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病夏治三伏贴”到“治未病”
2015-02-09马良,刘筠
马 良,刘 筠
(德州学院 医药与护理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从“冬病夏治三伏贴”到“治未病”
马 良,刘 筠*
(德州学院 医药与护理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从冬病夏治代表疗法“三伏贴”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到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无不体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现代医学提出的亚健康状态及其防治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治未病”为预防和干预亚健康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冬病夏治;三伏贴;治未病;亚健康
“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能体现冬病夏治理念的疗法,也叫做“三伏灸”,是天灸疗法的一种。在每年三伏天时期(以初伏、中伏和末伏当天为最佳),采用特殊工艺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姜汁等温热性中药制成膏药,贴敷于特定穴位以治疗或预防某种疾病[1]。研究表明,“三伏贴”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外感疾病有一定疗效。一些好发于秋冬季节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冻疮等,在夏季通过辨证施治,适当外用和内服方药,可预防其在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三伏贴”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冬病夏治”意指在夏天治疗好发于冬季的疾病,是依据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春夏养阳”“择时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选择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人体经脉气血充盛的盛夏时节,通过穴位敷贴、针灸、中药、饮食调节等多种手段,对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经脉进行调节,以协调机体阴阳平衡,达到强体防病的目的[2]。早在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印发了《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开展“治未病”工作。各省、市、自治区的多家市级及以上级别中医院先后成立了治未病中心,大致涵盖体质辨识、健康咨询、康复治疗三部分内容。大量实践证实,通过实施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核心的“治未病”措施,可减少近七成慢性病,还可防止过度医疗,避免医药资源浪费。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治病之谋略,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医药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思想起源。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继承《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和“瘥后防复”三方面内容,不但在当时属于先进的医学思想,对现今指导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理论研究亦有重要价值[3]。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尚未发现明显疾病征兆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发生,旨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这是中医学预防思想最突出的体现。古书《丹溪心法》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而“既病防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按照治疗疾病阶段的先后依次为:“有病早治”(注重亚健康、亚临床调理),是防在疾病未加重之时;“先安未病之脏”(预防临床并发症),是防在疾病未演变之时;“病后止遗”(减少临床后遗症),是防在疾病治愈之时。所谓“瘥后防复”,即为除邪务尽,防止疾病复发。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可以说,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立足于强身健体,其核心在“防”,是中医治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伏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4]。三伏天见于夏至后的庚日,庚日在五行中属金,肺也属金,因此在庚日治疗肺部疾病效果最好。此外,三伏天又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说法,人体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天夏,收于秋而藏于冬。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此时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药物更易经皮肤渗透内里以刺激相应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多数患者敷贴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少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提高皮质醇水平。其作用机理为药物通过刺激穴位以及体内代谢可直接或间接调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关注已从“已病图治”转变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这正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相契合。随着社会竞争与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中老年人甚至年轻人的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身心疾病发病率日趋增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崔利宏等[5]前期理论研究证实,所谓“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状态或一个过程,可表现为有自觉症状但检查结果正常,或检查结果有偏离却无自觉症状,其本质是一类可逆性心身失调综合征。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具有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目前,亚健康状态在城市居民、企业白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机关干部以及现役军人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错综复杂,多表现为慢性疲劳或持续心身失调,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或体力不支等症状。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即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从2007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围绕“治未病”模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先后在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中医医院推进试点,逐步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和开展的“治未病”门诊医院,主要肩负着三方面任务:①通过宣教活动增加普通居民的养生防病意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饮食调节以增强个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②有病早治,考虑到所患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时干预和有效治疗,防止病情加重或恶化;③愈后复健,配合各种治疗措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保证患者生理功能的健全。“治未病”思想强调接诊医生应结合患者体质差异、气候环境特征、季节时令等因素对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给予全面系统的养护调理,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守护健康,养生保健”的健康目标,实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既包括采用健康评估、体质辨识预测人体疾病风险,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早期诊断,亦包括对亚健康、慢性病人群采取一定的保健治疗措施,以既病防变,减轻患者病痛,防止疾病恶化。此种诊治方法适用于体倦乏力、善怒易激、失眠少寐、记忆力减退、胃肠功能紊乱、易感冒、过敏、性生活质量下降的人群。
综上所述,基于整体观念,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现了整体调节、辨证施治、动态观察、全程管理、多种治疗手段综合应用的现代整合医学模式。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而中医药的理论思想和辨证论治方法正符合医学目的调整和模式转变的趋势。
[1] 黄永辉,陈杰彬,杨晓红.从冬病夏治浅析“三伏贴”的治病机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 96-97.
[2] 彭冬青,王寅.冬病夏治学术渊源与文献考证[J].北京中医药,2011,30(2):118-120.
[3] 施璐霞.《金匮要略》对“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1-2.
[4] 刘薇.治未病,使用“三伏贴”有讲究[N].城市晚报:健康周刊,2011-7-12, B11.
[5] 崔利宏,沈红艺,倪红梅,等.“治未病”渊流述略及与亚健康关系探讨[J].中医研究,2010,23(5):1-3.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9-26
马良(1994-),男,德州学院在读生,研究方向为护理学。
刘筠(1968-),德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
R212
A
1673-2197(2015)02-0004-01
10.11954/ytctyy.2015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