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称论文的“命中率”
2015-02-11陆红梅
文 ◎ 陆红梅
提升职称论文的“命中率”
文 ◎ 陆红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高峰季。每年的这个时节,编辑部的电话便要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热闹。总是不断有作者/读者来电咨询关于职称论文的事,问题包括“《园林》收取版面费吗?”“《园林》是核心期刊吗?”“《园林》是省级刊物吗”“登在《园林》的文章,评(高级)工程师认可吗?”“我下个月要评职称,麻烦你们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发表我的文章?”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客观地说,除了第一个问题(《园林》不收取版面费,只看文章质量),其他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很多作者(编辑部约稿作者除外),甚至连《园林》的样刊都没看到过,只是听同事、朋友说,有这么一本期刊,便决定要投稿。国内期刊上万种,园林景观绿化行业相关的期刊,少说也有数十种,风格各异,要求有别。发表文章至少也是个需要一年半载的技术活,投稿时战略和战术不可偏废。在对目标期刊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进攻,胜算几何?
资讯如此发达,万能的百度几乎可告诉你一切答案,要了解一本中文专业期刊并非难事。目前有刊号的、公开发行的刊物基本都会收入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何不牺牲一点刷微信、看朋友圈的时间,来研究一下目标期刊,从期刊的定位、风格、水准、稿件要求、格式、受众面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经过横向比较,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期刊,再着手准备自己的文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编者与作者
作为专业人士,评职称是职业生涯的必经之环节。以上海为例,职称评审专家对文章、特别是主送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职称论文不合格,而导致职称评审未通过的情况不在少数。笔者就曾收到一篇文章,坦率地说,文章很平淡,甚至称得上平庸。泛泛而谈,过目即忘。但作者很执着,一再地强调他今年要评职称,务必请编辑部帮忙,他会愿意配合修改。如此,编辑把一篇文章,哪里要删、哪里要添,哪里要突出、哪里要弱化,一一标注,修回。文章反复了好多次,作者也确实很配合,改得很辛苦,最终勉强发表。但数月之后,编辑部得到的反馈信息是,这位作者此次职称评审并未通过,至于是否因为文章的原因,不得而知,但从编辑自身的体会是:作者如果要撰写职称论文,首先一定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擅长的选题来展开。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一次漫不经心的写作,即使经过了千疮百孔的修改,出来的文章很难引起编者或读者的兴趣,更何况是以衡量作者专业水准为第一要务、眼光犀利的评委?
相信任何一个编辑部邮箱里的自由来稿,总体都是“稿满为患”,《园林》也不例外。于是编辑部不得不进行分工,专门筛选、处理各类投稿。作为一名资深编辑,通常都是阅稿无数,每篇稿件一打开,除非是非常专业的科研论文,基本都能在数分钟之内判断文章的价值,同时也能掂量出作者对这篇文章付出的心血多少:是精雕细琢,还是粗制滥造?是有感而发,还是工作任务?是一气呵成,还是东拼西凑?从工作的角度,编辑应时刻保持理性,但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作者的感觉”走。换句话说,编辑的态度多少也会受稿件作者的影响。试想,接手一篇作者反复修改、举轻若重地发过来的文章,编辑会很随意地弃置吗?反之,有些文章,尽管作者一再声明是要评职称用,但字里行间,编辑丝毫没有看出作者的用心和严谨,作者又怎能期待编者比你更严肃地对待你的“作品”?
作为一本负责任的专业期刊的一名负责任的编辑,《园林》编辑总会尽最大的努力来与作者沟通,对文章提出各种修改意见。通常,一篇文章都会有数个来回的修改过程。一锤定音的稿件很少,毕竟文字功底深厚、专业基础扎实的作者仍在少数。这些作者的稿件,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论证有力,往往是编辑可遇而不可求的。夸张一点说,越是这样的作者,甚至连错别字都不太会有,全篇都不需要哪怕一点点小的改动。这样的作者、这样的文章,总是令人肃然起敬。
编者的建议
编辑也需要“评职称”,感同身受,编辑都会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作者。因为,对多数的作者来说,职称非小事。结合编辑部的经验,有如下建议:
1. 花点时间去了解行业内相关的刊物,主办、主管单位,出版周期(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等)、刊号、是否核心期刊等信息基本都能从封面和版权页找到。
2. 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里,通过输入关键词可以搜查到目标期刊曾登载过的文章,通常都是全文录入。认真拜读前人的文章,思考自己的选题,如何有新意而不落俗套,即使选题不新,是否有新的观点要阐述?
3. 文章的格式,这个看似最不起眼的方面,却能让编辑判断作者是否对目标期刊做足了功课?以《园林》为例,这是一本注重实践和应用,旨在为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校、公司等的管理者、实践者提供直接可借鉴的经验和案例的期刊,不以学术文章的格式呈现。但偏偏邮箱里的很多投稿文章,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一个不少,起承转合都是1.1,1.1.1,1.1.1.1在表达。作者写得辛苦,编辑改得也辛苦。如果一开始就能以符合要求的格式写,岂不皆大欢喜?
4. 网络时代,写文章变得轻松而便捷。即使没有自己的内容,通过Ctrl+C和Ctrl+V也能整理出一篇“有理有据、模样周正”的文稿来。好在数据库提供了检索功能的同时,也提供了查重功能。所以,编辑部对于收到的稿件,首先会放进数据库审查,查重率超标的稿件(各刊的要求不一,通常不得超过20%~30%),必退无疑。
5. 不要一稿多投。有些作者,搜集了众多杂志社、编辑部的官方邮箱,把稿件群发;稍微严肃一点的,选择“群发单显”。一篇文章首次只能在一个刊物上公开发表(内刊除外),同一篇后续再在其他刊物发表的,必须注明“转载”和出处。一稿多投,会给当事期刊和作者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作者,他的文章发表在内刊上(无刊号,仅有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号),但因文章出色,后又被推荐刊登在一本有刊号的杂志上。在申报职称材料时,他把这一篇文章的两次刊登都列进了发表的文章之列。很遗憾,这一年,他的职称评审未通过,评审委员会的理由是“一稿多投”。这个例子比较特殊,其实如果作者“二选一”,这件事情其实可以避免。因为在有些省市,内刊是可作用以中级职称文章刊登的,但内刊通常不进入数据库;在一个数据库中,同一作者的同一篇文章出现两次或以上,就被视为“一稿多投”。上述例子中,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一稿两投,但作者不慎把两篇文章都列入发表的作品之列,就有了一稿两投的“嫌疑”。
6. 至少提前一年半载,早作准备。一篇观点鲜明、论据(例证)充分的佳作,很耗时耗力。特别是专业文章,大量的素材需要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准备。譬如一个棕地改造项目,改造前后有何变化?一年四季,植物景观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使用者对一个场地的使用,有何不同?极端的酷暑或暴雨天,上述要素中会不会有哪些非常态的特征和数据?这些动态的、特定场景的资料,都需要作者至少一年(四季轮回)乃至多年的观察和积累。有了这些货真价实的素材,写作时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者才能对这些素材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整理思路、考虑文章逻辑,完成一篇满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