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研究

2015-02-09王运奇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技术学校常州市常州

王运奇

摘要:基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实践,界定“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模式的内涵,总结其特点,阐述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3+4”中高职衔接模式不断得到优化,把中高职衔接模式推向更新的高度。

关键词:中职教育;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41-04

江苏省的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职业教育的前列,而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常州市更被誉为“中国职教名城”。2012年8月,常州市职业教育又做出了一重大举措,实现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率先在全国实施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的“3+4”模式,把中高职衔接模式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3+4”模式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一)“3+4”模式实施的背景

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已成为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瓶颈,亟待解决。该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要“逐步建立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中高职协调发展提上重要日程。

2011年6月,教育部有关领导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脱节、断层、重复问题比较严重,要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2011年10月,教育部有关领导来常州视察职业教育时指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历史的命题,是遵循工业化进程必然的改革。这一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先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入手。2013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实施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由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展试点。

(二)“3+4”模式实施的意义

人的终身发展呼唤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衔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中职层次的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一直是“就业教育”,目前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升学仍面临一系列制度瓶颈,直接上本科难度较大。与之相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门槛却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大学持续扩招,致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无形中增大了中职生的就业难度。因此,为了满足中职生对继续深造的渴望,适应人终身教育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中高职衔接模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中高职衔接 “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江苏省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常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依靠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但在目前常州职工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只占15%左右,而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却达35%左右。对比而言,常州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制约,单靠传统的在生产实践中培养高技能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而通过地方高等学校正规学制培养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才是必由之路。

“中国职教名城”建设迫切需要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创新 《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中国职教名城”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该战略目标,该纲要对常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发展水平、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制度建设诸多方面进行了规划。其中,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形成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模式是建设“中国职教名城“,保持常州职教领先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常州市政府下发了《“常州市中、高职衔接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在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建立常州市中职与本科“3+4”改革试点,根据发展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待条件成熟之后在常州全市范围内推广。

“3+4”模式的内涵界定及特点分析

(一)“3+4”模式的内涵界定

“3+4”模式指的是中职学校和本科学校分段合作培养的“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一贯制衔接模式。“3+4”模式中的“3”是指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相关课程和技能训练,“4”是指三年制中职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后,直接升入高职本科院校学习四年,合格后可取得本科文凭。

(二)“3+4”模式的体制特点

培养体制 “3+4“模式是实行中职、本科分段合作培养,“七年分段一贯制本科(学士)+预备技师(行业执业资格)”的培养体制。学生分别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达到相关要求,考核合格。

衔接机制 衔接机制为中职3年+本科4年教育机制,学生中职3年只要成绩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即可直接升入本科段4年学习,经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本科文凭,从而实现中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有机衔接。

招生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在所对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设置本科预科班,学生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3年,高等院校将本科指标列入当年自主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高等院校学习。endprint

培养模式 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对接技师职业资格(行业执业资格)标准,开发本科与中职课程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方式,采用课题式、项目课程模式,学科教学与工程训练、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职业能力逐级提升至技师水平(或达到行业执业资格要求),学生毕业取得本科文凭、学士学位,工作满两年即可破格鉴定晋升技师职业资格。

“3+4”模式的优势分析

“3+4”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完备终身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和理论创新,与传统的“3+3”中高职衔接模式、五年一贯制和对口单招等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淡化应试教育的弊端

与对口单招中高职衔接模式相比较,“3+4”模式有利于淡化应试教育的弊端。在“3+4”培养模式下,中职生不需要进行全省范围的升学考试,学生在中职学校学完3年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之后,只要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就可直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从而淡化了对口单招应试模式的弊端,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3+4”培养模式体制的创新不但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供了一个良好借鉴方案。

(二)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构建“3+4”中高职衔接序列和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盲目追求普高的热度,促进普高和中职协调发展,从而从制度上保持职普合理比例,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其次,与五年一贯制和“3+3”中高职衔接模式相比较,“3+4”衔接模式满足了学生直接上本科的愿望,使学生职场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加强,也使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再次,“3+4”职衔模式的实施可进一步拓展高校生源。最后,通过“3+4”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和课程设置衔接的“一体化”构建,可减少或者避免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实验实训设备的重复建设,节省职业教育办学成本,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与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相比较,“3+4”衔接模式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生活和学习5年,加之很多五年制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师资有限,一名教师可能要给同一名学生上几年课,很容易使学生造成审美疲劳,不但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管理,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3+4”衔接模式消除了五年一贯制模式这一弊端,使中高职衔接机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人性化。

“3+4”模式的运行方式

目前,常州共有两个“3+4”衔接模式试点学校: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溧阳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两所职业学校对接的本科院校都是常州工学院。学生在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中职专业为数控技术应用,在常州工学院对接的本科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目前,“3+4”特招班在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45名学生,隶属于机电工程系,而不是综合基础部,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避免出现应试教育的倾向。由于是试点班,为保障“3+4”特招班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专门为该班级配备了工作经验丰富、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班主任,师德高尚、文化素养好的文化课教师,技术过硬、敬业精神高的专业课教师。此外,还专门与常州工学院协商为“3+4”特招班级量身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3+4”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接学校有限

