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2015-02-10杨海玲胡昌江吴珊珊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饮片炮制制品

杨海玲,胡昌江,吴珊珊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杨海玲1,2,胡昌江1*,吴珊珊1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查阅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相关资料,分析整理,以期为提高炮制品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其中色谱指纹图谱中以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等其他方法也有一定的应用。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中药炮制;应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全球化对中药产业提出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如何实现中药质量的科学化、系统化评价成为制约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瓶颈。中药炮制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也是中医用药特色之一,中药饮片为中医临床的主要药物形式。饮片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药物临床疗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可对样品的整体轮廓进行较直观观察,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所含成分的相对关系,还能较好体现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相关性,更好地鉴别炮制品种,评价及控制炮制品的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疗效,从而有利于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概念与分类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指采用色谱方法及其他联用技术,建立同种中药材、中药饮片或制剂共有组分群体的特征图谱或图像,包括TLC、HPLC、G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1]。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进行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也是目前公认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2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2.1 薄层色谱(TLC)指纹图谱

中药材及其炮制品以其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模糊性为特点,以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基础进行分析,具有快速、操作简便、分析成本低、结果形象直观等优点。采用PCA把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作为一个整体,避免以单纯某指标或某几个指标分析的不确定性,反映总化学特征。TCL指纹图谱多用于中药饮片各种成分的定性鉴别。徐腊英等[2]采用薄层鉴别方法研究苍术麸炒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该法操作简便,斑点明显,分离度和重现性好,可用于苍术药材定性鉴别和辅料的研究。高晓霞等[3]运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对10份不同采集地制何首乌样品进行研究,该方法可快速有效鉴别制何首乌,并为其质量评价及品种整理提供新的证据。王彦青[4]采用薄层指纹图谱对延胡索的醋烘、醋煮、醋炙、酒炙炮制品进行鉴别研究,为醋元胡临床用药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2.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

HPLC适用于成分复杂而不易分离的分析对象,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 分析速度快、检测手段多等优点,因此在中药饮片产地加工、净制、切制、炮炙及炮制辅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均有广泛运用。仇立志[5]通过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怀牛膝饮片及最佳工艺硫磺熏蒸鲜牛膝饮片的指纹图谱,筛选硫磺熏蒸怀牛膝最佳炮制工艺,并为怀牛膝饮片的质量评价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马晓静等[6]采用相似度计算结合聚类分析法对19批金银花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样品的质量优劣提供依据。王莉等[7]利用HPLC法建立净制前后湖北贝母的指纹图谱, 该方法可有效控制湖北贝母饮片的质量,为进一步研究贝母炮制机理提供参考。刘艳芳等[8]运用多指标定量结合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远志根皮、根及木心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研究为制定远志科学炮制加工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张洪利等[9]通过正交试验设计,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抑菌药效试验优选姜黄连饮片最佳工艺。曹建军等[10]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确定了熟地黄炮制终点。肖二等[11]采用HPLC-UV分别对榼藤子生品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该方法全面反映榼藤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可用于控制生品和炮制品的内在质量。何晓燕等[12]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槟榔炒制过程物质基础变化进行研究,为揭示槟榔炮制原理提供依据。王荣[13]对四川、浙江、陕西三个产地炮制方法不同的制延胡索和鲜延胡索进行分析,确定延胡索鲜品和炮制品指纹图谱中有效成分种类、含量的差异。孔繁瑶等[14]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对豨莶草生品及炮制一至九制品进行研究,为豨莶草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和进一步阐明其疗效改变奠定基础。耿媛媛等[15]采用HPLC法建立二神丸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为二神丸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二神丸的炮制机制奠定基础。张丽等[16]对生姜榨汁、生姜煮汁、干姜煮汁三种不同制法所得炮制辅料姜汁进行RP-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较全面反映不同制法姜汁含量的差异。

2.3 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

GC具有高效、高选择性、进样量少及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主要运用于含挥发性成分中药饮片及其制剂中挥发油的鉴别与比较。在具体应用中,为解决图谱中多数色谱峰的归属,常与质谱检测器(MS)联用。刘沁[17]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炮制前后的斑蝥脂肪油并分离鉴定出10种脂肪酸成分,结果显示炮制对斑蝥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吴国清等[18]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提取物进行分析,该研究全面反映薏苡仁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耿媛媛等[19]采用GC-MS分析二神丸中补骨脂和肉豆蔻的炮制对其4种组合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证实补骨脂和肉豆蔻炮制后入药可降低毒性。王加等[20]利用GC-MS联用技术鉴别生川乌和制川乌挥发性成分,为川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戴建业等[21]通过血清代谢组学方法,运用GC-MS技术分析大鼠体内代谢物质及代谢通路,从整体代谢角度观测给药后大鼠存在的代谢差异,评价和探讨醋炙柴胡与生柴胡对于机体代谢的影响。

