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网络治理的推动作用和障碍分析*

2015-02-12军,林晴,

阴山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共事务主体政府

高 慧 军,林 雨 晴, 王 莹

(中国传媒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4)



新媒体对网络治理的推动作用和障碍分析*

高 慧 军,林 雨 晴, 王 莹

(中国传媒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4)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公共事务的管理方式也逐渐地从简单地依靠政府管理或市场竞争转变为合作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的途径和模式,网络治理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媒体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在网络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新媒体;网络治理;推动;障碍

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标志着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时代,新媒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共管理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由于传统的全能型政府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变革的要求,网络治理模式应运而生,网络治理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公民等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平衡,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特殊价值。

一、网络治理的内涵及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网络治理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的概念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随着全球化和分权化趋势的发展,公共管理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得日益复杂,政府与市场、非政府组织、公民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治理的模式应运而生。所谓的网络治理就是指,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包括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1](P87)在这一概念中,网络治理区别于传统的治理或者说统治的特征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治理主体多元化。在传统的统治下,政府垄断着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而在网络治理中,公共事务是由政府、市场、公民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共同处理,共同承担责任;其次,治理工具的多元化。传统的政府管理主要是运用政府权威来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在网络治理的环境下,各主体需要建立起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因此诸如合同外包、内部市场、政策社区等治理工具成为了网络治理的主要方式;最后,治理机制的多元化。在网络治理中各行动主体需要形成相互信任机制、协商机制以及相互学习机制,通过相互信任减少分歧,通过协商机制来调整各主体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相互学习形成共同的集体价值体系,实现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2](P139~142)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因其具有的特点而显示出其区别于传统的统治方式的价值。但目前网络治理模式仍然处于实践的过程中,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多重困境和多种阻碍。[3](P52~54)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新媒体将在网络治理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其消极作用也需要我们探讨和克服。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什么是“新媒体”社会各界还未有一个标准的界定,很多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阐释,对其内涵和外延也提出了自己的界定。[4](P121~125)这些界定虽然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体总是与新的媒介形态和新的信息技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界定新媒体。

一方面,从媒介的有形性来看,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新媒体则主要是网络电脑、移动电视、电子杂志、手机、微博、微信等;另一方面,从技术和信息传播的效果来看,新媒体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信息的传递的速度更加快速、内容更加丰富、受众范围更广且受众间能够及时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平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其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种类层出不穷。其中,特别是诸如微博、微信、APP等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扩散的速度给网络治理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

第二,新媒体用户基数庞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约为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5.8%,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个人互联网应用呈上升态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应用,使用率达到90.6%。平板电脑凭借娱乐性和便捷性成为网民的重要娱乐设备,2014年底使用率达到34.8%。移动商务类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拉动下,正历经跨越式发展,在各项网络应用中地位愈发重要。[5]

第三,新媒体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媒体用户进一步深入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新媒体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在农村普及速度略高于城镇,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的农村人口达到1.65亿,在所有网民中占比为27.9%,与2012年相比,同比增速达到5.8%。[6]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网民对政府行为的评价更加即时化和情绪化,对政府形象的描述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同时也使得更广大范围内的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有了更加主动的参与意识。

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媒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政务信息的公开、法律法规和政策主张的传递、公民意见的收集和反馈、监督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等。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了诸如新媒体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和强劲势头,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式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统治型的管理到现在的合作网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政治素质和自我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问题的日益多样化呈现出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特点。

二、新媒体对网络治理的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终端和载体的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且范围更加广泛,政府通过对新媒体的应用,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系统,传播政务信息,更加科学高效地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通过新媒体,社会公众、企业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等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公共事务、参与公共事务。因此,新媒体在网络治理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新媒体有利于促进网络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

在网络治理中,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各主体之间既相互依赖又彼此独立,在网络治理的环境下由于治理主体多元而造成的责任问题、利益关系问题是网络治理模式发展的重要障碍,而新媒体的存在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这些矛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手机已然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这有助于深化我国网民对各种网络应用的使用程度。新媒体庞大的使用人群促进着新媒体通过其快速的信息传播能力在各主体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政府的政务信息通过媒体得到公开,并且不同于传统媒体仅仅只是在相应的媒介上发布信息,受众则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没有发布意见、互通信息的渠道,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政务信息不仅仅能够全面地体现在社会公众的眼里,公众也能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进一步扩散信息以及针对信息的内容进行评价和交流,以真正达到有效沟通各网络主体的目的,也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治理各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协调机制以及学习机制的建立。

