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2-12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云南科技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文科学院校

詹 放(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詹 放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1个重要课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职院培育现代人才的内在要求,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体现。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重科学、轻人文、投入滞后等问题,因此更应把握教育改革机会,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培养模式

0 引言

随着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教学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但高职院校过于专注职业能力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工具化、片面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概述

1.1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特征分析

1.1.1科学知识的特征

首先,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其次,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重现性。第三,科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实证性。

1.1.2人文知识的特征

首先,人文知识阐释的是人的内在世界,即具有人的主观性,同时富有价值和独立的世界。其次,人文学科具有对人类困境的忧虑,对生命终极价值的关怀,属于超现实性的知识学科。

1.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关注知识的传授,它通过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启迪人的智慧,增强人的技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发和改造自然,推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它关注人格的塑造与人性的培养,通过对人类精神智慧、生活经验及人生感悟的代代传授,帮助人们洞察人生、升华心智,进而找到具有崇高价值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科学教育在于求真,人文教育在于求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人为地分裂开来,将暴露两者各自的局限性,导致教育的片面性和不完善性。从另一方面来讲,人的素质包含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2个方面,科学素质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人文素质是人类前进的方向盘,如果科学素质失去人文的指引,就会丢失方向,而人文素质失去科学的支持和推动,就会止步不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完美融合,才能培养出拥有完整、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2 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2.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现代人才的内在要求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所接触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越来越丰富。高职院校在这一形势下更应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和分寸,不使人文教育旁落,谨防教育物化。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形势、新环境,在强化新技能、新知识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人文关的塑造与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既有素质又有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2.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是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和优化传统教育模式,也是践行现代人才教育机制的核心环节。为了让高职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培养出社会生产建设所需的高级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在教学环节上有所完善,推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加速融合。

2.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人们对精神富裕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和追求,这在客观上对教育的人文性提出了要求,人文教育正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内在需求,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即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又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特殊的群体特性,使他们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更科学的知识结构,拥有更优良的心理素质,进而使学生担当起未来社会生产建设主力军的重任。

3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3.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科学、轻人文

部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率,片面地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3.2未将人文教育列入高职院校整体规划

没有将人文教育列入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时相对不足;二是教育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三是人文教育的环境和理念缺失。

3.3教育资源紧缺,限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创新与融合

西部地区在高职教育投入上的增长力度滞后于当地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造成单位学生的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西部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许多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存在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甚至部分教师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和教师资格无法与执教岗位相匹配。

4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1确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人文历史环境等地方特色,树立科学与人文素养双向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有关教育改革方针,巩固人文教育在高职人才培育中的重要地位,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计划以及专业教学目标中,实现培养科技人和培养道德人的并行与统一。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为此,必须加大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结合人才引进和人才再造两种渠道,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科学育人和人文育人的施教水平。高职院校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再造,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使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重塑和武装自我,积极参与人文教育,掌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策略。其次,要鼓励教师扩展自己的知识深度,掌握学科知识以外的人文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施教能力。再次,要建立对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开展科学与人文双向素质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为广大高职教师树立榜样。

4.3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人文职业教育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来推动人文职业教育,是缓解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紧张局面的1条蹊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职院校以校园文化为铺垫,不仅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平台和途径,也为高职学生人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应以打造人文校园为主线,以各类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开展学院红十字会、校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思政教育网站等具有人文色彩的校园实践活动,营造特色鲜明且具有浓厚职业氛围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时刻感受人文素养的熏陶,把握“求知、做事、共处、做人”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4.4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4.4.1课程设计融合

在课程设计中加强2种知识的渗透,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课中要同时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例如,在设计高职物理课程时,应至少囊括以下2点,一是物理学演进中的方法论、世界观以及相关物理定义的人文涵义。二是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现代武器等与物理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4.4.2教学过程融合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人文养成施加影响,高职教师应在讲解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渗透相关技术知识的发展历史,展望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同时结合科学知识与文艺、政治、军事、社会意识形态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理智的科学技术观。例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数学故事、数学应用、数学模型的讲解来渗透人文素质内容;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学家伟大事迹的介绍来感染学生,升华学生情感。

4.4.3教学评价融合

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既懂技术、又有素养。因此,要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共同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人文价值,促使学生加强人文修养,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5 结语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共同构成了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成果,两者均是现代人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本身面临的资源、环境劣势,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因此更应该把握教育改革机会,构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实现高职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1] 史习明.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1(4):72-74.

[2] 张平,文雨丝,刘文婕.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3(1):16-17.

[3] 杨建宏,张斌,张美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7):66-67.

G712

A

1004-1168(2015)03-0071-03

2015-05-19

“西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及师资培训项目”课题“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研究”编号XBZJ099。

詹 放(1968-),女,四川绵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人文科学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点击科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科学大爆炸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