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2015-02-09牟淑敏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方选经方伤寒论

尹 静,牟淑敏

(1.山东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1)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尹 静1,牟淑敏2

(1.山东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1)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组方严谨,配伍精妙,药专力宏,久经实践检验,对后代医家治疗消渴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近年来,祖国医学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充分发挥了其优势和特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整理。

《伤寒论》;《金匮要略》;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其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为主要临床症状,故归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急剧升高,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医中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又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基础。现就近几年来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如下。

1 经方治疗糖尿病

1.1 分期论治

张敏[1]将糖尿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晚期指糖尿病并发症期,故此处着重论述其早期和中期的辨证论治。“消渴病”早期属现代医学中糖耐量异常阶段,即中医的“脾瘅”,是过食肥甘厚味,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故以辛开苦降为治则,方选半夏泻心汤。中期应根据“三消”辨证论治,上消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选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中消以泄热逐瘀为原则,方选桃核承气汤;下消肾阳亏虚者,治以温阳化气行水,方选真武汤;阴阳两虚者方选肾气丸以温阳滋肾固摄。

仝小林等[2]认为糖尿病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郁证阶段以食郁为核心,方选厚朴三物汤以行气除满,若气郁者合四逆散以疏肝理脾,若痰湿郁滞可合小陷胸汤化痰散结,兼血瘀者则合抵当汤。热证中肺胃热盛者方选泻心汤,痰热明显者可用小陷胸汤,热瘀互结证代表方为泻心汤合抵当汤。虚证阶段,气阴两虚证方选麦门冬汤益气养阴,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主之,阳虚证代表方则为大黄附子汤。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阶段,分脉损和络损,治以活血破瘀,方选抵当汤合大黄蛰虫丸。

1.2 分型论治

王祥森等[3]将糖尿病分为五型:①肺胃热盛,津气两伤证。治当清热益气,生津止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②胃热偏盛,肠燥津枯证。治宜清胃泻火,方用调胃承气汤。③肝胃郁热证。方用小柴胡汤加减以清泄郁热。④气阴两虚证。方选麦门冬汤或百合地黄汤养阴清热。(5)阴阳两虚证。用肾气丸以益肾固摄。

2 经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2.1 糖尿病心脏病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是其始动因素,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范畴。高玉芳等[4]认为糖尿病阴虚内热,气阴两伤,损伤心脾,脾不生血,最终导致心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濡养,故见心悸,失眠,健忘,脉细数而结代。方选炙甘草汤补阴阳、调气血、安心神,复脉。彭万年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糖尿病性心脏病中阳虚痰结证型不容忽视。大部分患者胸膺部以闷痛为主,多是淡舌,脉多以寸口沉迟弦,关脉数微滑为主。故彭老认为本病阳虚为本,阴乘而致痰瘀互结为标,应以健脾温肾、行气祛痰为原则。方选四君子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消痰宽胸,缓解胸闷症状。[5]

2.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肾病”“水肿”范畴。彭万年教授提出本病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之毒为标。症见神疲乏力、肢体浮肿、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腰背冷痛、脉沉细等少阴阳虚证侯。与《伤寒论》少阴病篇中所描述的症状相符,并与真武汤证的病机契合,故选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本病[6]。张敏[1]认为本病因消渴日久,气虚及阳,膀胱气化失司,症见小便不利,少腹胀满,渴欲饮水,浮肿,呕吐,舌淡苔白,脉浮等。当以益气通阳、化气行水为治则,方选五苓散,方中加用黄芪,每剂30~60g以益气。何少霞[7]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治疗8周,总有效率为82.6%,疗效满意。

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本病涉及肢体、筋脉,以周围神经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以“麻、木、凉、痛、痿”为其临床主要特征,属中医“消渴病痹症”“消渴病痿症”范畴。熊曼琪[8]教授认为消渴之初,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消渴日久阴津耗伤,无以载气,气虚无以鼓动,血行不畅,阻于脉络,不通则痛。将黄芪桂枝五物汤拓展运用,其功能为调养营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活血通痹,为血痹之良方。房显辉等[9]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当归四逆汤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正合本病的病因病机,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2.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本病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常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属中医“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等范畴。赵天喜[10]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赤小豆当归散、瓜蒌瞿麦丸三方相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三方共奏补虚润燥、化瘀通络、清利湿热之功。仝小林等[2]从郁瘀论治本病,认为应以疏郁清热、活血通络为治则,方选柴胡半夏加瓜蒌汤合抵当丸。

2.5 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引发的胃肠自主神经病变,主要表现胃肠动力障碍,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属祖国医学“痞满”“呕吐”等范畴。高玉芳等[4]认为久病致气阴两虚,脾胃亏虚,邪气乘虚入里,寒热错杂互阻于中焦,气机痞塞,而致本病。治疗上应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方选半夏泻心汤,同时提出本方也适用于临床上具有胃脘痞满,或呕而肠鸣,或呕而下利,伴有心下痞闷症状者。仝小林等[11]提出肝郁胃热型糖尿病胃轻瘫,运用柴胡汤治疗,疗效显著,若形体肥胖者,可酌加全瓜萎、决明子、生山楂降脂减肥。

3 结语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组方严谨,配伍精妙,药专力宏,久经实践检验,对后代医家治疗消渴病有重要指导作用。但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发病机理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故临床治疗不可拘泥于某方某药,应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谨守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切中病机,有是证,则用是方,皆能取得确切疗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及实验研究中,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研究阐明经方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

[1] 张敏.浅谈《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疗效[J].求医问药,2012,10(12):356-358.

[2] 仝小林,张昆,段军.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02,43(8):868.

[3] 王祥森,赵天才.经方分型论治糖尿病初探[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2):14-15.

[4] 高玉芳,侯书鹏.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验案4则[J].环球中医药,2012,5(10):763-764.

[5] 陈氏秋云,彭万年.彭万年教授运用经方治验糖尿病性心脏病验案三则[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164-165.

[6] 周英,蓝柳贵,封翠芸,等.彭万年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介绍[J].新中医,2007,39(1):69-70.

[7] 何少霞.金匮肾气丸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46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5):40.

[8] 邓烨,李赛美,朱章志.熊曼琪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经验述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110-2113.

[9] 房显辉,周鹏,朱冬梅.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3):37-38.

[10] 赵天喜.经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理论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72.

[11] 仝小林,董柳,胡洁,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中医辨治[C].第八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5:300-303.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1-05

尹静(1988-),女,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R222

A

1673-2197(2015)07-0057-02

10.11954/ytctyy.201507026

猜你喜欢

方选经方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乳腺增生 中医这样治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伤寒论》之呕吐治则探析
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疼痛验案举隅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