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班级心理委员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5-02-10王文娟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王文娟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学工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班级心理委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深化的补充力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班级—系部—学校三级网络的重要一环,学校希望班级心理委员及时发现和汇报班级心理危机的信息,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已慢慢扩展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者和同辈心理支持者的角色。

然而,作为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生事物,班级心理委员目前不仅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够清楚,同时对这份工作存有较大的期待和压力。文章对班级心理委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改善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1.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以198名在校班级心理委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综合调查问卷,包括任职动因、倾听素质、工作期待和工作难度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分析。

2.数据描述

2.1 任职动因。

此题是包含帮助别人、了解自己、对心理学感兴趣、与同学心与心交流、取得学分五个选项的不定项选择题。结果显示,帮助别人的有90人,占42%;了解自己的有30人,占28%;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有74人,占34%;与同学心与心交流的有22人,占10%;取得学分的有38人,占18%。可见“想帮助别人”和“对心理学感兴趣”是班级心理委员任职的首要和次要原因,为拿学分的人数占了近五分之一。

2.2 倾听素质。

由16题是非题组成的倾听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得分在12至16分之间的人数26人,占13.1%,得分在9至12分之间的人数76人,占38.4%,得分在0至9分之间的人数96人,占48.5%。得分在12分以上,说明他们已具备有效帮助求助者的基础,大多表现出热心、诚恳、有理解力、有条理、较客观、有自信心。

2.3 工作期待。

工作期待是一个包含5个选项的单选题。让自己有所成长的有70人,占35.4%;值得别人信任,能解决别人的问题的有51人,占25.8%;学生都很健康,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53人,占26.8%;获得2个学分的有20人,占10.1%;其他4人,占2%。

2.4 工作困难。

你存在的工作困难有哪些?经过汇总发现,共有三点困难较突出,分别为:班级对心理委员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班委的重视程度高;寻找不到心理委员工作的意义和工作的重心;培训不足,技能欠缺,学生很难信任自己。

3.数据分析

3.1 任职动因分析。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是一份助人的工作,为了帮助别人的动机值得理解也值得肯定。对心理学感兴趣是学生选择这份工作的重要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引导班级心理委员对自身和工作的不断探索和努力。然而心理学工作讲究自助助人,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为了取得2个学分。2个学分是学校对班级心理委员在学习和工作合格后的一种奖励,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少数学生对结果太过重视,自然就难以关注过程。

3.2 专业素质分析。

从倾听素质问卷调查结果可见,只有一半同学符合或较为符合班级心理委员这份工作,部分学生还不具备有效地帮助求助者的基础。在16道题当中,有5题不得分的学生超过100人甚至达到172人。心理委员作为同辈倾听者的角色,在很多时候要学会倾听,鼓励当事人宣泄,以便获得重要信息,从而真正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因为倾听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习和培训。

3.3 期待与困难分析。

班级心理委员存在一个理想的自我,他们最大的希望是自我得到成长,希望在班级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信任。而在工作困难调查中发现,部分班级心理委员觉得自己工作的身份有些尴尬,对别人看来可有可无,甚至都找不到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意义所在。加上心理委员工作的专业性需要,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感觉指导力度不够。因此,如何引导其关注和合理利用自身和身边的资源,同时通过外部环境更好地重视与支持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是当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见,班级心理委员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良好,但有少部分班级心理委员现状不容乐观,急需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这一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规范班级心理委员选拔制度,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有力推进。

心理健康工作专业性极强,除专业知识以外,对任职人员的人格特点、心理素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不恰当的选拔方式很难保证班级心理委员的质量。目前,绝大多数系部能够具备良好的意识,通过笔试、面试、沙龙等方式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层层筛选,让符合要求的学生承担这一重要职务。只是因为班级心理委员这一职务在高职院出现相对较晚,所以部分系部还没有充分让心理委员与其他班委同时同地公开竞选,这就导致班级心理委员最终在班主任或班长的随意指定下任职,从而使心理委员本人和班级同学对这份工作的不重视。可见只有给予班级心理委员与其他班委同等展示和竞争的平台,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确保心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4.2 加大班级心理委员专业素质培训投入力度,为班级心理委员自助助人提供切实保障。

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工作,班级心理委员必须接受充足的培训,才能有效地自助助人。学校目前针对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如识别心理异常、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朋辈团体辅导等内容的培训,为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工作提供知识和技能;通过 “3.20心理健康周”、“5.25心理健康月”和“新生心理健康周”等大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让他们参与和学习,获得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经验和能力。

据调查反映,班级心理委员觉得学校的培训对他们帮助甚大,但与其自身工作的需要相比,显得远远不够。因此,学校应大力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由于心理老师队伍的不太稳定,导致培训师资无法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4.3 完善班级心理委员激励机制,确保班级心理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2008年制定了班级心理委员管理办法,对选拔程序、工作职责、奖惩措施进行了规定;2009年,落实了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和实践合格可获得两个学分的制度,这是对有志做好这份工作的学生极大的激励。另外,近年来,通过颁发培训合格聘书,引导心理委员积极参与班委会事务,树立他们的工作威信,使他们有了光荣感。学校大力开展心理委员评优表彰工作,如“十佳心理委员评比”、“优秀心理委员交流评比”等活动,通过德育操行加分等方式,对心理委员给予必要的激励。目前,班级心理委员的激励机制已经大体形成,但还需要将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4.4 建立并规范心理委员工作效果评估机制,确保班级心理工作有监督,结果评价有依据。

有效评价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是促进其工作不断深化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效果缺乏持续有效的评估。对心理委员工作的效果评估,可从个人、班级同学、班主任、系部等方面进行。首先,心理委员应进行阶段性自我总结和评价,如定期提交工作计划、工作心得,定期汇报和交流工作等,且由相关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存档。其次,定期随机了解班级学生对心理委员工作的满意度。将自我评价、同学测评、班主任和辅导员评价及培训考核等进行综合考量,并形成常态工作。

4.5 班级心理委员需要端正意识、增强信念,主动学习和投入实践。

由于高职院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时间紧凑,加上人们普遍存在对心理工作的偏见,导致班级心理委员在开展工作时困难重重,这固然是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然而不少班级心理委员找不到工作的重心和意义,这与自己没有客观地对这份工作进行角色定位有关。首先,班级心理委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份工作赋予自己的职责,有可为和不可为之处,尤其对于突发心理事件,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汇报和沟通;其次,学会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做这份工作。它很专业,但可以不断地主动地学习;它需要付出大量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它可以通过不断的体验和实践积累;学会变困难为机会,在机会中锻炼和成长。如班集体、宿舍集体的气氛不够融洽,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困难,但在乐观的人身上就是一个机会,因为有自己的存在,这些现状的改善才有了可能。最后,心理委员需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意识到这份工作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最终是在帮助自己成长。

结语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具有特殊性,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外部环境的重视与支持。一方面班级心理委员需要自身主动提高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需要学校的重视与支持,加大培养和管理的力度。只有两者兼具,班级心理委员才会充满归属感,增强自信心,主动积极地做好这份工作。

[1]隋丽丽,杨秀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朋辈心理咨询[J].文教资料,2007(15).

[2]宋英.大学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

[3]杨琴,林静.高校心理委员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6):144-145,153.

[4]吕星.医学院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发展[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56-58.

猜你喜欢

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图片报道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委员风采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