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清文献挖掘的哮喘中医证治用药规律研究
2015-02-10狄冠麟刘桂颖尹新中朱振刚
狄冠麟,刘桂颖,尹新中,朱振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300193)
基于明清文献挖掘的哮喘中医证治用药规律研究
狄冠麟,刘桂颖,尹新中,朱振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300193)
[目的]探索明清时期支气管哮喘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对明清时期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中医证治文献中的哮喘药物进行分类,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明清时期治疗哮喘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甘草(6.89%)、半夏(5.15%)、杏仁(4.48%)、陈皮(3.32%)、麻黄(2.89%)、茯苓(2.89%)、人参(2.31%)、桔梗(2.26%);按归类则为化痰止咳平喘药(27.65%)、补虚药(19.65%)、解表药(12.57%)。[结论]明清时期治疗哮喘用药有着自身的规律及特点,与现代治疗哮喘的药物有所不同,但“痰饮”仍是贯穿古今的核心病机。
哮喘;用药规律;明清文献挖掘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5.07.0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引起哮喘的因素十分广泛复杂,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以及感染,特别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均为哮喘发生的重要原因[2],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小支气管平滑肌挛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小支气管黏膜水肿、黏膜腺体分泌增加、黏液栓形成[3]。哮喘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哮喘患者气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其发生中起一定作用[4]。随着空气污染、环境破坏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2.35亿哮喘患者,且绝大部分分布在低收入及中下收入国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今后10年内哮喘的病死率将增加20%[5]。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适当的诊断、及时的治疗和普及患者教育可控制该病,减少急性发作。中医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有着显著的疗效和特色,在哮喘防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本研究借鉴文献挖掘技术,以明清时期治疗哮喘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处方用药频次为切入点,探讨中医学对哮喘证治的理论渊源,总结哮喘治疗的规律和方法,为哮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以《中华医典》(湖南嘉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检索数据库,收集范围为明清(公元1369年—公元1910年)的医学著作,纳入文献类型包括医经、本草、方书、综合医术、临证各科类及医论医案类。
1.2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1)明清时期的论著,包括医经、本草、方书、综合医术、医论医案等。2)论著中包含“哮喘”、“哮”、“哮病”、“哮吼”、“呷嗽”等内容的治疗方药。3)方药包括各种剂型,如汤剂、丸剂、膏剂、散剂等。4)引用明清之前论著方药的视为该作者对前人经验的继承。
1.2.2排除标准1)与哮喘无关的内容。2)重复的内容。3)单方,或无配伍意义的方药。4)引用他人论著,互相引用的条文只纳入最早的一条。
1.3方法
1.3.1文献检索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数据库,以“哮喘”、“哮病”、“哮”、“哮证”等为检索词,检索明清时期(公元1369年—公元1910年)的医学著作。
1.3.2书名、方剂名、药物名的规范对著作名称进行规范,避免同书异名的出现。参考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对纳入的方剂名称进行规范;参考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2年9月版)及《中药大辞典》对纳入的药物名称进行规范。
1.3.3统计学方法使用Epidata3.10建立数据库,录入内容包括方药来源、书名、年代、方剂组成、主治及功效。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16.5软件中Descriptive Statistics模块的Frequency过程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文献检索结果主要引用文献如下。明代:《赤水玄珠》、《孙氏医案》、《丹台玉案》、《幼幼新书》、《济世全书》、《证治准绳》、《瘟疫论》、《医方考》、《普济方》、《医学正传》、《明医杂著》、《寿世保元》、《医方集宜》、《明医指掌》、《古今医鉴》、《保婴撮要》、《保幼新编》、《幼科折衷》、《幼科发挥》、《育婴家秘》、《婴童类萃》、《婴童百问》、《万病回春》、《仁术便览》、《古今医统大全》、《祖剂》、《简明医》、《济阴纲目》、《鲁府禁方》、《种杏仙方》、《本草单方》、《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景岳全书》、《奇效良方》、《苍生司命》、《医方选要》、《医宗必读》。
清代:《类证治裁》、《证治汇补》、《临证指南医案》、《杂症会心录》、《本草求真》、《笔花医镜》、《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病论》、《洄溪医案》、《寓意草》、《诊余集》、《古今医彻》、《古今明医方论》、《古今明医荟萃》、《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外经微言》、《本草新编》、《石室秘录》、《辨证奇闻》、《辨证录》、《辨证玉函》、《洞天奥旨》、《万金至宝》、《医学实在易》、《不谢方》、《医学从众录》、《时方妙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本草崇原》、《医学要诀》、《保命歌括》、《万密斋医学全书》、《幼科释秘》、《杂病源流犀烛》、《兰台轨范》、《类证普济方释义》、《叶天士医案》、《问斋医案》、《删补名医方论》、《医学见能》、《张氏医通》、《医宗己任编》、《重订广温热论》、《婴儿论》、《幼科切要》、《医学妙谛》、《医学心悟》、《医学举要》、《医门补要》、《医门传灯》、《医方考》、《脉症治方》、《奇方类编》、《彤园医书》、《瘟疫明辨歌诀》、《虚损启微》、《验方新编》、《一见能医》、《医方简义》、《方症会要》。
