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变更类型和环境影响分析
2015-02-11辉于景琦陈锦文罗霂朱秋颖
陈 辉于景琦陈锦文罗 霂朱秋颖
(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2.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变更类型和环境影响分析
陈辉1于景琦1陈锦文1罗霂2朱秋颖2
(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2.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油气管道重大项目案例,从环评角度将管道项目变更类型分为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生产工艺、环保措施以及涉及环境敏感区等5个大类;结合环评管理重大变动清单,分析提出油气管道项目各类重大变动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建议加强工程变更的事前和事中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环评重大变动,避免变更工程未批先建,同时适当拓展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深度,妥善解决环评非重大变动管理问题。
油气管道;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
0 引 言
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属于线性工程,具有施工线路长,途经地形复杂以及地貌多样等特点[1],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和运营期潜在的环境风险[2-4]。在工程设计阶段和开工建设前,根据沿线地质详勘资料以及各类专项评价批复等文件要求,对可研阶段的建设方案大多数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工程变更。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前后将引起环境影响的变化,为加强变更环评管理,有必要对管道项目常见的工程变更类型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工程变更带来的环境影响变化,为变更环评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1 工程变更类型
通过梳理分析国家环保部近几年审批的36个油气管道变更环评案例、竣工环保验收案例和在建项目案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4条规定,将变更类型分为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生产工艺、环保措施以及涉及环境敏感区等5个大类。
1.1建设规模变更
建设规模变更类型主要包括设计输量、压力、管径、管道长度、支线数量、站场和阀室的数量以及永久占地等,其中以管道长度和设计输量变更最为常见,分别占工程变更统计总数量的15.2%和6.1%。管道长度的变更原因主要是管道路由调整和支线数量变化。某天然气管道工程因支线取消、线路起止位置调整以及路由走向优化,线路总长度由环评阶段的491.5 km减少至136.7 km,变化幅度达到72%。部分管道所在区域交通不便,需要新建或整修管道伴行道路。当管道长度发生变化时,伴行道路长度也有可能变化。设计输量的变更原因主要是管道上游油气来源发生了调整,或者是根据下游市场情况,对可研阶段部分支线设计分输量进行调整。管道设计输量发生变更时,设计压力或管径会随之变化。某成品油管道工程因下游资源市场发生变化,对11条分输支线设计输量进行了调整,相应设计管径也发生变化,最大变化幅度达到95%。
1.2建设地点变更
建设地点变更类型包括路由走向、站场和阀室的地理位置等,其中以路由走向变更最为常见,占工程变更统计总数量的14.9%,90%以上的管道项目中均涉及路由走向变更。路由走向的变更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详勘资料而进行的设计优化调整,根据专项评价文件进行调整,根据地方规划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进行调整等。某成品油管道工程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28处局部路由走向进行了调整,变更段长度从1.9 km到33.2 km不等,变更后路由与环评路由最大偏移距离多数在2.5 km以内,最远偏移距离为5.5 km。站场和阀室的地理位置变更原因主要是受路由走向变更影响,部分站场位置可能因分输支线调整,当地供油、供气规划或征地等因素在环评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
1.3生产工艺变更
①施工期。施工期涉及的生产工艺变更类型主要包括穿跨越工程、隧道工程、临时占地、管道敷设方式以及管道拆除和废弃等。穿跨越工程变更内容为管道穿跨越河流、公路、铁路等人工或天然障碍的方式、位置和长度发生变化,该类变更较为常见,占工程变更统计总数量的9.1%。某成品油管道工程在设计阶段根据工程详勘资料,对河流穿越位置和穿越方式进行优化调整,36条河流穿越点位置发生变化,7条河流穿越方式由大开挖改为定向钻,4条河流穿越方式由定向钻或隧道改为大开挖。隧道工程变更主要涉及施工工艺、隧道数量以及穿越长度的变化。某天然气管道工程在设计阶段山体隧道由原来的24条增加到72条,隧道总长度由23 km增加至92.5 km。施工期临时占地的变化主要受工程施工作业带宽和施工便道调整影响。此外,管道敷设方式调整、管道拆除和废弃等变更仅在个别案例中出现。
②运营期。运营期涉及的生产工艺变更类型主要包括输送物料的种类和物化性质、站场建设内容等。输送物料的种类和物化性质发生变化在新建项目中极少出现,但存在已建成管道输送物料的种类或物化性质发生变化的案例,如某原油管道油源发生变化,由输送大庆油改为输送俄罗斯原油。站场建设内容变更主要涉及站场功能和设备的变化。某成品油管道工程因下游市场发生变化,对部分站场功能进行调整,3座阀室改为站场,3座站场改为泵站,站内设备相应调整。对于具有油品储存功能的站场,站内油罐配置可能发生调整,如某原油管道工程初设阶段因设计输油量减少,首站油罐容积较环评阶段减少了10×104m3。
1.4环保措施变更
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环保措施包括生态保护措施、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从调研案例看,绝大多数项目的环保措施在实施阶段都得到了强化,仅个别站场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能发生调整,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排放去向、固体废物处置去向等。
1.5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变更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工程变更主要包括管道穿越新的环境敏感区,在环境敏感区管道路由、工程建设内容和施工工艺发生变化,变更原因受区域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和拆迁、运营期安全和维护难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涉及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多种环境敏感区类型。某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阶段避绕了某森林公园,在设计阶段进行了路由详勘工作,发现原方案所经过地区已建成大量有居民小区、学校和工厂等的建筑物,拆迁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安全隐患大,故穿越该森林公园4.4 km。某天然气管道工程环评获批后,地方政府在管道路由经过区域新划定了两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在实施阶段避绕了上述保护区。
