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凯湖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2015-02-09

应用能源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虎林兴凯湖含煤

刘 石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兴凯湖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刘 石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文中详细地从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岩浆岩、矿区地层、矿区构造、煤层、煤质等对兴凯湖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进行了阐述。

煤田;地层;盆地;断裂

0 引 言

调查区为新生代盆地,位于虎林市、密山市境内,在大青山以南,兴凯湖东北部。调查区富锦组和虎林组含煤,虎林组(E2h)地层厚度0-1 260 m,虎林组见2层煤,虎林组含煤系数0.77%。富锦组(N1-2f)厚度82.45~280.95 m,富锦组见8层煤,富锦组含煤系数5.10%。

1 区域地质

1.1 区域地层

调查区为第四系全掩盖区,调查区北部区域上有地层出露,主要地层有:太古界麻山群、古生界地层为盆地基底,上覆白垩系下统龙爪沟群裴德组、七虎林河组、云山组、珠山组、古近系虎林组、新近系富锦组(大青山组)、第四系等地层。

1.2 区域构造

工作区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为兴凯湖—布列亚山地块区,老爷岭地块(Ⅴ)、佳木斯隆起带(Ⅴ2)的次一级构造单元虎林新断陷(Ⅴ25)。工作区含煤岩系主要分布在兴凯湖盆地。勘查区位于老爷岭背斜与那丹哈达岭褶皱交界处。敦密断裂带分支断裂控制了新生代含煤盆地的形成。盆地基底构造较为复杂,含煤盆地构造简单。

1.3 区域岩浆岩

黑龙江省东部主要有中条期、晋宁期、兴凯期、华力西晚期、燕山期早期等侵入岩。呈岩基、岩珠、岩盘、岩枝及岩墙状产出,规模较大,构成部分煤系地层之基底。

2 矿区地质

2.1 矿区地层

盆地基底为太古界麻山群地层,上覆古近系始—渐新统虎林组、新近系上新统富锦组(大青山组)、上新统玄武岩,本区全部被第四系覆盖。虎林组、富锦组(大青山组)为含煤地层。

现将区内地层由下至上叙述如下:

(1)上太古界麻山群(Ar3ms)

地表未见出露,岩石由石英云母片岩、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及绿泥石片岩组成,厚度大于8 400 m。为盆地沉积基底。

(2)古近系始—渐新统虎林组(E2h)

本组勘查区内没有出露,由钻孔控制。岩性为灰白、浅灰色中粗、中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并夹数层煤和砂砾岩,推断该组地层厚度0~1260 m。属陆相细碎屑含煤建造。不整合于上太古界麻山群之上。

(3)新近系中—上新统富锦组(N1-2f)

本组没有出露。均掩伏在第四系之下,根据钻孔控制,岩性以浅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由土黄色砂砾岩、砂岩、灰黄色及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泥岩、煤层等组成。厚度82.45~280.95 m。是以河湖相为主的陆相粗碎屑沉积磨拉式建造。整合覆盖于虎林组之上。

(4)新近系中—上新统船底山组玄武岩(βN2c)

地表未出露,根据钻孔控制,为灰—深灰色,致密状,气孔发育,方解石充填为杏仁状。最大厚度30 m。

(5)第四系全—更新统 (Q1-4)

分布于冲积平原地区、现代河谷两岸,由亚粘土、亚砂土、和砂砾层组成。厚度112.00~231.85 m。

2.2 矿区构造

工作区内新生界基底地层构造较复杂,构造的多期变动,沉积了上部含煤地层。含煤地层产状平缓,盆地北部总体向南倾斜,但南部产状不详。根据区域资料推断本区含煤地层构造简单。本次地震勘探控制了基底的起伏形态,编制了基底顶界面的T0等时线平面图和等高线平面图,全区总共组合解释了10条断层,10个均为正断层DF1~DF10。另外,由于测区测线网度较大,还有很多断点只有一条测线控制,均解释为孤立断点,全区共解释孤立断点12个,12个均为正断点D1~D12,断层走向以NE向和NW向为主。其中D3、DF2、DF7、DF8断层断富锦组煤层,D3、D8断层断虎林组煤层,其余断层为基底断层。

3 煤层特征

3.1 煤层

调查区共施工7个钻孔,其中6个钻孔见煤。本区新近系富锦组(N1-2f)和古近系虎林组(E3b)地层中含煤,富锦组见5#、6#、7#、8#、9#、10#、11#、12#共8层煤。其中5#、6#、7#、10#、11#、12#煤层为不可采煤层,8#、9#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虎林组见20#、22#共2层煤。其中20#煤层为不可采煤层,22#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

3.2 煤质

本区煤层属于低中灰煤—高灰煤,且为特低磷分至低磷分煤、特低硫煤、中低热值-高热值褐煤和长焰煤。其工业用途如下:可以用做动力用煤; 也可考虑为气化原料以及锅炉燃料;可考虑活性炭、提取焦油。

3.3 成煤地质条件分析

调查区富锦组和虎林组含煤,其沉积环境是承袭白垩纪末期古地理形态格局,形成初始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并伴随以升降为主的喜山运动而演化。始新世至中新世为亚热带气候向温带过度的气候环境,至中新世已接近温带气候,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成煤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由以裸子植物为主针阔叶林混交林向以被子植物为主、温带属种过度。始新世至上新世构造环境演化为下降→缓慢抬升→缓慢下降→抬升,调查区盆地沉积时,盆地基底沉降较为稳定,对聚煤作用有利。

初期盆地承袭了白垩纪末期的河流和淡水湖环境,伴随着喜山运动的构造变迁,至渐新世末期和中新世早期,沉积环境变为浅湖相、湖沼相、河流相,盆地基底沉降速率和物源供给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是聚煤的有利环境,发育了可采煤层。

最终形成了富锦组和虎林组的内陆盆地环境的河湖相间夹有湖沼相碎屑沉积含煤建造。

4 结束语

含煤地层主要为新近系中—上新统富锦组(N1-2f)和古近系始—渐新统虎林组(E2h)。调查区富锦组和虎林组的形态为近水平构造。富锦组含煤8层煤。虎林组含煤2层煤。可采煤层属于低中灰煤—高灰煤,且为特低磷分至低磷分煤、特低硫煤、中低热值-高热值褐煤和长焰煤。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Xingkai Lake Basin

LIU Shi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am 108, Jixi 158100,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This report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minerogenetic conditions of Xingkai Basin from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regional and diggings stratum,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basin and diggings, coal seam and coal property in detail.

Coal field; Stratum; Basin; Rupture

2014-11-10

2015-01-04

刘 石(1977-),女,黑龙江省鸡西人,工程师,现从事技术工作。

10.3969/j.issn.1009-3230.2015.02.005

TD1666.3

B

1009-3230(2015)02-0018-02

猜你喜欢

虎林兴凯湖含煤
兴凯湖雾凇景观
郑虎林书法作品
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基于工程实践的火电厂含煤废水集转措施探讨
含煤地层的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防护研究
姜虎林:14年铸就“资讯梦”
韩虎林 教授
美哉,兴凯湖雾凇
2009年6月3—4日黄淮地区强飑线成熟阶段特征分析
那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