2.4 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快速等特点,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为电泳技术和层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目前,HPCE在中药炮制品成分分析与比较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为饮片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依据。李俊松等[22]建立以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山茱萸饮片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可作为控制山茱萸饮片内在质量的有效手段。施婧妮等[23]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建立10批生鳖甲和10批醋鳖甲有效物质部位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鳖甲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发生变化,且炮制后产生一些新的有效成分。张英等[24]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的含量进行分析,该研究为杜仲的炮制提供参考依据。

2.5 色谱联用技术指纹图谱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色谱光谱联用指纹图谱技术也逐渐运用于中药炮制研究。冯慧萍等[25]运用HPLC-DAD-MS法建立厚朴及其炮制品的色谱指纹图谱,该方法全面反映厚朴化学成分及其炮制前后的差异。李文涛等[26]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进行蜜炙前后槐角成分分析与比较, 通过散点图(S-ploting)中的VIP值分析槐角蜜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差异最明显的化学标记物,为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槐角蜜炙后增效机理提供依据。王增绘等[27]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补骨脂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该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补骨脂盐炙的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阐明补骨脂盐炙品药效物质基础提供重要依据。李凤玲等[28]采用HPLC-ESI-MS联用技术,对多批次不同温度炮制的山楂炭甲醇提取物进行分析,建立山楂炭的特征图谱,为山楂炭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炮制中产地加工、净制、切制、炮炙的全过程及炮制辅料质量控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利于从化学成分角度阐述炮制的科学性,还有利于科学化、系统化地控制饮片质量,为提高和保证临床疗效提供依据。在中药炮制研究中,应根据药物成分的基本性质选择适当的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今后实现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 周玉新.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

[2] 许腊英,陈绍文,毛翼,等.苍术炮制品及其辅料麦麸的薄层鉴别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3):17-18.

[3] 高晓霞,严寒静,梁从庆.不同采集地制何首乌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5):4-7.

[4] 王彦青.延胡索不同炮制方法的薄层色谱鉴别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50-51.

[5] 仇立志.硫磺熏蒸对怀牛膝饮片质量的相关性评价[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6] 马晓静,蔡皓,刘晓,等.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的 HPLC 指纹图谱比较和聚类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1):92-95,103.

[7] 王莉,许腊英,陈智国,等.净制湖北贝母指纹图谱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4):27-29.

[8] 刘艳芳,彭东艳,杨晓娟,等.去心与不去心远志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效学比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4):1975-1979.

[9] 张洪利,康大力,黄艳萍,等.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姜黄连炮制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14-16,18.

[10] 曹建军,梁宗锁,杨东风,等.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确定熟地黄炮制终点[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9):2556-2560.

[11] 肖二,熊慧,陈小龙,等.榼藤子生品与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3):3140-3143.

[12] 何晓燕,刘玉杰,黄永亮,等.槟榔炒制过程中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7):44-46.

[13] 王荣.延胡索鲜品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43-44.

[14] 孔繁瑶,胡慧华,田志浩,等.炮制前后豨莶草指标性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907-2911.

[15] 耿媛媛,胡昌江,潘新,等.二神丸不同提取部位温脾止泻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草药,2014,45(18):2658-2663.

[16] 张丽,王智民,王维皓,等.作炮制辅料用姜汁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8,09:1010-1013.

[17] 刘沁,陈建伟,武露凌,等.斑蝥炮制前后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9):1788-1789.

[18] 吴国清,曹岗,夏云华.中药薏苡仁炮制前后GC指纹图谱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7):1495-1498.

[19] 耿媛媛,胡昌江,潘新,等.GC-MS分析炮制对二神丸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10):2148-2151.

[20] 王加,王淼,翁琰,等.GC-MS 法分析川乌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4,31(8):622-628.

[21] 戴建业,郑宁宁,孙淑军,等.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柴胡醋炙生物学效应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7):1717-1720.

[22] 李俊松,宋建平,刘训红,等.山茱萸饮片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2010,41(12):1981-1985.

[23] 施婧妮, 陈进文,高建蓉,等.鳖甲炮制前后抗肝纤维化有效物质部位 HPCE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63-66.

[24] 张英,王淑敏.杜仲炮制前后绿原酸含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20):21-23.

[25] 冯慧萍,杨中林,胡育筑.厚朴及其炮制品HPLC-DAD-MS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成药,2007,29(1):84-88

[26] 李文涛,任伟光,黄林芳.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槐角蜜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0):59-62.

[27] 王增绘,付娟,武拉斌,等.基于UPLC-Q-TOF/MS 技术的补骨脂盐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51-55.

[28] 李凤玲,程永波,尤金花,等.不同炮制温度的山楂炭 HPLC-ESI-MS 特征图谱研究[J].中成药,2014,36(10):2155-215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1-15

广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X2014170);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点建设工程开放课题(201410-14)

杨海玲(1980-),女,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职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机理及质量标准。

胡昌江(1952-),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机理及质量标准。E-mail: hhccjj@hotmail.com

R284;O657.7

A

1673-2197(2015)10-0055-02

10.11954/ytctyy.201510023

猜你喜欢

饮片炮制制品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2省市柏子仁饮片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