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5-02-10徐延宇向礁
徐延宇+向礁
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时也为了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国家提出对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建立的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方案。此类院校无论是要求专业设置对接经济社会发展,还是要求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教师都起着根本作用。但是,目前这批院校师资队伍却面临着实践能力的不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等问题。学校的定位体现教师建设的要求,教师建设的成效决定学校改革的进程。因此,要想实现此类院校的成功转型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突破口。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特点
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同。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的田长霖认为,“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办好大学,“有一项是最重要的,不能模糊的,教师第一”,“其他的都是其次”。我国学者梅贻琦说过“大学可以无大楼,但不可无大师”。教师之于研究型大学其意义是如此重大,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同样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不同类型的高校又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同要求,普通本科院校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这也就决定了考核其教师队伍要以能够提升专业领域学术水平为重点,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必然是重视学历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高职高专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外加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样一种双重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注重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工作经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以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结构必然有其发展的特性,这种特性也就直接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特殊性:不但要具有普通院校的一般性结构元包括学位结构、职称结构等要素;同时还要具有特殊性结构元包括经历结构、应用能力结构和组成结构。这其中,教师的特殊性结构元能否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二)相关部门缺乏重视
我国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兴起于2001年5月教育部组织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长春会议之后。在最近召开的《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会议情况的报告》中又提出对1999年以来新升本科329所地方大学进行转型,定位为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同时对303所独立院校进行定位,明确办成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学校;这一发展趋势表明,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点。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学者探讨的热点是其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校一方,更多的是将焦点放在实现院校成功转型发展的制度设计以及探讨特色人才的培养,从而造成对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的忽视;对于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人员构成,还是职称、学历都与普通本科院校类似,没有依据应用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来规划教师的建设。除此之外,我国至今仍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文件来支持此类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所以,为解决当前出现的应用型大学教师与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同质化”,我们有必要通过加强宣传,引起各部门的重视,从而建立一个教师转型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一)师资数量和质量面临挑战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三点特征:从它的组建方式看,不但具有本科教育的系统性、学术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具有专科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从它的历史特征看,此类院校在我国的发展期限不过几十年,是一股新生力量;从它的地域特征来看,多分布于非中心城市,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各个学校都带有所在地的特色和特点。这三类特征反映出此类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数量的保障和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当前这批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是保留了原来的配置结构,他们多数毕业于普通师范学校、综合大学或者职业师范学校,并且大多都是直接从高校到高校,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是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却严重缺乏。院校发展和教师建设上面存在的差异直接导致此类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达标,具体表现为教师来源途径单一,兼职教师数量缺乏;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有学历的教师缺乏实践能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学历偏低。这其中,教师实践能力的问题尤为严峻。
(二)配套政策不完善,校企合作难达共识
德国联邦政府针对其应用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高等教育总法》,规定了此类院校教师聘用的要求、专兼职教师比例以及承担的教学任务。同时,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还规定给予应用技术院校教师四年一次的“研究学期”,鼓励教师到对口企业从事调查研究,帮助其更新专业知识。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却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大部分院校都参照高职院校的要求提出发展“双师型”教师。开展校企合作,无论对于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讲,其最大的收益就是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保障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合作过程中过分注重科研成果,而对于接纳教师进入企业进修,企业一方则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大部分合作仅仅靠非制度因素和“人情”“关系”勉强维持,合作过程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成效不高。
(三)聘任体制缺失,教师缺乏动力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能力的提升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前此类院校仍旧沿用普通高校的聘任制度。在录用上面“重学轻术”,学校一方尊崇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指标,优先引进博士、海归等高学历或留学人员;对教师的考核也是只针对于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而忽略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其次,在聘任期限上,我国教师职业属于“铁饭碗”,教师职称属于“千交椅”,教师没有“下岗失业”的压力。对比国外教师的聘任制度,以美国为例,其教师聘任有全职聘任和兼职聘任、终身聘任和非终身聘任之分,而要想获得终身制资格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且有6年相当严格的考核期;所以,对大部分教师都是实行的“非升即走”的晋升聘用机制,以此来鼓励高校教师不断学习的热情。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现行的这种教师认证制度使得教师的转型缺少外在动力,而这种对教师实践能力考核的忽略,也将阻碍国家提出的此类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总比例的50%以上的建设目标。endprint
三解决措施
(一)政府完善配套政策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背后,无疑都是以政府为强大的支撑。它作为一根无形的指挥棒,统筹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在应用型院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它的统筹权,给予其发展指导。在这其中,政府首先应该要认识到此类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给予教师建设政策上的专项扶持。
1促进观念转变,强化保障机制
观念的更新是地方高校推进转型发展的先导和前提,要想实现此类院校的成功转型发展,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这其中如果仅仅只是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它更需要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全力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此类院校转型发展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应用型院校的地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转型发展舆论环境,以社会认同感的增强来帮助教师实现人才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除此以外,还应该建立一套政策,如规范教师到生产一线的学习交流机制,规范学术性教师和行业、企业教师的选聘制度,改革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制度等,使得各项政策在制定上都体现出“应用性”的特点。
