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

2015-02-10王文山

医疗装备 2015年7期
关键词:预防性医疗医院

王文山

(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设备科,福建泉州362006)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

王文山

(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设备科,福建泉州362006)

介绍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从加强专业技术业务学习、制度建设、预防性维修管理的信息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提出了在现有预防性维修的基础上仍需完善的几个方面,为医院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医疗设备管理;维护;维修保养

在医疗设备的质控管理中,设备的维修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应用到医疗设备当中并投入到医疗临床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了高质量可靠的临床诊疗服务,但是由于医院医疗设备在使用当中,各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尽相同,医疗机构各临床科室对设备缺乏日常的保养、维护、维修造成部分设备存在性能不稳定,检测结果不准确,给医院和患者造成了伤害,同时也缩短了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医疗设备制造原理、结构、种类多种多样,保养维护、维修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4类型:(1)事后维修;(2)预防维修;(3)改善性维修;(4)综合性维修。因此,为了保护患者安全、使设备充分发挥作用考虑,医院应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工程人员,特别是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设备的维修主要是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修二种方式:事后维修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再进行维修,使其恢复至正常的功能状态;预防性维修是在根据不同性能的医疗设备在不影响医院医疗工作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周期性地对仪器进行一系列的维护工作,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能够以完好的功能服务于患者。与事后维修相比,预防性维修更能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现能动性,减少设备的意外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预防性维修

首先应按医疗设备用途进行分类,如放射影像类、检验类、心电类、呼吸麻醉类等。也可按科室分为外科、手术室、ICU、内科、妇产科、小儿科及辅助科室。

①外观检查:通过对设备外观检查可以了解使用人员对设备的爱护和日常保养、设备的工作环境、设备的日常工作量等。同时检查仪器面板、各旋钮、开关、接头有无损坏、松动及错位,接头插座有无氧化、生锈或接触不良,各种接点是否正确、控制面板及按键有无损坏等。

②清洁保养:医疗设备精密性高,对环境的清洁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医院人流较大,如果长时间未对设备清理除尘,往往会造成设备内部积聚大量灰尘,造成仪器散热不良,从而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停止工作。此外,还应对部分急救类设备,如呼吸机、麻醉机等的过虑网、管道容易受到污染的部件进行相应的清洗或消毒,以保证医疗安全。

③功能检查。开机后各指示灯是否正常,通过检查调节器、各个开关和按钮,进入各功能设置,检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通过模拟测试,检查设备各项报警功能是否正常。X线类对计量有要求的设备则应通过随机配备的体模对机器进行校准,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④性能测试校准。测试各电源的稳压值、测试点电压值或波形,并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以保证仪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正常标准,保证仪器在医疗诊断与治疗中的质量。

2 预防性维修的管理

(1)加强专业业务学习,确保预防性维修的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医疗设备不断进入医疗市场,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现代医疗设备是声、光、电子、计算机、传感器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集合体,使用、维修的技术难度都很大。所以维修工程人员必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的原理、构造、维修维护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高质量地完成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在专业培训方面,可以多种形式相结合:①参加新设备安装后厂家进行的专业性的培训班;②参加专业培训机构定期开办的培训班;③参加单位内部或者不同单位之间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座谈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加强制度建设。为形成设备预防性维修的长效机制,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如定期查房、定内容查房、定责任查房等。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具有不同的维修周期、维修内容,要根据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制订预防性维修计划,统筹按排,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维修的有哪些设备,半年进行一次预防性维修的有哪些设备,哪些设备需要重点的预防性检测等等,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并且应当以制度的形式指定不同工程师负责维修设备的种类,做到设备分工到人、任务落实到人,更好地保证预防性维修的质量。

(3)加强设备预防性维修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档案数据库,建立台账、分类帐,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序列号、故障现象、处理方法等都要填写详细。增强对多发性、危险性故障的预防能力。对急救设备进行全程质量监控,专门建立质量跟踪卡片,定期收集故障信息和质量问题,定期专题分析,提出维修措施,开展针对性维修,以保证医疗设备维修质量和使用安全。

3 讨论

目前,在国外医院医疗设备预防性的维护工作已占本科室工作的7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医院也有相同的做法,但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不能进入常态化工作。所以应在传统维修方式中注入预防观念,使预防性维修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制度、规范方面仍需完善,还应得到各级领导特别是医疗卫生系统管理者的支持。科学地执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使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1]范亚军,余巧生.浅谈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的现实做法[J].医疗卫生装备,2015,1:155-156.

R197.323

B

1002-2376(2015)07-0104-02

2015-05-05

猜你喜欢

预防性医疗医院
我不想去医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