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认识进展概述

2015-02-10王志威黄毅凌黄碧玲王巧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浊毒疫毒脾虚

王志威,黄毅凌,黄碧玲,王巧玲,艾 军*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2.清丰县中医院,河南 濮阳 457300)



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认识进展概述

王志威1,黄毅凌1,黄碧玲1,王巧玲2,艾 军1*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2.清丰县中医院,河南 濮阳 457300)

收集近十年来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文献资料,利用文献检索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类、分析、整理。总结了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最新动态,为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概述

艾滋病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发病机制是在艾滋病病毒作用下,CD4+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和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我国艾滋病病人逐年增加,且迄今为止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近年来,医学界将治疗艾滋病的目光投向了中医,祖国医学并无艾滋病病名的记载,但从1981年发现艾滋病以来,广大中医人就不断探索其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报道,发现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毒邪学说

毒的本义根据《辞源》记载有三:①恶也,害也;②痛也,苦也;③物之能害人者皆曰毒。中医学对“毒”的含义认识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由此可见内经中“毒”的概念是指能够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物质的名称[1]。《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了毒气概念,是一种能够引起五疫的邪气,而这种邪气被称为五疫之“毒”。后世医家多崇尚《内经》旨意,承认毒的物质性和致病性,是邪气聚集或偏亢的致病物质,并在此基础上有很多发挥。近年来,中医从“毒”认识艾滋病病因病机的文献报道较多[2-3],主要是从艾毒、疫毒、秽毒认识艾滋病的病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1.1 艾毒

祖国医学文献中并无“艾毒”名称的记载,它是现代人根据艾滋病特殊病因而命名。郭选贤等[4]指出艾滋病病毒是西医通过现代研究方法对艾滋病病因的认识,艾毒的提出并不是简单的将西医的艾滋病病毒缩写而来,艾毒是中医的病因,它是在“辨证求因”的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及临床的实际,是中医临床、科研的需要,是理论的创新。彭勃等[5]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大样本流行学调查和查阅文献提出了艾滋病病因病机是“艾毒伤元”。认为艾毒进入人体后,其攻击目标指向元气,正邪相争,逐渐消耗,最终导致元气耗竭。许前磊等[6]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并进行总结分析后指出:艾毒是艾滋病的基本病因,艾毒具有疫、湿、毒、热之特性,艾毒伤元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

1.2 疫毒

艾滋病病程长,死亡率高,病情复杂,诊治棘手,传染性强,符合“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疫毒学说。刘震等[7]指出艾滋病的病因是疫毒,根据艾滋病的发病特点和疾病发展过程认为病机是“疫毒侵袭,正邪交争”。从艾滋病发展看,其实质是正邪交争过程,疫毒侵袭人体,正气与疫毒相持,进而疫毒深伏,病情稳定,遇因而发耗伤气血损伤脏腑,迁延日久百变丛生,预后不良。李发枝等[8]通过对河南地区部分艾滋病患者一年的临床观察,指出艾滋病的病因属于中医学的“疫毒”范畴。且指出艾滋病“疫毒”与传统疫毒有着不同之处。艾滋病“疫毒”是无规律性、特异性,感染与否与正气强弱无关。指出艾滋病“疫毒”首先损伤脾脏,脾脏受损,五脏气血阴阳俱损是贯穿艾滋病全过程的基本病机。方路等[9]通过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认为艾滋病是湿热疫毒为患,而疫毒为直接致病因素。

1.3 浊毒

王红全等[10]指出艾滋病病毒属于一种“湿浊秽毒(简称浊毒)”。他们对医院接治的5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观察,通过临床观察指出艾滋病是因为一种不内外因引起的疾病。艾滋病病毒的性质应该归属于“湿浊秽毒”,简称“浊毒”。并指出浊毒特性有四个方面:①感染浊毒后不及时发病,潜伏人体,损耗气血,伺机致病具有伏邪致病特点;②浊毒侵袭人体随血脉周流全身,病情复杂,不易祛除,黏着难愈,故与“湿邪”致病类似;③浊毒有火热之邪特性,耗伤气津;④浊毒最初即客于血脉,直入营血,继而周流全身。其基本病机是正虚邪实,阴阳失调。初期机体正气尚可,浊毒侵袭,正不虚而邪实,故不发病。迁延日久,正气日渐消耗,病情频发,加之外邪病情往往恶化导致阴阳离绝。李佃贵等[11]指出艾滋病是因为感受中医的浊毒之邪,浊毒伤元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路聚更等[12]认为艾滋病多由不洁途径所感染,具有秽浊特点,性质应该归属为湿浊秽毒,并临床应用浊毒理论辨证论治艾滋病,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2 伏邪学说