“3+4”模式运行受到限制,对接学校有限。一方面,从对接的高等院校来说,由于“3+4”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属于常州市首创。因此,在选择对接高职院校时必然会受到管理权限的制约,只能选择常州市本地的本科院校(常州工学院)或者位于常州市的省属高校(常州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另一方面,从对接的中职学校来说,按照常州市教育局的要求,设置“3+4”模式的学校必须是国家示范校,并且要求选取那些教育教学质量高,在江苏省有一定影响力的中职学校。目前符合这一要求的职业学校只有两所: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溧阳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当然,随着“3+4”模式的顺利开展,待条件成熟后,试点范围可能会逐步扩大到其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甚至会在全江苏省推广。

(二)专业设置的局限性较大

首先,由于目前常州市职业教育“3+4”模式还处于试运行阶段,专业设置较少,只有一个专业:数控技术应用。这无疑限制了中高职衔接的全面发展。

其次,由于中高职专业目录不统一,造成中高职衔接受限。2007年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有12个专业大类,但中职教育专门化种类繁多且覆盖面较窄,而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相对较宽泛,从而造成中高职专业设置不统一,导致很多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找不到对接专业,这是中高职衔接的一大严重障碍,也是“3+4”中高职对接模式的一大障碍。

最后,和对口单招相比,在“3+4”模式中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性相对较小。

(三)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加大

首先,由于“3+4”模式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对接的中职学校需要专门为“3+4”班级配备师资,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无疑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其次,和五年一贯制相比,由于学生在校7年分属不同学校培养,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培养目标以及实训内容上需要中高职院校双方共同沟通协商,这种体制无疑增加了对接双方的工作任务。

最后,“3+4”模式的实施加大了高校教师授课的难度。按现行政策,高职院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生源: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高生);二是职校生。前者目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由于普通高中和职校因具体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在课程计划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基础素质参差不齐。相对而言,由于普高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职校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因此,会造成高职院校录取的普高生和职校生在文化功底和专业基础上不在同一起点线上,从而加大了高职院校教师授课的难度。endprint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理顺管理关系,强化顶层设计

“3+4”中高职衔接模式涉及对接中高职双方的很多利益,由于对接的中高职院校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

理顺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 建议由江苏省教育厅牵头,组织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等组建江苏省中高职衔接指导委员会,协调和指导中高职衔接中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职业行业标准、师资、评估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理顺教育、劳动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部门之间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职能,突出教育部门综合管理的职能,促进中高职衔接健康、科学、合理发展。

建立中高职衔接试点院校联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建议由江苏省教育厅牵头,建立中高职衔接试点院校联盟,吸引校企合作企业代表参加,实行高等学校、技师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技师培养基地、“双师型”教师等优质资源共享,试点院校互通信息,加强合作,积极配合,形成试点院校中高等衔接有效合作机制,扩大“3+4”中高职衔接院校范围和影响。

建立中职直接升学机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3+4”模式的顺利实施 由于目前中职设置本科预科班的招生制度和中职直接升本科省级层面还没有相关政策规定,目前所实施的“3+4”模式还只是常州市地方行为,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政策因素的制约,所以需要江苏省教育厅及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这种模式的招生机制、培养体制、学籍管理、指标分配等做出政策规划,对“3+4”模式提供政策支持。

(二)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素质

“3+4”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而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关键需要中高职教师共同努力来实现。因此,要使“3+4”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未来成为工作现场技术(工艺)工程师和技师“双师型”复合型人才或工程、技术、技能多个领域的“跨界”人才,职教教师首先应具有这样的能力。然而,从当前的中高职教师群体的状况来看,中职教师亟须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研究生和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面对知识结构老化日益严重的趋势,还需要通过进修等形式不断为教师充电,使中职教师从以就业准备为主的教育教学转变为兼顾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

(三)建立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对接机制

建议以高等学校为主导,建立高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对接合作机制,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四)加强中高职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

由于目前3+4”中高职衔接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政策和制度还不成熟,有待更多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因此,需要建立中高职衔接课题组,吸引试点院校有关领导、骨干教师、职教科研专家参加,进行课题立项,提供专项经费,加强理论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试点方案。加强中职对接本科、本科对接专业硕士衔接研究,把中高职衔接模式推向更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金林,石一民.从高职教育角度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25(4):118.

[2]王育培.大众化背景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32-33.

[3]郭立伟.国际商务专业“3+2”中高职相互衔接的思考—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2-23.

(责任编辑:王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学校常州市常州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教师作品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Class Struggles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中考有约
借助数轴易解题
祖孙乐
The Oppression over Women and the Opposition of Women in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