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媒介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看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2015-02-10贾晓真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媒介家庭儿童

贾晓真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从媒介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看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贾晓真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信息化时代,大众电子媒介盛行,学前儿童与媒介的接触也无可避免,但是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层面又有消极层面。家庭是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父母更应该在幼儿接触媒介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对于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

学前儿童 媒介影响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一、问题提出

21世纪,大众电子媒介盛行,新媒体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作为新生一代的学前儿童,如火如荼的媒介环境正充斥着他们生活的世界。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还有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1]。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可定义为:引导儿童认识各种媒介,并进行必要思考,培养学前儿童正确接触及使用媒介的习惯,逐步培养儿童能够批判地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2]。在一些发达地区,儿童的媒介接触时间正在接近学校的上课时间,媒介成为他们完成社会化的“第二课堂”[3]。可见,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二、加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面对排山倒海般的信息大潮,他们是弱势群体,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基于感性认识,判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他们格外容易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

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儿童对于媒介的解读和批评能力,指导儿童正确理解大众传媒及其信息,合理地利用各类媒介的优势帮助儿童得到发展,以便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麦克卢汉在 《理解媒介》中说:“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4]

三、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学前期,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介是电视,因此以电视为例,谈谈对儿童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电视媒介影响儿童的积极层面。

1.丰富儿童的词汇量,促进其语言学习

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电视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甜美的发音,它向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通过模仿,儿童习得了语言,扩大了词汇,并逐渐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扩大儿童的知识面,促进其认知发展

幼儿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电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这就体现了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电视传播的知识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样,儿童更易接受。美国儿童教育片《芝麻街》就是采用娱乐手段结合教育目的制作而成的,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向儿童传授算术、拼音及社会知识,受到儿童的喜爱。

3.有助于儿童认识社会角色,加速其社会化

一些符合理想社会规范的节目,能为幼儿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带给幼儿很大的正面影响。一些传递真善美的动画片能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社会文化的渗透和教育,头脑中打上社会角色的烙印,加快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二)电视媒介影响儿童的消极层面。

1.儿童辨别能力低,容易盲目模仿

学前儿童的学习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视听双通道的接收加深了他们对电视中不良信息的记忆,并且他们的认知能力尚未发育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幼儿常出于好奇而盲目模仿。例如某市3名儿童在玩耍时,模仿起《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羊的情节,4岁和7岁的兄弟俩被另一个孩子用绳子捆在树上,随后点燃两人脚下的杂草,兄弟俩被烧成三度重伤。还有美国一位4岁的小女孩,看了电影《哈利波特》后,竟学着哈利波特骑着扫帚飞天,从厨房料理台跳下摔成重伤。这一桩桩案例无一不是家庭悲剧。

2.抑制了儿童的思维,不利于传统阅读

电视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大量短暂的片段、快速的动作、镜头的切换呈现信息,对信息的加工属于浅加工,儿童观看电视时具有明显的被动性,是一种单向交流,儿童被动地成为信息的“下载机”,很容易僵化儿童的创造性想象[5]。儿童的认知方式越来越偏向于接收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而不习惯单一的媒介。因而不知不觉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对文字深度阅读的兴趣,而深度阅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促进因素,其边缘化,是导致儿童思维的简单化和平面化的重要原因[6]。

3.儿童沉迷于自我世界,淡化了家庭中的情感交流

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托付给电视,电视成了孩子的“保姆”,亲子互动的频率大大降低,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使孩子更沉迷于看电视,这直接影响孩子融入实际的社会生活。媒介产品所具有的便捷和娱乐剥夺了儿童与家人间宝贵的情感与玩乐时光,亲子间高品质的陪伴,需要父母全心全意地和儿童一起互动。卢梭曾经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社会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7]

四、实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家庭是儿童从呱呱坠地成长为独立个体的第一环境,早期的家庭生活是儿童养成媒介接触习惯的首要场所,家庭被称为“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围路线[8]。因此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首先从家庭入手。

(一)发挥父母的中介作用,抑制媒介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1.控制学前儿童的收视时间

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的时间普遍较长,有的儿童面对喜欢的节目,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某些电视台连续播放动画节目,也导致了儿童收看电视时间的延长。学前儿童自控能力较差,长此以往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一些心理学家就建议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因此家长必须合理安排媒介使用时间,谨防儿童沉迷于电视,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2.引导学前儿童观看电视节目

英国内政大臣赫德曾呼吁:“电视台必须清理一下自己的屋子,我们的家长也应该清理一下给孩子所看的电视。”[9]面对电视媒体,年幼孩子常常是被动接受者,因此家长必须重视自己的“把关人”地位,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宜儿童观看的节目,陪孩子一起看。当儿童表现出困惑时,及时进行解释,并分享观看节目的感受与经验,共同讨论节目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儿童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待电视所传播的内容,而且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

3.预防学前儿童的不良收视习惯

家长不要在看电视时给孩子吃东西,不要让孩子在睡前看电视,以免孩子神经兴奋,影响晚上睡眠。有些家长将看电视作为某种奖励,比如孩子不吃饭,家长就将孩子安置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或者家长在孩子看电视的过程中喂孩子吃饭。从孩子刚开始接触电视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减少不良习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4.创造良好的家庭媒介环境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不仅需要父母的约束,更需要父母的亲身示范。父母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媒介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在日常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媒介使用行为。和孩子一起观看电视时,尽量挑选一些有益的、健康的、对社会行为有良好引导和示范作用的节目,这些都对孩子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扩大孩子的生活范围,引导孩子多接触印刷媒介。

1.培养儿童的多种兴趣

不少儿童使用媒介是因为没有其他娱乐方式,因而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培养多种兴趣,丰富儿童的生活,以此转移儿童对电子媒介的兴趣。平时放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当天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或者一起做些家务,设法阻止孩子一回家就坐在电视机前。城市中的孩子还可以在小区的游乐区玩耍,乡镇的儿童有更广阔的玩耍空间。节假日,在大自然中让孩子通过直接接触认识世界、获得经验,鼓励孩子多接近人群,在互动中帮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能。

2.给儿童推荐优秀的图书和期刊

孩子的心灵是需要滋养的,传递真善美信息的绘本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精神食粮,亲子共读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家长针对阅读内容进行讲解,还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孩子从阅读中得到乐趣,最重要的是还有助于亲子间的双向沟通。同时父母应注重自身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养成喜欢阅读、尊重知识、文明进取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真正发挥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的作用。

卜卫已多次呼吁“接触媒介是儿童的需要,也是儿童的权利”。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是儿童接触世界的一扇窗户,家长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及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他们创造一个绿色的媒介环境,引导学前儿童在信息时代获得健康成长。

[1]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45.

[2]李昱.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8(5):27-31.

[3]郑素侠.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J].新闻爱好者,2013(6):19.

[4]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426.

[5]读书有利发展创造性想象[N].文汇报,2011-12-29.

[6]李昱.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8(5):27-31.

[7]梁克隆.西方哲人论儿童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

[8]张学波.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7):12-16.

[9]王淑宁.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8).

猜你喜欢

媒介家庭儿童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家庭“煮”夫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留守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