艾滋病一般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艾滋病期。具有潜伏性、传染性、严重性的特点。艾军等[13]根据其流行病学和发病、病程的特点分析指出艾滋病属于中医学伏气温病、瘟疫等范畴,并在分析中医学传统伏气温病学说和艾滋病发病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用“伏疫”的观点作为认识艾滋病的中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是“疠、郁、瘀、虚”的演变。刘志斌等[14]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认为艾滋病核心病机是“伏邪积损致虚”:艾滋病潜伏期长且无明显特异表现类似中医伏邪特征;长达8~10年的潜伏期中,伏邪不断积损而致虚;正虚致病。关静等[15]认为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符合温病的伏气学说,伏气学说能够较好地阐述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艾滋病邪毒直入血络而伏于营血分并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病有疫邪伏于内而后发的特征。还有学者[16-17]认为艾滋病的病因病因应该从伏邪瘟疫、毒邪伏络等方面认识。

3 湿温学说

湿温二字首见于《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湿温是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引起的疾病。湿热之邪为阴阳合邪,湿热相合,如油入面,蕴郁胶结,难以速化,十分符合艾滋病的致病特性。刘爱华等[18]从湿热角度对艾滋病临床证候进行了连续诊治及动态观察,认为艾滋病初起临床病情演变比较符合湿邪为患特点,且艾滋病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与温病学中湿温相合。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艾滋病是一种疫病,致病病因——艾滋病病毒为湿热性质的疫疠之气。艾滋病从病邪特点和临床表现来看是符合湿温学说的。杨凤珍等[19]通过分析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认为:艾滋病是秽湿热毒,首犯少阳传变而成。薛敏等[20]通过检索数据库建立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关于艾滋病的病机,总体认为是湿浊热毒性质之邪入侵机体,日久伤正,变证丛生。

4 正虚学说

4.1 脾、气虚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21]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脾虚是气虚,甚者阳虚”。张晓伟[22]通过跟师学习,受师启发认为艾滋病与脾虚有着重要的关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住院病人进行分析后发现51.4%的患者存在脾虚证或气虚证,指出艾滋病从气虚、脾虚论治。李发枝[23]认为艾滋病“疫毒”首先损伤脾脏,导致一方面气血生化无源,五脏气血阴阳惧损;另一方面湿邪内生加之卫气不固外邪侵袭,诸邪夹杂而发病,病机错综复杂。徐立然等[24]认为脾脏虚损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脾气虚损是艾滋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艾滋病“疫毒”侵入人体后,首先损伤脾脏,脾脏受损则湿浊内生,气血乏源出现急性感染证候群。正不达邪,疫毒潜伏进入潜伏期。随着脾气渐衰,中枢不运而至脾脏虚损,五脏受损,变证丛生。谢世平等[25]通过分析艾滋病患者脾虚所致免疫系统,免疫指标的改变。认为脾为之卫,脾虚而至卫气无力抗邪,艾滋病脾虚证会出现一系列免疫机制改变。从而得出脾虚是艾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

4.2 “阴虚”假说

王江蓉等[26]提出“阴虚与艾滋病相关”假说,认为阴虚与艾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按照阴阳属性将艾滋病病毒归于“阳毒”性质。机体感染后,病程较长,耗气伤津,造成阴虚;阴虚之人又易感染,耗伤气阴,进一步加重阴虚,形成毒耗阴血的恶性循环。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阴虚与CD4+T淋巴细胞下降有相关性。故指出毒蕴阴亏是艾滋病发生的根本病机。

