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妇蜘蛛咬伤中毒治疗
2015-02-12伍江
伍 江
(新疆第二师焉耆医院 急救中心,新疆焉耆841100)
黑寡妇蜘蛛咬伤中毒治疗
伍 江
(新疆第二师焉耆医院 急救中心,新疆焉耆841100)
目的:浅谈被黑寡妇蜘蛛咬伤中毒后的治疗方法。方法:综合已有文献报道的资料,浅谈黑寡妇蜘蛛咬伤中毒的症状、毒液成分和中毒机制等,着重分析中毒后的治疗方案,并对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缓解大部分黑寡妇蜘蛛咬伤的毒性反应,纠正休克状态,多数患者可以在一周左右好转并康复出院。结论:黑寡妇蜘蛛的毒液中含α-黑寡妇蛛毒素,是一种蛋白质神经毒素,主要通过影响脊椎动物的神经突触发挥毒性作用。被黑寡妇蜘蛛咬到后应立即结扎伤口近心端,反复吮吸伤口或以烟头等灼烧。伤口消毒后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注;利尿可给予利尿剂等;呼吸困难者给予尼可刹米。
黑寡妇蜘蛛;间斑寇蛛;中毒;治疗
1 前言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依靠化学毒素以求保护自己与制服猎物的昆虫,黑寡妇蜘蛛就是其中之一。黑寡妇蜘蛛是一种中型蜘蛛,学名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Rossi,1970),属球腹蛛科(Theridiidae)、寇蛛属(LatrodectusWalckenaer,1805),其毒液具有剧烈毒性,是闻名世界的剧毒昆虫之一。黑寡妇蜘蛛在国外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国,其使人畜致伤、致死的报道在国际历史上屡见不鲜;在国内黑寡妇蜘蛛主要分布于新疆和云南等地,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人畜被黑寡妇蜘蛛咬伤、咬死的报道在国内也多次发生[1]。鉴于黑寡妇蜘蛛对人类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的巨大危害,近年来关于黑寡妇蜘蛛咬伤后的中毒治疗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
2 资料与方法
2.1 背景资料:黑寡妇蜘蛛的毒液是其捕获猎物、防御敌害的有效武器,是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含有一种蛋白质神经毒素,称为α-黑寡妇蛛毒素(α-latrotoxin,α-LTX)。该毒素的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一员。α-黑寡妇蛛毒素是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0 kDa,可作用于多种突触和钠离子、钾离子通道,当作用于脊椎动物的神经突触时,可引起突触前膜的去极化而导致神经递质大量释放,而钙离子则可通过毒素诱导生成的离子通道流入[2]。
人被黑寡妇蜘蛛咬到后的症状包括伤口处有针扎感,伤口及附近可能呈苍白、发红或起荨麻疹,局部疼痛或压痛,剧痛会在被咬后约5min内迅速向腹部、大腿、腰部等处扩散,同时可能出现腹胀、肠梗阻现象。全身症状还包括软弱乏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症状性痛性痉挛、呼吸急促、发热、抽搐、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及特征性的足跟部烧灼感等。黑寡妇蜘蛛咬伤中毒易引起心肌损伤,心肌酶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严重病例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呈中毒休克状态,小儿常出现惊厥症状。
2.2 治疗方法:急诊时医师往往不易注意到局部病灶而误诊为腹部外科疾病。被黑寡妇蜘蛛咬到后大多数患者可经过药物治疗一周后好转、痊愈,少数引发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致死。其毒液的主要成分α-黑寡妇蛛毒素为糖蛋白结构,易被酸碱破坏或高温灭活,因此当四肢被咬时,应立即结扎伤口近心端,阻止毒液扩散;也可反复吮吸伤口并吐净血液,或以火柴、烟头烧灼伤口。有条件者应立即在伤口处作 “十”字切开,或用梅花针针灸过后行罐拔处理。伤口处理得越早,毒素吸收量越少,病症越轻越易于治疗;反之则中毒症状严重,甚至对患者有生命之虞。
处理时首先应当对伤口进行局部清洗、消毒,入院后应当即给予地塞米松静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注,两组静注治疗在输液中间隔15min反复多次使用。为了利于排尿,还应同时大剂量输注葡萄糖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间断注射利尿剂。通过以上治疗可使患者的休克得到纠正,全身抽搐得以控制。对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尼可刹米氯化钠注射液的静滴,待病情平稳后行对症处理。
3 结果
经过以上处理治疗,能够缓解大部分黑寡妇蜘蛛咬伤的毒性反应,纠正休克状态,经过及时的抢救可使症状完全消失,多数患者可以在一周左右好转并康复出院。
4 讨论
黑寡妇蜘蛛咬伤的中毒治疗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处理不及时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而许多发生中毒的场所都在远离具有治疗条件的大医院的郊区,因此除了治疗,更应该加强关于预防黑寡妇蜘蛛咬伤的相关教育。由于遭遇黑寡妇蜘蛛咬噬的场景多为农田劳作时植物密集的田间地头、打麦场、杂草丛等,因此在进行田间作业时应注意穿好裤袜,扎紧裤管、袖口,减少皮肤裸露,不要在以上场合睡觉、休憩。一旦被黑寡妇蜘蛛咬到,应立即用绳子或布带等扎紧伤口近心端,并用烟头烧灼伤口或用嘴反复吮吸伤口。被咬者需要保持冷静、立即就近送医,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运动,避免血液流动过快导致毒素加速在体内分布。对于黑寡妇蜘蛛密度较大的地区,可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通过消灭家庭院落和田间地头的毒蜘蛛及其卵袋来控制区域内的毒虫密度。有研究表明,田间放鸡可捕食毒蜘蛛而不发生中毒现象,因此也可作为控制毒蛛危害的措施之一[3]。黑寡妇蜘蛛的繁殖季节在夏季的7~8月,此期间最易发生咬人事件,且亦是毒液毒力最强期,在此期间应更加注意防范,可通过传媒形式加强宣传力度。
黑寡妇蜘蛛毒液中含有大量具有药用前景的生活活性物质,如α-黑寡妇蛛毒素与胰高血糖素样肽家族在结构上有高度的同源性。在以含胰岛素的高密度中心小泡(large dense core vesicles,LDCVs)为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在细胞外无钙离子的条件下α-黑寡妇蛛毒素可以明显促进INS-1和MIN6两类胰岛素细胞系的胰岛素分泌,可作为GLP-1(7-36)受体拮抗剂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2]。α-黑寡妇蛛毒素可能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作用,通过对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可为开发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陆东林,张丹凤,马德英.间斑寇蛛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J].动物学杂志,2004,39(1):85-88.
[2]李宗杰,车巧林,杨丽萍.促胰岛素释放肽和GLP-1类似物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6,10(2):115-122.
[3]陆东林,张丹凤,郭斌."黑寡妇"毒蜘蛛咬伤的诊治 [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1,24(3):281-282.
R646
B
1002-2376(2015)08-0125-02
201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