2 变更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2015年6月,国家环保部颁布了《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对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环评重大变动进行了明确界定,要求项目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属于重大变动的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结合以上重大变动清单具体内容,提出各类重大变动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线路或伴行道路增加长度达到原线路总长度的30%及以上。
管道线路或伴行道路的长度增加时,应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的变化。工程变更带来施工作业带、施工便道、伴行道路等长度的变化,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增加,进而带来生态环境影响变化,包括植被的破坏,土壤环境的破坏,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以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农业损失等[5]。变更环评应根据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结合工程变更内容和区域环境特点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工程变更前后位于同一生态功能区的,可充分利用原环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不能满足评价要求的,应根据导则要求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工作。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工作,对变更前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和大小进行对比分析。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变更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减缓与恢复的措施,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等内容[6]。
②输油或输气管道设计输量或设计管径增大。
管道设计输量或设计管径增大时,应重点关注环境风险的变化。对于输油管道,溢油事故环境风险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以及火灾爆炸带来的次生环境影响,其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最大。对于输气管道,泄漏事故环境风险主要是气体燃烧爆炸产生次生污染物造成的环境影响[7]。变更环评应梳理变更工程沿线环境风险保护目标,对环境风险重新识别,进行最大可信事故和风险源项的筛选分析。选择合理的特征污染物和预测评价指标,进行事故环境影响后果评价,对于地表水体和大气敏感保护目标,应给出影响时间、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对于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应给出污染物到达保护区边界(或集中式水井)的时间、浓度及最大污染距离和范围。根据环境风险预测评价结果,对原环评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进行分析,补充完善与事故源项和事故后果相匹配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根据工程变更内容,对原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完善,核实应急管理程序和事故报告制度的适用性。
③管道穿越新的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内新增除里程桩、转角桩、阴极保护测试桩和警示牌外的永久占地;在现有环境敏感区内路由发生变动;管道敷设方式或穿跨越环境敏感目标施工方案发生变化。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工程变更应根据敏感区类别和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关注相关环境要素的影响或环境风险的变化情况。对于穿越新的环境敏感区的变更,变更环评应根据相关主管部门的路由许可文件,结合现场图、表和卫星图片等资料,核实各层次的环境敏感目标,给出详细的变更工程内容,包括无法避绕环境敏感区原因、现有方案选择的利弊考虑、最为不利的后果等。对于生态敏感区,重点对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环保措施和恢复措施进行预测评价。对于水源地保护区,重点预测评价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对地表水、地下水水体的影响,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对于在现有环境敏感区内路由发生变动的变更,应给出详细的工程内容,包括路由变更原因、现有方案选择的利弊考虑、最为不利的后果等。对比分析变更前后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的变化程度和范围,提出环保、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的强化措施。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对地面设施建设有明确要求,对于在环境敏感区内新增永久占地的变更,应核实与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符合性、地区规划相容和协调性。对于环境敏感区内施工方案调整的变更,变更环评应重点关注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的变化,对变更前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和大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变更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减缓与恢复的措施。
④具有油品储存功能的站场或压气站的建设地点或数量发生变化。