4.3 肾精亏虚

肾藏先天之精为“先天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够调节全身脏腑之阴阳,故又为“五脏阴阳之本”。肾精不足,百邪易侵,五脏易衰。徐志明等[27]认为艾滋病的发生以肾阴、肾阳的虚损为主要原因。艾滋病多由恣情纵欲等耗伤肾中真阴真阳,造成肾的正虚状态,病毒乘虚而入而发病。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毒邪(艾毒、疫毒、浊毒)、湿热是艾滋病发生的外因;正虚(脾虚、气虚、阴虚、肾虚)是艾滋病发生的内因;伏、疫是艾滋病的主要特征;正邪交争是艾滋病的根本病机。中医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我们应继续遵循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只有正确认识艾滋病的根本(病因病机)才能对艾滋病有新的突破。今后,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进一步、深层次去认识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着中医“有诸内,必行诸外”“司外揣内”的思想,从艾滋病中医证候相关性去挖掘其病因病机也许是一个不失适宜的研究方法,有待今后揭示。

[1] 彭胜权,林培政.温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3.

[2] 刘学伟,郭会军,刘琦,等.艾滋病从“毒邪”论治探析 [J].中医杂志,2006,47(11):803-805.

[3] 郭会军,于晓敏.从毒探析艾滋病的病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6(33):471-472.

[4] 郭选贤,谢世平,郭会军,等.关于“艾毒”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9):2274-2276.

[5] 彭勃,李伟华,谢世平,等.论艾毒伤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17-20.

[6] 许前磊,谢世平,郭会军,等.“艾毒伤元”假说与艾滋病中医发病机制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9):1080-1082.

[7] 刘震,李勇.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501-2502.

[8] 李发枝,徐立然,李柏龄.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J].2006,47(5):395-396.

[9] 方路,段呈玉,杨玉琪,等.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J].2011,32(10):1-2.

[10] 王红全,路聚更,李保印.艾滋病的病因病机、症候分布及演变规律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8):4.

[11] 李佃贵,毛宇湘,杨倩.艾滋病从浊毒论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8):7-10.

[12] 路聚更,王庆雷,李中堂,等.以浊毒理论辨证论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1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32-33.

[13] 艾军,戴铭.从伏疫学说探讨艾滋病的病因病机[J].新中医,2009,41(1):3-4.

[14] 刘志斌,杨冀平.试述艾滋病“伏邪积损致虚”核心病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8):880.

[15] 关静,李峰,赫斌.伏气温病理论对艾滋病病因机论治的启示[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15-217.

[16] 陈珊珊,危剑安.浅议伏邪瘟疫与艾滋病[J].环球中医药,2010,3(5):355-357, 391.

[17] 宗亚力,尹燕耀,林云华.中医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4):363-365.

[18] 刘爱华,谢世平,郭选贤,等.艾滋病从湿热辨治临床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2):6-7.

[19] 杨凤珍,王健,邹雯.艾滋病中医发病与病机演变、辨证思路及原则的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1):993-995.

[20] 薛敏,谢世平,梁润英,等.艾滋病中医临床文献病因病机信息初步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6):1-3.

[21] 郭淑云,李郑生.李振华医案医论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0-294.

[22] 张晓伟,张爱萍,李强,等.艾滋病从脾虚论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3):689-691.

[23] 徐立然,郭会军.李发枝治疗艾滋病经验集[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3:2.

[24] 徐立然,陈关征,李欢.艾滋病中医“脾为枢机”探讨[J].中医研究,2010,23(2):1-3.

[25] 谢世平,武兴伟,许前磊,等.“脾为之卫”谈艾滋病的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1936-1939.

[26] 王江蓉,陈军.“阴虚与艾滋病相关”假说[J].河南中医,2012,32(9):1155-1156.

[27] 徐志明,李铭,和丽生.对艾滋病的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12):12-14.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5-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516)

王志威(1990-),男,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温病病机理论与临床应用。

艾军(1963-),女,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温病病机理论与应用。E-mail:aijun5454@163.com

R512.91

A

1673-2197(2015)23-0042-03

10.11954/ytctyy.201523016

猜你喜欢

浊毒疫毒脾虚
浊毒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惊闻疫毒(新韵)
从“寒湿疫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两手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