更能够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安全防护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医务工作人员更能起到教育作用,提高生物危害的认知,督促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生物安全工作守则,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执行,避免操作失误,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6 提高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生物危害的造成大多数都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不重视防范而引起,所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至关重要。建立培训机制、定期考核,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控制实验室危害、安全防护知识、预防实验室感染措施、事故应急办法等,同时还要重点从业务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只有规范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才能从源头上预防生物危害。

2.7 重视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是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条件,不同的区域应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清洁区开窗通风,对桌面地面一般进行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半污染区在对桌面地面进行500 mg/L含氯消毒液的擦拭时,对空气进行每天2h的紫外线照射;污染区除了常规的空气消毒外,对实验室桌面台面地面用250~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仪器的保管、维护、消毒有专人负责,并详细记录。

3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危害不容小觑,是医院最大潜在生物污染源,医院必须要重视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全面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只有认识到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才能对安全危害的后果有正确评估,真正做到全方位严防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这就既是对患者和个人负责,也是医院的职责所在。

[1]尚红光,王爱珉.基层实验室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4,11(6):1547-1549.

[2]李晋华.基层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探讨 [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11):388-389.

R446

B

1002-2376(2015)08-0086-02

2015-05-29

猜你喜欢

污染区检验科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