具有油品储存功能的站场建设地点或数量发生变化后,周边自然环境和环境风险保护目标特别是居民点分布也随之改变,变更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变化与新增工艺站场类似。变更环评应重点关注变更前后事故状态下的环境风险变化情况和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的强化。压气站的高噪声设备数量多,声源强度大,压缩机组、空压机组等设备噪声源强峰值可达105 dB(A)[8]。管道工程沿线绝大部分区域属于农村地区,声环境功能要求高,压气站厂界噪声特别是夜间噪声可能出现超标现象,需采取积极降噪措施或划定噪声控制距离。对于压气站地点变更或新增压气站,变更环评应重点关注压气站噪声对环境敏感目标特别是居民点的影响和降噪措施。
⑤输送物料的种类由输送其他种类介质变为输送原油或成品油;输送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当输送物料的种类由输送其他种类介质(一般为天然气)变为输送原油或成品油时,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大小和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变更环评应对运营期工程分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根据输油管道特点重新开展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作等级和内容深度需满足导则相关规定要求。当输送介质凝点、密度、黏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时,对管道材质、防腐、焊接等要求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对于输送工艺、站场工艺流程和设备也可能提出不同要求。变更环评应重点关注输送物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对环境风险源强项的影响。
⑥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弱化或降低。
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是项目环保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环境保护措施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变更应特别慎重,如无特殊理由不应弱化原环评文件和批复要求的各项措施。如上述措施出现弱化或降低,那么本可减轻或避免的不利环境影响将出现甚至增加。变更环评应重点说明变更理由、变更内容,重新核定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开展变更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分析变更前后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的变化程度和范围,判定可接受程度。
3 变更环评工作建议
结合目前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变更环评特点和管理要求,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①加强工程变更“事前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环评重大变动。在环评阶段对涉及环境敏感区段的管道路由、工程内容应适当加深可行性研究工作深度。在工程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认真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相关要求,结合重大变动清单,尽量避免或减少环评重大变动。
②强化工程变更“事中管理”,避免变更工程未批先建。项目发生重大变动后,建设单位应尽快组织设计单位、环评单位梳理分析变更内容,尽快完成变更环评文件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变更环评文件未经批准,变更部分不得开工建设。
③适当拓展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深度,妥善解决环评非重大变动管理问题。对于不属于环评重大变动的工程变更,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中设置专章,对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前后环境影响变化以及采取的相关环保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应急措施进行说明。
4 结束语
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建设单位应提高环保意识,尽可能强化工程环保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通过加强项目事前和事中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环评重大变动,避免变更工程未批先建。
[1] 李昌林,熊运实,耿宝,等.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特点浅析[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2,22(1):40-45.
[2] 熊春平,朱权云,翁帮华.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5):375-378.
[3] 罗小兰,向启贵,银小兵,等.关于天然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的认识[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6):532-534.
[4] 于婷,杜国勇.原油长输管道环境风险分析与控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23(6):79-81.
[5] 魏红军,胡波,朱绍平.输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防治初步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27(11):89-93.
[6] 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S].
[7]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8] 毕先志,张东宁,成健民,等.陕京管道榆林压气站噪声监测与分析[J].当代化工,2013,42(12):1742-1748.
(编辑 王薇)
10.3969/j.issn.1005-3158.2015.06.016
1005-3158(2015)06-0056-04
2015-11-02)
陈辉,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现在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石油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从事环境工程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3号,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