(二)新媒体有利于监督网络治理主体的行为

网络治理是一个多中心的、无结点的治理模式,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治理主体处于平等的地位,但网络治理模式在具体的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却还未能找到适应各方主体完全平等地参与治理的机制,由于传统的以政府为垄断主体的公共事务管理方式仍然在现在的公共管理中体现,网络治理在现在看来仍然体现为在政府监管下的治理。因此,如何在政府监管网络治理的同时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至关重要。而新媒体深入到网络治理过程之中,对有效监督各治理主体尤其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话题,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反腐或网络监督成为了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关注着各方治理主体的行为,从而有利于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自下而上的监督,对于预防官员渎职、腐败等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为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平台,使政府权力能够真正运行于阳光之下,使政府行为能够在公众监督之下得到有效开展。[7](P44~48)

(三)新媒体有利于提高网络治理中公众的参政意识

新媒体载体的种类层出不穷,特别是诸如微博、微信、各类APP等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扩散的速度给网络治理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在新媒体特别是手机移动终端如微博、微信等得到广泛运用的现代社会,以及新媒体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创新,人们将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手机终端与他人分享,随时可以记录身边发生的和亲眼看见的事情,主动并且有意识地创造新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可以充分参与网上讨论,发表个人意见,表达自身利益,批判社会现象,以公平正义为基点,积极表达各自的观点。”[8](P135~136)当人们的言论受到社会或他人的关注,或是得到了他人的响应或反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提高自我的政治素质和修养。正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的交互性特点,使得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社会公众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网络治理中,网络治理的目的是更好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有了社会公众的参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才会更有针对性和效益性。因此,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提供公众的参政意识是毋庸置疑的。

(四)新媒体有利于提高网络治理中公共政策的科学性

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在网络治理的环境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并不是由政府一方控制或决定的,而是通过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方主体共同协商、沟通的结果,通过各种听证会、博弈等方式得出的。而在各方主体共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如信息不对称、因利益冲突而难以取得共识等情况,从而阻碍了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而新媒体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各方主体都可以在网络的环境下参与政策问题的讨论,不仅可以扩大政策参与和政策讨论的代表性,在各主体进行政策协调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地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手段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有机会参与处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网络治理下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取得集体共识等问题,进而也进一步地提高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五)新媒体有利于增强网络治理中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私营企业与日俱增,市场主体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而在市场竞争中,各市场主体都希望在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条件下进行交易,因此市场主体在网络治理中的权利意识正在不断地加强,希望通过参与网络治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使得公共政策的产出有利于本企业的发展。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各市场主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对自己的企业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营销,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网络治理中取得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大的舆论影响力。例如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各企业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定时发布各种吸引大众眼球的推送信息,并将与本企业有关的服务或产品广告植入其中,巧妙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为本企业宣传造势。可见,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提高了各市场主体竞争意识,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六)新媒体有利于网络治理中舆论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统治型管理以及传统媒体的环境下,政府主导着媒体的舆论导向,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成为了政府宣传其政策主张的重要阵地,政府通过控制媒体的言论使媒体成为政府扩大其意识形态的喉舌,舆论导向具有明显的维稳色彩。当然,在当今社会,政府对于新媒体的管控也在逐步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媒体的言论已经逐步呈现出了多元化、开放化的特点。各媒体平台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都不断地推陈出新,通过各种话题讨论等方式吸引公众的参与,而公众也可以在话题讨论中各抒己见,与其他公民、专家学者等交流,新媒体使得全民都能够在法制的框架下自由地发表言论,而舆论的多元化和开放化对于网络治理中国情民意的收集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扩大网络治理的民意基础,进而扩大网络治理的合法性基础,实现科学高效地治理。

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治理的障碍分析

网络治理方式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具有更加明显治理优势,但同时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又具有其消极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参与者众多,且存在匿名性、易获取性和放大效应,因此在信息的发布过程中,很难确保信息能够全面、客观、公正、真实地呈现和传播。一旦新媒体技术被不当使用或恶意操控,就会使其变成失衡情绪的激化器、谣言的传播器,从而成为网络治理的障碍,加大网络治理的难度。[9](P4~6)

