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秦艽鳖甲汤治疗骨转移癌痛经验举隅
2015-02-10蔡翠珠刘德喜
蔡翠珠,刘德喜*,王 磊
(1.三亚市中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2.解放军92474部队医院,海南 三亚 572018)
运用秦艽鳖甲汤治疗骨转移癌痛经验举隅
蔡翠珠1,刘德喜1*,王 磊2
(1.三亚市中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2.解放军92474部队医院,海南 三亚 572018)
整理跟师学习临床过程中刘德喜教授运用秦艽鳖甲汤治疗癌痛的经验,总结刘教授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经验。得出结论:秦艽鳖甲汤能明显减轻骨转移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骨转移癌痛;秦艽鳖甲汤;刘德喜
吾师刘德喜教授,从事中医医疗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现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主攻脾胃病、肝病、肿瘤方向,临床辨证严谨精微,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亲得教诲,获益匪浅,现把吾师中医治疗骨转移疼痛经验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秦艽鳖甲散源出自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主要由秦艽、鳖甲、地骨皮、柴胡、知母、当归等药物组成,具有养阴退热之效。有文献研究报道[1,2],使用秦艽鳖甲散治疗骨伤科内伤发热以及阴虚型咳嗽效果良好。吾师临床用本方改为汤剂加减,临床常用其治疗骨转移疼痛,疗效显著,故略述一二如下。
1 验案
林某,女性,44岁,右侧乳腺导管癌1年余,加重伴全身骨痛10余天,于2012年8月4日来我院门诊诊治。患者于2011年2月26日发现右侧乳房肿块,于2011年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在B超引导下行右侧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回报: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后行4周化疗,并于当年12月30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化疗3周期,当时未发现骨转移。10天前,患者出现全身骨痛,不能行走,触之则痛,以右胸、右肩为甚,生活不能自理,乳房不痛,伴乏力、纳差。在301分院就诊,行ECT示:全身骨骼多发浓聚区,考虑骨转移,给予曲马多缓释片等药物后未见缓解,今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全身骨痛,不能行走,触之则痛,生活不能自理,右胸部及肩部疼痛,连续性,咳嗽时疼痛加剧,乳房不痛,伴乏力、纳差,二便调,舌暗淡,苔红少苔,脉沉细。查体:患者痛苦面容,右胸部呈乳癌改良根治术外观,右胸部及肩部压痛明显,疼痛部位表面无红肿,扪之不热,体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于2011年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1/6转移,ER(++),PR(-),Her-2(-)。予CAF方案化疗4个周期,后因骨髓抑制反应停止。服用来曲唑内分泌治疗至今。辅查: SPECT检查示:全身骨骼多发浓聚区,考虑骨转移。相应CT图像可见骨质破坏及密度增高影。中医诊断为乳岩。西医诊断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多发性骨转移。中医治宜养阴祛瘀、通络止痛为主。予秦艽鳖甲汤加减:秦艽20g、醋鳖甲20g(先煎)、地骨皮15g、制龟板20g(先煎)、知母15g、青蒿15g、柴胡12g、牛膝15g、桑寄生15g、续断15g、白芍20g、制川草乌各10g(先煎)、田七8g(冲服)、地龙10g、蜈蚣2条、灵芝10g、甘草5g、生黄芪15g。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期间未配合西药治疗。患者服药10剂后症状明显改善,服药30剂后癌性疼痛几乎完全消失,于2012年11月做SPECT检查显示肿块未见增大或转移,后继服中药调理。
2 体会
恶性肿瘤晚期最为常见的扩散现象即为骨转移,骨骼是继肝脏、肺脏之后的第三个肿瘤易转移部位,理论上任何恶性肿瘤均可发生骨转移,有文献统计显示[3],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中67%以上可见骨转移,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嗜骨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达80%以上。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为多,骨转移所伴发的疼痛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但由于骨转移一般不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双磷酸盐治疗;手术治疗;镇痛治疗[4]。
骨转移疼痛是影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骨转移疼痛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刘老师将骨转移疼痛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瘀、毒,即正气亏虚、瘀毒互结。在三者之中,首重其虚,刘老师认为久病必虚,虚则及肾,虚则及脾,肾为阴阳之本,癌症乃虚劳之症,多见阴阳两虚,故用药当阴阳并补,脾虚多为脾气虚,用药当补益脾气,故临床治疗肿瘤中常加用党参、太子参、黄芪等药物补气扶虚;其二则为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化瘀是为标,行气是为本,行气化瘀方是正道,故临床治疗中多用木香、陈皮等理气行滞之药;其三为毒,扶正则毒祛,扶正祛邪并用,祛毒而不伤正气。中医药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既能起到行气止痛之功,又能起到抗癌治瘤之效,不但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更能促进组织造血功能,更好地减轻放化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秦艽鳖甲汤中以鳖甲、知母滋阴养血;白芍养阴柔筋;地骨皮清热退蒸;青蒿、秦艽、柴胡泄阴分之伏热;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川草乌止痛;地龙、蜈蚣活血通络;田七粉活血散瘀;黄芪益气扶正。方中诸药合用,共起养阴祛瘀、通络止痛之功,故取佳效。
[1] 林文疆.秦艽鳖甲散治疗骨伤科内伤发热[J].中国乡村医药,2000,7(6):14-15.
[2] 何建宇.秦艽鳖甲汤加减治疗阴虚型顽固性咳嗽41例[J].新中医,1999,31(2):42.
[3] 周之毅,刘慧,施志明.癌性疼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534.
[4] 江泽飞.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2):156-159.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7-06
蔡翠珠(1980-),女,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
刘德喜(1950-),男,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病、不孕不育。E-mail:liudexi0011@163.com
R273
A
1673-2197(2015)19-0076-01
10.11954/ytctyy.20151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