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网络“倒金字塔”式发展何时休
2015-02-11赵光磊
基础网络“倒金字塔”式发展何时休
迈入2015年,运营商的建网节奏依然在加速,4G的网络建设依然是今年的主导。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诉求,运营商在基础网络架构上的技术演进步伐不断加大,新兴技术的迭代频率也在加速。近日,一位中国移动的内部人士对笔者感慨,中国移动的技术演进速度实在太快了。
长期以来,通信行业的发展大多伴随着新兴技术的更迭,技术驱动产业进步也是通信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对比近两年国内基础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网络演进周期可以明显看出,国内运营商通过大跨越的形式正在反超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能力,每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坦言,国内运营商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外运营商10年的网络演进进程。网络技术发展应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短期内的市场催熟也会让这些需要长期逐步完善解决的问题一次性爆发,这对于基础网络架构而言,优劣仍难以评判。
技术的快速迭代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不断凸显。
近两年,国内运营商重点推广的是光纤入户技术,以联通、电信为代表,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普及FTTH。从ADSL到FTTH,带宽方面实现了从2M以下向10M、100M的跃迁,然而推广的难度之大也超出运营商的预期。从ADSL向FTTH的跃迁,运营商并没有考虑好市场需求是否已经成熟,10M以上的带宽接入在用户接受度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快速的技术升级,伴随而来的是市场需求的严重不足,大规模的建设投入短期内无法收回投资,进一步加剧了各家运营商资金不足的处境。“先铺路,后走车”的发展方式无可厚非,然而一步到位式的演进思路无疑没有给运营商留下后路。
而与技术快速迭代形成呼应的是,基础网络的生命周期在缩短,这也倒逼运营商进行新的网络部署。
中国电信的“八纵八横”网络已寿终正寝,需要重新部署新的光纤网络,当下最新的低损、超低损光纤成为其主要选择。实际上,这张网的生命周期相比欧洲等一些国家的通信网络有很大差距。以运营商过去在ADSL时代部署的铜线网络为例,欧洲运营商目前的宽带提速方案优先选择基于既有铜线网络的VDSL改造升级方案,其成本较低,且能最大化利用既有投资;而国内运营商在考虑VDSL技术时,则遇到了较大的窘境。中国电信曾在南方一些省市试点基于铜线的VDSL2改造方案,然而却发现由于过去铺设的铜线网络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铜线网络很难再度利用,这也导致了基于铜线的网络改造方案无法在国内成为主流。
新兴技术在不断涌现,以适应未来网络的快速发展需求,然而作为基石的基础网络架构却并未夯实。而且这种现象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上也表现突出,国内系统设备商在不断发展壮大,然而芯片、器件、模块等厂商却处于极其弱势地位。
以100G的发展为例,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烽火等系统厂商的100G系统设备商用经验不断丰富,而且随着100G市场的快速扩大,各家的竞争日趋白热化,100G系统设备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国内的光器件厂商一直在等待100G市场的成熟,以加大研发投入,然而市场价格的快速下降也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难以进入该市场与海外厂商竞争。近年来,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目前政府层面也在大力推动国内上游芯片技术的自主开发,然而国内长期弱势的局面中短期内仍难以打破。
基础网络的发展依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技术的更新换代亦需要充分利用其生命周期。在快速响应未来网络发展需求的同时,国内运营商更需要低下头把脚下的路走踏实。
赵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