2.2文献中所用中药概况明清时期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共计435味,使用药次2 076次。根据《中药学》中各论的分类原则及单位中药使用频率,本文只列出使用频率0.5%以上药物,分别为解表药19种,其中包括生姜(3.08%)、麻黄(2.89%)、淡豆豉(2.30%)、苏叶(1.16%)、桂枝(0.92%)、细辛(0.87%)。清热药22种,其中包括黄芩(1.73%)、石膏(0.82%)、知母(0.77%)、射干(0.63%)。泻下药5种,其中包括大黄(0.82%)。利水渗湿药6种,其中包括茯苓(2.89%)、泽泻(0.53%)。温里药8种,其中包括干姜(0.77%)、肉桂(0.63%)。理气药13种,其中包括陈皮(3.32%)、枳壳(1.20%)、橘红(1.01%)、枳实(0.72%)、木香(0.63%)、青皮(0.58%)。消食药3种,其中包括莱菔子(0.67%)。化痰止咳平喘药24种,其中包括半夏(5.15%)、杏仁(4.48%)、桔梗(2.26%)、贝母(2.17%)、桑白皮(2.12%)、紫苏子(1.59%)、款冬花(1.20%)、皂角刺(1.16%)、瓜蒌仁(1.01%)、胆南星(1.01%)、葶苈子(0.82%)、百部(0.77%)、紫苑(0.72%)、马兜铃(0.63%)。补虚药32种,其中包括甘草(6.89%)、人参(2.31%)、麦门冬(1.20%)、白术(1.01%)、阿胶(0.96%)、大枣(0.96%)、当归(0.82%)、熟地黄(0.72%)、山药(0.63%)、山茱萸(0.58%)。收涩药6种,其中包括五味子(2.02%)。攻毒杀虫止痒药3种,其中包括白矾(0.72%)。其余包括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涌吐药、拔毒化腐生肌药因使用频率低于0.5%,本文未一一述及。综上所述使用频率排在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甘草(6.89%)、半夏(5.15%)、杏仁(4.48%)、陈皮(3.32%)、麻黄(2.89%)、茯苓(2.89%)、人参(2.31%)、桔梗(2.26%)、桑白皮(2.21%)、五味子(2.02%),按归类则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化痰止咳平喘药(27.65%),其次为补虚药(19.65%)及解表药(12.57%)。
3 讨论
明清时期对哮喘无统一的辨证分型,但从明清时期文献的中医辨证用药研究中,可以发现化痰止咳平喘药所占比例最大(27.65%),其次是补虚药(19.65%)和解表药(12.57%),据此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治疗该病主要从止咳化痰、平喘、补虚、解表等几个方面入手。而化痰止咳平喘药中止咳平喘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温化寒痰药;补虚药中补气药所占比例最大;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药所占比例最大,据此推测明清时期该病的主要病机是痰浊内伏,痰浊以寒痰为主;气虚、外感风寒是该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这与现代哮喘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相似。现代中医名家对哮喘病因病机认识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李隆山等[6]认为外邪侵袭为外因,正气虚损为内因,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张军等[7]认为咳喘日久,肺气虚损,累至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使肺气瘀滞,心脉失畅而血郁致瘀。段元盛[8]指出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遏,上逆于肺而致哮喘频作,杜慧萍[9]从气一元论角度浅探哮喘病机,认为肺的气机失常与全身气的升降出入有紧密的关系,外邪一旦犯肺,易致肺的气机失常,产生痰饮水湿,反过来又会影响气机。痰浊内伏,因外感风寒而诱发,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而流行病学方面,刘恩顺等[10]通过对1 0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统计分析发现哮喘发作期以热哮为主,气郁和痰阻是主要证素,缓解期则以肺脾肾虚为主。
在本研究中,甘草出现的频率最多(6.89%),但甘草除了有止咳化痰作用外,在方剂中多起调和诸药之功,因此不作具体分析;其次为半夏(5.15%)和杏仁(4.48%),该两味药均为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尤善治脏腑之湿痰,《本经逢源》云:“半夏同苍术、茯苓治湿痰;同瓜蒌、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芥子、姜汁治寒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可明显延长氨水引咳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小鼠咳嗽次数;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具有祛痰作用[11]。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煎剂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或胸腔注入碘液引起的咳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可待因同样发生于给药后30min,药效能维持5 h以上[12]。杏仁为治咳喘之要药,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珍珠囊药性赋》记载该药“除肺热,治上焦风燥,利胸膈气逆,润大肠气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对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3]。而其止咳平喘机制可能与在下消化道被肠道微生物酶分解或被杏仁本身所含苦杏仁酶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可对呼吸中枢呈抑制作用有关[14]。陈皮、麻黄、茯苓、人参、桔梗、桑白皮、五味子等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陈皮理气燥湿化痰,为治痰之要药;麻黄宣肺化饮,马佐英等[15]实验研究证明以麻黄为主要组分的麻芩咳喘合剂具有减少哮喘豚鼠嗜酸细胞数量和抑制细胞活性的双重作用。茯苓利水渗湿,人参补脾益肺,桔梗宣肺祛痰,桑白皮泻肺平喘,五味子以收敛固涩;且陈皮与半夏、茯苓同用为二陈汤以化湿痰;桑白皮、人参、五味子等补益药合为补肺汤以滋阴补肺;麻黄与五味子等合为小青龙汤,陈皮与五味子等合为苓甘五味姜辛汤以温肺化饮,药物频数分析结果与明清时期哮喘痰浊内伏,以寒痰为主、久病气虚的病机相吻合[16-17]。
