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以人教版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为例

2015-02-10吴敏芳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历史设计

吴敏芳

(常熟市昆承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以人教版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为例

吴敏芳

(常熟市昆承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教学设计就是对知识系统优化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搭积木,怎么样用现有积木搭得最高,搭得最好,是我们要动脑筋的。本文以人教版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为例,分析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 设计原则 《经济大危机》

老师都希望看到一堂课前学生有好奇心,有探求知识的欲望,乐意做好预习工作;希望看到一堂课上氛围热烈,同学积极,知识点到位,重点突出;还希望看到一堂课后同学们意犹未尽,愿意拓展延伸,继续讨论。所以老师备课很重要,分析教材内容,研究教参及课程标准是为了确定教学要达到的程度和目标,根据学生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利用各种能利用的力量解决问题,追求最好效果。

一、教学设计要以开发学生能力为原则

以人教版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为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在这一课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即大萧条历史,包括一战后相对稳定环境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大萧条特点、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毒瘤,随着资本主义诞生而出现,这一次经济危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相当发达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危害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冲击。美国新政是应对危机的一种创新。在分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时,我做了如下设计:

正眼看美国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1.以电话、无线电报为代表的通讯业

电话的安装量从1915年的525000门增加到1930年的20200000门。

2.电器行业

1921年冰箱的产量比1929年提升0.6%;

1922年收音机销售额为6000万美元;1929年达到8.42亿美元。

3.汽车行业

1900年到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从4000辆跃升至480万辆。

问题1,这则材料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发展情况是怎样的?(美国社会生产发展迅速)

另眼看美国

视点一:工人工资的变化

1920年~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视点二:分期付款的繁荣

1924年~1929年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使用分期付款形式购买的。

视点三:股票的诱惑

在柯立芝和胡佛担任总统的时代,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们可以通过“定金交易”花一美元买到价值10美元的股票,人们第一次发现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于是,大量中小投资者争相涌进股市,股票成为这个国家最时兴的投机生意。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随着股价扶摇直上,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报童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了股票。

问题2,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工人工资增长慢,生产与消费脱节,股市制造了虚假繁荣)

问题3,为什么出现这种一方面生产量大大增长,一方面人民购买能力下降的情况?

(老师总结:资本主义生产纯粹靠市场调节,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恶性竞争,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就没有购买力。所以,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设计要遵循紧凑高效的原则

课堂时间有限,拖沓繁复的教学简直就是一起教学事故。学习任务摆在面前,学生要用多少时间掌握,每一个教学环节要用的时间都应该清清楚楚。设计好每个子目间的过渡,使整个课堂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一堂课的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在这一课中,我将经济危机及美国罗斯福新政2个内容设计成3个环节,分别用 “怎么了”、“怎么办”、“怎么样”做标题,如下:

环节一:怎么了?(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自主完成)

1.以下是反映某一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30年代早期人民生活的一组照片。

在市场救济所领汤的孩子巴德·菲尔茨一家领救济食品

请回答: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首先爆发在哪个国家?

2.阅读下面的安妮日记,回答问题:

1931年12月24日圣诞节 大雪

好怀念三年前的圣诞节啊,那是我过得最温暖的一个圣诞节了。今天家里好冷啊,可是,妈妈说我们没有煤生炉子。因为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好奇怪,爸爸失业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煤太多了!

今天,听朋友莉莉说她的爸爸已经跟许多同事一起去参加抗议活动了,希望政府救济他们,但是政府用枪驱逐了他们,但他们说还要再去。好危险的,我不要我爸爸也参与这种活动。不,绝不!

我用什么作为送给爸爸的圣诞礼物呢?我打算制作一个找工作的牌子帮爸爸找工作。牌子上写什么好呢?就写“我懂三种生意,我会三种语言,我打过三年仗,我有三个孩子,我失业三个月,但我只要一份工作!”嗯,就这么写,这是事实,希望往河里倒牛奶的农场主可以给爸爸一份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度过这次叫做“经济危机”的困难时期呢?

请回答:

(1)上面日记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经济状况?

(2)日记中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哪些特征?

环节二:怎么办?(同学讨论探究)

探究一:假如你是当时美国总统

1.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行?

2.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问题?

3.你将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探究二:大家来说说

材料1:柯立芝总统(1923-1928)提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施加的约束和控制”。胡佛(1929-1932)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

材料2:“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你们应该自己想办法摆脱这些困境……”——1932年胡佛参加总统竞选期间说的话

研读材料,请结合罗斯福政府的做法,对比柯立芝政府和胡佛政府的做法,说说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环节三:怎么样?

材料: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近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425亿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571亿美元。1936年底,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纪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到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问题:结合材料说说,罗斯福新政有什么作用?

通过这三个环节,解决了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现象、罗斯福新政的表现和新政的作用,我认为这样设计条理是清楚的,一堂课下来思路是清晰的,学生复习的时候是有明确方向的,这样紧凑的设计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这种学法指导会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同学们预习的时候都知道学习历史要从识记基本要素出发,如时间、地点、表现、结果等,进而分析性质,进行评价,并且总结经验教训,领悟启示,做到“读史明智”。除了单课这样的设计外,一个单元甚至一册书,都应该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历史知识点在脑海里是紧凑的,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堂就是高效的。

三、教学设计要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习历史要能应用于实际,历史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每一个人对自己深处的现实生活都是通过对历史的理解形成认识的。正是基于此,如何理解历史直接影响我们将怎样认识现在,所以历史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学习历史的意义就在于此,历史学的研究帮助人们通过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历史教学不仅是还原历史,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还为了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掌握方法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更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有正确科学的认识,能够将课本中学到的运用到实际中。近年来,中考高考命题越来越体现实用性原则,教学设计中要不断渗透。结合到这一课来讲,我认为要强调这样的认识。

总之,教学设计就是对知识系统优化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是搭积木,怎么样用现有的积木搭得最高,搭得最好,是我们要动脑筋的。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一定会呈现一堂优秀成功的课。

[1]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历史设计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新历史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设计之味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