(一)新媒体环境下容易产生网络谣言,影响网络治理的社会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媒介具有较高程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社会公众通过其所掌握的信息交流平台自由地发表言论,之后通过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使得言论得以共享和扩散。然而,由于人的主观意识的不同以及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差别,新媒体不可避免地会成为部分人恶意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工具,通过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散布虚假信息,造成社会恐慌,从而对网络治理的社会环境造成影响。以微博为例,在微博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具有话语权,而微博的自媒体的特性使得互粉公众成为谣言的二传手,加之微博具有强大的媒介融合功能,加大了假新闻传播的可能性,成为假新闻滋生的温床,另外名人效应更加速了谣言的扩散。在这种网络谣言的影响下网络治理的主体中政府对于网络的监管需要占据主导地位,而这种监管的存在并不利于网络治理主体的平等,从而阻碍了网络治理模式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管应该成为各治理主体在未来的网络治理模式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政府在处理诸如恶意扩散谣言的问题中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惩罚措施,例如对于未被证实的信息被转发次数达500次以上的,原始信息发布者的行为可构成诽谤罪等。其他的网络治理主体,如公民,应该提高自身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在发现信息不实的时候及时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证伪,并对为核实信息和同意发布信息的新媒体平台进行谴责,进而也可以提高各类新媒体平台对于信息的审核力度。

(二)新媒体带来的网络诈骗等行为增加网络治理的难度

在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竞争下,诸如微博、微信等应用媒介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统计用户量并向用户发布产品新功能信息,促使其消费等,许多媒介都会要求或实名或匿名注册其信息,而在多方信息资源共同融汇在互联网中的大数据时代,用户的信息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不法分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其掌握的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诈骗,或利用用户心理通过网络对网民进行诈骗营销,这种诈骗手段的隐蔽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络治理的难度,因为网络治理在某种程度上还未建立起关于应付责任的法律机制以及社会公共事务共同治理的集体意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网络治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显得举步维艰。

网络诈骗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是网络用户信息的泄漏,因此要解决网络诈骗的问题,首先应该对各类网络平台——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当当网等以及其他需要注册信息的新媒体平台的信息泄漏做出责任追究,建立起相应的法律规定和责任追究机制。其次,公民在网络环境下也应该树立起自我信息的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真实信息,也不轻信虚假信息,防止上当受骗。

(三)新媒体对政府公信力提出挑战,加大了网络治理的难度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往往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及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媒体对政府公信力提出了新的挑战。[8](P136~137)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媒体也进一步加大了网络治理的难度。

一方面,网络虚假信息甚至是有害信息的大肆传播,会给政府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在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如果在网络治理过程中不能充分履行责任,甚至损害公众利益,则会使公众质疑政府的执政能力,甚至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使政府公信力严重透支,陷入“塔西陀陷阱”。

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行为的负面信息容易被过度放大,从而损害政府形象,对于这种负面消息的关注和扩大不仅仅是由于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好奇心理,更多的是由于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纾解而对现存政策产生不满情绪。此外,网络空间本身具有的虚拟性为公众们宣泄这种情绪提供了便利。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如出现网络舆情回应不及时、不到位等情况,将会进一步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作为网络治理的主体之一,政府的公信力得不到支持,无疑加大了网络治理的难度。

然而,政府的公信力问题一直都是作为社会治理主体之一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即使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政府的行政可信度也是政府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的一个重要障碍。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克服舆论对于政府的压力从根本上说还是需要从政府自身的改革着手,新媒体对于政府行为的监督从另一个角度讲应该成为加速政府自身改革的催化剂,只要政府及其官员恪尽职责、依法行政,新媒体应当成为政府提高自身形象的一个有效平台和窗口。

总而言之,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具有创新惯性的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网络治理模式又呈现出了其独特的管理价值,新媒体的发展与网络治理模式无疑需要在同一时代环境下相互融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对于公共管理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置疑的,公共管理者应更加合理地利用新媒体的平台进行社会治理,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新媒体自身存在弊端而对于网络治理产生的影响,积极找寻方法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网络治理模式的突破性的发展。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谭英俊.网络治理:21世纪公共管理发展的新战略[J].理论探讨,2009,(6).

[3]李静.网络治理:政治价值与现实困境[J].理论导刊,2013,(7).

[4]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

[7]陈思.新媒体环境下公权力监督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7).

[8]周耀宏.新媒体视阈下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

[9]李欣欣,林修果.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网络治理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8).

〔责任编辑 韩 芳〕

Analysis of the Pushing and Obstacles of the New Media in Network Governance

GAO Hui-jun, LIN Yu-qing; WANG 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emerge in endlessly. The methods of public management also gradually shift from simply relying on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or market competition to the network governance. As a new pattern of public management, network management has certai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he 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 Therefore, the new media that uses the Internet as a platform, plays a role which can’t be ignored in network governance.

new media; network governance; pushing; obstacle

2015-04-22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研究” (14YJA630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慧军(1969-),女,黑龙江肇东人,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传媒政策研究。

D035

A

1004-1869(2015)04-0099-05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主体政府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文写作水平途径研究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新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