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汤加减内外兼治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2-10徐晖
徐 晖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乌头汤加减内外兼治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 晖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目的 通过对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乌头汤加减治疗,评价中医药内外合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符合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使用乌头汤作为基础方加减,水煎后药液内服分3次服,每次100 mL温服,10为1疗程,药渣用于外敷并配合电磁治疗仪加用药物吸收,10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平均疗程2.5疗程。治愈18例(30%) 有效:35例(58.3%)无效7例(11.6%) 总有效率为88.3%。结论 乌头汤加减内外兼治有祛风湿温通经络止痛之功,外用加上电磁治疗的热效应辅助,使气血流通,药物能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故临床收效显著。
乌头汤;内外兼治;膝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的症状的疾病,严重者出现膝关节变形,行走不利,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根据本病的特点,属中医痹证的范畴,目前临床多发而常见,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痹证,临床有多种不同证型,本组患者仅选择寒痹型,笔者对此证型用乌头汤加减内外兼用治疗60例患者,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贵阳中医二附院风湿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就诊的患者60 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男性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3.7岁;女性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2岁。均为双膝发病。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寒痹)。① 主症:膝关节疼痛沉重或关节肿胀活动不便。② 体征:关节间隙压痛,关节屈伸不利,主被动活动关节内有摩擦感或屈伸活动受限。③ 舌脉:舌淡紫,苔白腻,脉弦紧。④ 兼症:关节疼痛遇寒加重,遇热则减,畏寒肢冷。
2 治疗方法
2.1 选方 选用汉代医家张仲景《金匮要略》的乌头汤为基础方。基本方:麻黄9 g,白芍15 g,黄芪15 g,川乌9 g,甘草6 g,寒重于痛者:加 独活10 g,威灵仙10 g,伸筋草12 g,松节12 g,艾叶10 g;痛重于寒者:加 独活10 g,松节12 g,三棱9 g,香附10 g,延胡10 g。
2.2 方法 内服:上方用温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药5 min,文火煎药30 min,取汁150 mL后再复煎药150 mL,2次药液混合共300 mL,分3次服,每次100 mL温服。注:川乌先煎半小时后入药。外治:将上方药渣加水煎半小时用两条毛巾浸泡药液中后,将药毛巾热敷患处,其上用塑料布包裹再用电磁治疗仪的膝包带包裹双膝盖,打开电源,调至时间为30 min~60 min,热力强度为中等,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关节活动稍受限;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内外兼治后,本组60例患者最长疗程3.5个疗程,最短疗程1.5个疗程,平均疗程2.5疗程。治愈18例(30%);有效:35例(58.3%);无效7例(11.6%)。总有效率为88.3%
4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本组选择60例经临床经辨证均为寒性痹证。“寒痹”的主要特征是膝关节冷痛,遇寒加重,遇热则舒。造成本病的发生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有明确的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为痹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张氏医通》“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2]本病的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肝肾功能渐衰,正气易虚损。肝肾虚损,精血不足,失荣则痛,加之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留驻关节,影响气血的运行,骨失濡养,久之则发生痹痛。乌头汤出于《金匮要略》,本方专为寒湿痹痛证而设。组成药物虽少,但方中用辛温之品,温则能温通散寒,适宜于用于“寒痹”的治疗。川乌配麻黄相配,祛痹止痛之力较著;黄芪与白芍、甘草合用,益气养血,和营缓急止痛,并能制约川乌、麻黄之峻烈。临床应用时随病情加减,独活:辛微温、祛风湿、治痹痛。取其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痛属下部寒湿中者为宜。威灵仙:辛温、祛风湿、通经络,以其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的要药。伸筋草:辛温、祛风湿、舒筋活络。《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松节:苦温、祛风、活络止痛,尤善祛筋骨间风寒湿邪,《本草汇言》“松节,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酸,痿弱无力者,用此立痊。”艾叶:辛温,能温经散寒,配之可增加药物的透皮性;三棱、香附、延胡能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具有祛风湿温通经络止痛之功,加上电磁治疗的辅助,通过热的效应,使药物经皮肤吸收而产生疗效,热效应可以疏通筋脉,使气血流通,药物能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故临床收效显著。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9.
[2]周春东,王荣,肖智映.TDP照射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2):33.
徐晖(1986-),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疾病及骨质疏松中西医治疗及研究,E-mail:52999179@qq.com
R255.6
B
1007-2349(2015)12-0039-02
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