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

2015-02-11王丽捷

科技资讯 2014年29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机电一体化

王丽捷

摘 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这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机电领域优秀人才短缺的现状已引起关注,针对培养社会急需的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本研究结合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要求,提出了培养计划,探求适应21世纪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创新型工程师。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191-01

机电一体化卓越工程师的提出是专业根据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良好的综合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先进制造系统设计制造和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机床、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修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现代制造业第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现场工程师”[1]。其意在适应新世纪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职教师资的需要,改变我国机电方向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知识和技能平均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的现状。

1 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本课程体系结合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要求,改革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对于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十分关键。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将机电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划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实践环节三部分。根据课程性质,实现了基于“理实结合”的课程群建设,组成了机电类、机床类、机器人类课程群。

1.1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在理论教学环节上,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专业基础增加了电类课程,优化了机类课程内容,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机电贯通的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增加电类课程,精选优化机类课程,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机电贯通的学科基础;专业课程突出数控机床、机床电控及PLC、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核心课程,增加核心课程学时,并辅以实践环节。由企业、职业院校和专业教师共同修订完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以“理论先进,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数控机床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对于应用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调整,以典型的工程实际问题为“大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实践环节上,将教学实践环节与校外企业实践环节相结合,根据一体化人才的培养特点,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课堂设计,校内技能实践,企业实践三个层次,包含了课程设计、教育实习、微格教学、金工实习、技能训练、企业实践等多个模块环节。在校内掌握传统加工技术相关技能的操方法,训练学生数控车(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达到国家职业技能中级标准,取得相应职业等级证书。训练学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操作技能,取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训练学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操作技能,取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技师证书等。在企业中完善包含华中、FANUC和Siemens数控系统连接与参数配置、数控机床组装与调试等功能的实验、实训基地;建成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仿真平台和故障库;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开放制度。遵循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规律和认知特点,按实践教学阶段化、模块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2 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优秀师资队伍

按照自我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到企业和名校培训进修,安排老师参加数控机床维修的专题培训,组织理论老师进行实验实训的项目开发,并考取相应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提高教师理论、实践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继续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的设计、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及科研能力。现有的该专业教师来自多所高校和企业,由机、电多专业组成,充分体现了机与电的紧密结合。通过参加数控维修培训,自主研发数控维修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实验实训室,为企业服务,打造了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占73%,部分成员是“机械制造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同时做到以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科研活动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3 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教学一票否决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切实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发挥督导监督指导教学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度,学校遴选思想和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担任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专业和师范教育课程学习,聘请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师担任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及时反馈岗位技能需求,从而完善培养计划和技能培训的内容。实践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与专业能力培养需求相结合,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理论课程环节配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及时调整,与时俱进。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并以此为抓手,改变过去理论、实训割裂的教学方式。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于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教学实际,研究制定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建设一支高水平“一体化”师资队伍、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而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所需的机电领域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王仲民,祁宇明,石秀敏,等.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6):76-78.

[2] 张仕海,阎兵,邓三鹏,等.机电卓越工程师人才配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9-30.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机电一体化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机电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