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预防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研究现状
2015-02-09余瑞云薛艺东
余瑞云,薛艺东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陕西延安716000)
脑卒中预防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研究现状
余瑞云,薛艺东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脑卒中(stroke)即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第三位、成人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然而,人群对脑卒中相关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人群对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主要预警症状的知晓情况进行阐述。
关键词:脑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知晓率
脑卒中(stroke)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第三位,是成人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如何早期发现、控制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主要预警症状,进而减少脑卒中发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能显著降低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因此,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的知晓率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因素和不可干预因素。然而,多项研究表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比较低[2]。
1危险因素
1.1不可干预因素
首先,性别在不可干预因素占首位。北京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脑血管病的死亡中各死因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3]。然而,对于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女性却高于男性。张军峰等[4]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35.29%,知晓率35%,女性患病率42.23%,知晓率38.23%;男性糖尿病患病率8.82%,知晓率0%,女性患病率11.18%,知晓率27.78%。陈秋秋等[5]的研究也发现,对于糖尿病的知晓率男性、女性分别是0.2%、8.57%,女性具有更高的知晓率。这可能与女性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有关。
其次是年龄,脑卒中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然而,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却趋于年轻化。张晓蕾[6]的一项调查显示40岁组人群的脑卒中重要知识知晓率很低。
再次,家族遗传史不可干预因素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证实,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性。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双亲中有一位是脑卒中患者的,其子女发生卒中的可能增加两倍之多。
最后,种族、学历、职业等也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不可干预因素。国外一些研究显示,对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低的往往为白种人[7]。国外相关调查发现低收入者及低学历者的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低。苏伟等[8]对国内西部某社区调查显示学历越低的医务人员对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越低。冯海霞等[9]对甘肃10家不同级别医院的1043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各危险因素知晓率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周毅等[10]对800名乡村农民和社区干部、教师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脑卒中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均低,其中农民的知晓率更低。冯海霞等[9]的调查也显示除心脏病外,其他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在不同职业患者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可干预因素
高血压是脑卒中可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结构及功能损害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基础,高血压的发生增加了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血压的水平与脑卒中的风险呈正相关,有文献显示[11],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 mmHg,脑卒中危险度就会增加46%。多项研究表明积极控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12]。然而,脑卒中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却相对较低。张军峰等[4]一项关于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石家庄地区男性、女性的高血压知晓率分别是35%和38.23%;而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社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达70%[13]。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到满意水平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有可能降低至无脑卒中病史患者同等水平[14]。故而,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意义重大。
已有研究证实,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卒中相对危险度为1.8~3.0[15],尤其,糖尿病的病程及空腹、餐后血糖和糖耐量异常与脑卒中的危险性增高相关。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死于脑血管并发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张军峰等[4]抽查石家庄492例人群发现,男女知晓率均低,且男性低于女性。国外一项调查显示认为糖尿病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占1.7%[16]。国内外对于糖尿病的知晓率均低,可能与检测血糖为有创检查有关。
血脂增高,尤其是当血液中含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时,很容易形成粥样斑块,斑块一旦破裂将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进而造成血管狭窄或者导致急性心梗、卒中甚至猝死。国内一项调查[10]显示,各年龄组对高脂血症相关食物的知晓率为21.75%。巴西一项调查指出,认为高血脂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占15.4%[16]。国内一项研究[17]表明,有效控制血脂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降低47%。
在房颤患者中,由于血流异常和聚集,容易在心房形成血凝块,这些血凝块可进入大脑,引起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是房颤引起的最严重的持续性风险。一组临床调查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比无房颤患者增高4~8倍[18]。胡大一等[19]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人群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患病率为24.81%,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国外一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是脑卒中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20]。
肥胖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病,这与肥胖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密不可分的。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21]针对21414例男性医师平均随访12.5年,结果发现与体重指数(BMI)<23 kg/m2者相比,BMI>30 kg/m2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为1.95,发生出血性卒中的RR为2.25。我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BMI与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肥胖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然而,肥胖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却很低。国外一项研究[16]显示,在调查的814人中认为肥胖是脑卒中危险因素占5.2%。
