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化学实验激发课堂活力

2015-02-09张琼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质疑悬念新课程

张琼玲

摘 要:本文通过几个重要的实验阐述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明白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兴趣;新课程;实验;悬念;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8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提出严峻考验。以实验与生活实际为背景的试题已经成为各省市考试关注的焦点,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化学作为一门实验要求极高的学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基本理念部分也明确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实验的密切关系。”可见,化学试题的实验化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几个实验为例,阐述上述观点。

一、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精心设计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为什么”的想法,并且有急于探究原因的愿望。

例如,在讲钠的性质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班上的学生分为10个小组,将实验室设在教室,这样这一堂课一开始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做完钠与水的反应后,问:在实验中有哪些现象?在学生把现象列举完毕后,又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会融化成小球?为什么会四处游动?为什么会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一连串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最后自己得出结论。接着又问: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能否判断出气体有可能是什么?可不可以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进行分析呢?怎么进行试验验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讨论完了之后,再叫学生把实验再做一遍,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产物学生将终身难忘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记忆性问题中回忆、复述,在解释性问题中说明、举例,再创在性问题中思考、想象。学生就像游船上的游客,只是就如同美丽的风景,有层次、有梯度地曾现在学生面前,使之身临其境。

二、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现象与掌握知识的矛盾,勇于思考,敢于思考

引导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要使学生学会质疑,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知道问为什么,怎样问。

当学生以学的知识和新的知识不一致,或者原有知识不足以解决新问题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产生问题。在讲授盐类水解时,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判断NaCl、NH4Cl、CH3COONa 等水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做实验用PH试纸来测定上述溶液的PH。与现实的反差会使学生迅速产生疑问-------为什么盐的水溶液不都显中性?使学生直接瞄准问题的主要矛盾,以便授课中事半功倍。

在原电池一课的教学中,由于Cu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H2已将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了,当教师用导线将锌片(较小)、铜片(较大,目标明显)连接起来,让学生立刻会很自然地产生问题“为什么在铜片上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是过去所学的知识错了吗?电在学生的心中是很奇妙的,在一个西红柿上插入用导线连接上电流表的锌片和铜片,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西红柿能发电?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此时,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相信这堂课会给学生留下最好的印象。 甚至会对他们的下一代都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现象,“诱敌深入”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从多角度出发,包括科学探究问题的提出,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之前,教师必须要有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首先,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过程六要素之一。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创设实验探究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过程中,投影打出“探究活动: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各5mL中分别滴加1mL稀盐酸,观察现象”,学生做完实验后汇报:“都产生气泡,碳酸氢钠反应较快”,于是探究活动结束。我们能不能制造一点“混乱”?如果让学生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看现象,并不说明“怎么加”“加多少”,自然出现混乱,有人“倒”有人“滴”,有人加得多,有人加得少。那么,只要加了盐酸就会看到气泡,知道有反应发生。可是,不同的加法,细微的现象不同,“滴”时先看不到有气泡,后来才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而“倒”时一下子就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为什么会这样?这自然就把学生引入更深一层次了。如果先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就更有意思了:慢慢“滴”盐酸的时候,虽然看不出明显气泡,但酚酞的颜色却逐渐变浅,说明碳酸钠在逐渐减少,反应应该越来越慢,直到完全消失——这是引导学生作出的推理,可是,实验中后来怎么反而产生大量气泡呢?而且反应还很迅速呢?这种矛盾如何解释?消失了的碳酸钠没有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话,变成什么了呢?在这一环节中,“诱敌深入”在实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探究就这样发生了。在这里,逻辑与想象的融合,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是化学课堂上的”化学味”。这些问题对高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可学生抓耳挠腮,食不甘味,这不正是真的的学习开始发生的前奏吗?

四、设置悬念,实验激情式导入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抓住化学实验引入新课,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实验,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常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质疑悬念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