明清时期治疗哮喘的药物以使用攻毒杀虫止痒药及拔毒化腐生肌药为特色,代表药物为白矾、雄黄、硼砂等,代表方剂为《张氏医通》中“冷哮丸”(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皂角刺、半夏、胆南星、杏仁、甘草、紫菀、款冬花)。此类药物内服皆有祛痰作用,可消痰止嗽。但该类药物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已几乎不用于现代治疗哮喘的内服药物,该类药物多治成外敷剂用于穴位贴敷,罗婧岩等[18]发现与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方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为基础的阶梯式治疗比较,加用功毒杀虫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根据文献挖掘结果,明清医家对哮病证治以止咳平喘、补虚、解表散寒为主,着重于化痰,其用药有着自身的规律及特点,与现代治疗哮喘的药物有所不同,但“痰饮”仍是贯穿古今的核心病机。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13.
[2]肖云飞,何翠兰.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53-54.
[3]王玮,苏亚.宣肺补肾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4和INF-γ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89-90.
[4]李君,刘欣.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52-53.
[5]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哮喘的10个事实.2010[EB/OL].http://www. who.int/features/factfiles/asthma/zh/.[2011-05-20].
[6]李隆山,杨哲珺.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论治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3):77-19.
[7]张军,李敏,余淑菁,等.崔金涛从瘀论治哮喘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2):22.
[8]段元盛.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12例[J].新中医,2000,32(2):47.
[9]杜惠萍.从气一元论谈哮证的论治[J].中国研究,2010,23(10):11-12.
[10]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等.10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天津中医药,2009,26(5):357-359.
[11]曾颂,李书渊,吴志坚,等.半夏镇咳祛痰的成分-效应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6):452-455.
[12]黄庆彰.中药的镇咳作用半夏与贝母[J].中华医学杂志,1954,34(5):325.
[13]甘露.大鼠pEGFP-N1-BKβ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苦杏仁苷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4]周英,郜文.苦杏仁的生理功能和保健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0,21(5):49-50.
[15]马佐英,孙增涛,何山,等.麻芩咳喘合剂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及其阳离子蛋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7,24(2):98-100.
[16]郭章华.仲景经方治喘临床应用述评[J].吉林中医药,2013,33(10):1074-1075.
[17]刘辉.金匮肾气丸辅助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28例[J].吉林中医药,2012,32(12):1059-1069.
[18]罗婧岩,李英,刘金翚.GINA方案与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2,29(3):243-245.
(本文编辑:张震之,滕晓东)
Study of Chinesemedicine regu larity on asthma based on the data of literatureofM ing and Q ing dynasty
DIGuan-lin,LIUGui-ying,YINXin-zhong,ZHU Zhen-gang
(Respiratory Department,The First A ffiliated Hospital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 a)
[Objective]Toexplore theChinesemedicine forasthma’s regularity and provide the prescription of clinicalmedicine forasthma.[M ethods]Through arranging and researching the ancient literature ofMing and Qing dynasty,we classified the drugs in the literature of asthma and used SPSS to describe statistics.[Results]Themost frequently used Chinese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of asthma were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6.89%),Pinellia ternate(5.15%),Amygdalus Communis(4.48%),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3.32%),Herba Ephedrae Sinice(2.89%),Poria CocosWolf(2.89%),Panaxginseng C.A.Mey(2.31%),Platycodongrandiflorus(2.26%). According to frequen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Huatan zhike pingchuan drugs(27.65%)weremost frequently used,followed by Buxu drugs(19.65%)and Jiebiao drugs(12.57%).[Conclusion]The Chinesemedicine treated forasthma has itsown lawsand characteristics.Some drugsare different from drugsused now.Butphlegm and retained fluid is still the corepathogenesis in allages.
asthma;Chinesemedicine regularity;literatureminingofMingand Qing dynasty
R562.2
A
1672-1519(2015)07-0413-04
狄冠麟(1978-),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疾病。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