2加大经费扶持,改革教师评聘标准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校成本高于一般院校,教师建设的成本比普通学校教师成本要高于3倍以上。因此,国家可以设立此类院校改革发展的专项经费,用于双师型教师建设和实践实训平台的建设;此外,还可以给予教师财政补贴、专项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推动教师建设项目的积极开展。在教师聘任体制上,应该改变以往采用的学术型高校的聘任标准,在聘任中结合教师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同时为了保证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当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职称评审“单列制”,把教师的“双证”和企业轮训、技术服务、访问工程师等技术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前提条件。最后还应该建立以教师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带动性、成果的转化情况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此带动高校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
3搭建合作创新平台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求对接产业链,在教学中注重实验实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满足市场需求和职业需求;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与高校的积极配合。但由于我国校企合作的效益不高,导致企业积极性不够,高校面临着“一头热”现象。所以,为解决此类问题,政府应该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德国校企合作成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出面干预,使得产学研的合作得以制度化。因此,政府应该给予免税等优惠政策,企业的生存有了保障,才有动力谋划合作发展。除此以外,还应该鼓励应用型高校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将其作为校企合作的中介机构。企业提出需求,学校则在其能力范围内满足其需求。这样的一种“自由联姻”,一方面帮助教师在基础性研究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另一方面将应用性技能提供给企业,也能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学校抓住转型发展关键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是新兴学科设置还是特色人才培养,教师都是其发展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校能否实现实质性跨越以及能否完成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使命。在这样一种因果关系下,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更具有重大意义。
1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近期国家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还应该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可以看出,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但要通过“内扶”对教师个体进行培养,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外引”来加强师资力量,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即通过引进企业界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直接从事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将建设的重心由教师个体转向教师群体或院校整体,实行理论型教师和技能型教师的分流培养机制。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流动性,保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引进企业行业人员进入高校还能帮助改革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机制,实行企业专家带动专业发展,从而健全行业、企业、专家以及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机制。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一是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改变传统意义上校企合作高校教师进入企业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实行企业人员参与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制定,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引进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领导干部;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其成员来自行业、企业的比例不低于50%;这样不但有助于加深行业企业对高校的认识了解,同时还能克服高校管理的封闭和行政化,同时也使校企合作由自发分散状态转为自觉集中状态,形成团体优势,推动各方共赢发展。二是积极建设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训基地,由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骨干教师共同组建“人才”团队,走“企业出题,学校破题”的应用研究之路;在合作中不仅要考虑人才培养的需要,还要考虑帮助企业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赢得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为培育“双师”教学团队提供保障。
3建立专业群,共享教师资源
专业群建设的提出最先开始于高职院校,它是对一批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应用技术型大学专业群可以理解为:以某一个办学理念先进、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为核心,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由于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因此必然有相同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相应的,师资队伍必然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相互利用;同时,专业群是依托地方经济产业需要而建立,在专业群的设置过程中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了企业岗位的需求,有助于激发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
(三)教师的主动转型endprint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能具体化和量化。因此,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注重教师个体的自律。具体表现就是要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干。
1自我准确定位
应用型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不但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更多的是需要内部的准确定位。在思想层面,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的需求,进行自我发展规划。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在这其中,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水平。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首先应该突破教学型教师的思想观念,在理论教学的前提下,还应该有注重培养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意识;同时更多地关注地区产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升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明确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探索。这样一种意识的觉醒,也有利于扭转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局面。
2自我实践及进修
实践层面,教师可以通过“两种经历”满足该类院校对教师应用能力的要求:一方面,抓住校企合作办学的契机,积极到企业行业一线和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应用型院校是为了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培养的是应用技术人才,通过这一途径,有助于教师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模块,制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建立以产业链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的机制。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国外教师互派进修项目,抓住与国外大学合作交流的机会正真“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学科技术的纵深发展,这样不仅能保证教师在教学当中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江林,邓惠君.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探[J].社会科学家,2009(8).
[2]徐英俊,齐爱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分析[J].成人教育,2009(29).
[3]易玉屏,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4]卢双盈.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5]康艳.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4).
[6]陶卫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黄山学院院报,2011(4).
[7]周卫东.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