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及锻炼等均为脑卒中可干预因素。抽烟可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抽烟者的脑卒中相对危险度为1.9,也有研究表明抽烟可使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2~4倍。国外一项调查研究[16]显示,认为抽烟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50.1%。此外,多项研究已表明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饮酒量越大脑卒中的发病率越高。张栓虎[22]的一篇Meta分析显示如果去除饮酒这一危险因素,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可减少1/3以上。然而,饮酒对脑卒中危险的知晓率却极低,国外一项研究[16]显示,饮酒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仅为20.5%。国外有学者的纵向研究表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17]也显示不良饮食因素可增加脑卒中的风险,且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降低脑卒中的风险。但是,国内一项对脑卒中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却显示人群对不良饮食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很低,对高脂血症相关食物的知晓率仅为21.75%[10]。运动锻炼在脑卒中的治疗、康复及二级预防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城镇脑卒中患者的运动锻炼较居住在农村的患者好,这可能与自我保健意识、经济条件和相关运动资源有关。国内一项研究[17]也表明,高强度积极锻炼降低卒中及死亡风险27%;中等强度积极锻炼可降低20%。某社区老年人认为缺乏锻炼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67.7%[23]。
最后患者的依存性、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等也是脑卒中的危险标志。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服药依从性(指病人服药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差。周毅等[10]的调查显示,在抽查的127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只有24例能按医嘱规律服药。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王军等[23]对某社区老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43.1%。Guidoux等[24]的研究也显示,TIA患者2天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超过5%,5年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25%~40%。因此,TIA是脑卒中的危险预警标志。
2结论
综上所述,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农民、低学历者、抽烟饮酒者、男性。对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对脑卒中二级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识别脑卒中的预警症状可有效减少就诊时间的延长、得到更及时的诊治。因此,建立完整的、有效的卒中教育体系非常必要。对靶向人群(农民、独居老人、低学历者、吸烟、饮酒者、男性)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普及脑卒中相关知识,教育人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的知晓率,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Jones SP,Jenkinson AJ,Leathley MJ,et al.Stroke knowledge and awareness:an intergrative review of the evidence[J].Age Ageing, 2010,39(1):11-22.
[2]Al Shafaee MA,Ganguly SS,Al Asmi AR.Pereeption of stroke and knowledge of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mong Omani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for stroke[J].BMC Neurol,2006,6:38-38.
[3]韦再华,高燕琳. 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特征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6):377-377.
[4]张军峰,王洪娟,尹晶,等.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的流行病学调查[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 9(27):444-446.
[5]陈秋秋,柯疆琼,王斌达.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的调查及趋势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34):11-13.
[6]张晓蕾.脑卒中高危人群重点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 11(9):1089-1091.
[7]Nedeltchev K,Fischer U,Arnold M,et al.Low awarenes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nd risk fantors of stroke in a Swiss urban community[J].Neurol,2007,254(2):179-184.
[8]苏伟,李峰,杨琳,等.社区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信号的现状调查[J].华西医学,2012,27(1):1-6.
[9]冯海霞,何君芳,胡晓斌,等.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1):63-65.
[10]周毅,刘燕,张中喜,等.脑卒中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859-861.
[11]Psaty BM,Furberg CD,Kuller L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Level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roke and total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heath study [J].Arch Intem Med,2001,161:1183-1192.
[12]Saini M,Shuaib A.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stroke [J].Expert Rev Neurother,2010,10(2):225-241.
[13]Bugnicourt M,Chillon M,Canaple S,et al.Stroke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use of PROGRESS themrapy[J].Fundam Clin Phamocal,2008,22:217-222.
[14]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JAMA,2003,289(19):2560-2571.
[15]Burchficl CM,Curs JD,Rodriguez BI,et al.Glucose tolcrancc and 22-ycar stroke incidence:the Honolulu Hear Program [J].Stroke,1994,21(2):951-957.
[16]Pontes-Neto OM,Silva GS,Feitosa MR,et al.Stroke awareness in Brazil:alarming results in a community-based study[J].Stroke,2008,39(2):292-296.
[17]张建,李华.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认知状态流行病学研究[J].农垦医学,2012,34(3):269-273.
[18]Flegel KM,Shipley MJ,Rise G.Risk of stroke in non-rheu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J].Lancet,1987,1(8532):526-529.
[19]胡大一,孙艺红,周自强,等.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3):157-161.
[20]Hiroyuki lwahana,Shizukiyo Ishikawa,et al.Atrial Fibrillation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Stroke,Especially in Women:The Jichi Medical School Cohort Study [J].Epidemiol,2011,21(2):95-101.
[21]Kurth T,Gaziano JM,Berger,et al.Body mass index and the risk of stroke in men [J].Arch Intem Med,2002, 162(22):2557-2562.
[22]张栓虎.国内吸烟、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12(6):503-505.
[23]王军,田歌艳,朱晓晖,等.社区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知晓率调查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2013,33(3):187-190.
[24]Guidoux C,Mazighi M,Lavallee P,et al.Aortic arch atheroma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patients [J].Atherosclerosis,2013,231(1):124-8.
[收稿日期2014-11-09;责任编辑梁毅]
通讯作者:*薛艺东(1968—),男,汉族,主任医师,副教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心脑血管专科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
作者简介:余瑞云(1986—),女,汉族,医士,延安大学2013级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39(2015)04-00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