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酰胺联合温肺通痹汤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IL-6、TNF-α水平的影响

2015-02-0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32期
关键词:温肺间质性环磷酰胺

郭 烽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环磷酰胺联合温肺通痹汤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IL-6、TNF-α水平的影响

郭 烽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温肺通痹汤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间质性肺疾病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温肺通痹汤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2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血浆IL-6、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温肺通痹汤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患者血浆中IL-6、TNF-α的含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环磷酰胺;温肺通痹汤;间质性肺疾病;IL-6;TNF-α

间质性肺疾病(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炎症、肺实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是劳力性气促、呼吸困难、咳嗽,严重者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西医理论认为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肺泡炎症和肺组织纤维化的主要原因[1]。中医理论认为是虚实夹杂、肺气虚弱、气血凝滞、脏腑痹阻导致。目前临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常用的方法为西药环磷酰胺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但是效果一般。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对间质性肺疾病中医病机不断深入研究,有学者提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温肺通痹汤可取得显著的效果[2-3]。为了进一步分析环磷酰胺联合温肺通痹汤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80例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上述时期在本院就诊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内科学》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①胸部影像学检查X射线或CT显示双肺网格状病变、磨玻璃状阴影;②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降低;③排除以间质性肺疾病为主的全身系统疾病患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对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将本组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8~71(54.3±6.0)岁;病程1~5(1.3±2.2)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9~68(53.1±4.8)岁;病程1~6(1.5±2.1)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16)口服,初始剂量25~50 mg/d,每周增加25 mg,直至150 mg/d维持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温肺通痹汤治疗,方药组成:桂枝、干姜、桃仁、炙麻黄、没药、桑枝、五味子、白芍、炙甘草各10 g,白芥子15 g,水煎取汁300 mL,早晚分服,一次150 mL。煎药方法:用水将药浸泡20 min后再煎药,将约6倍重于药的水同药放入砂锅,先用大火煎,在药物煮沸后改用小火进行煎煮。头煎20 min后取汁150 mL,二煎15 min后取汁150 mL,将300 mL混合后平均分为2份,早晚各服1份,疗程为3个月。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的含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脱发、血尿)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采用QLQ-C30量表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4疗效评判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标准进行判定[5],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劳力性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等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胸片或者CT检查显示:肺部病变消失;患者肺功能改善,用力肺活量(FVC)>200 mL或者>10%。显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肺部病变有明显减少;用力肺活量>200 mL或者>10%。有效:临床表现有所好转;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肺部病变变少;肺功能改善,用力肺活量<200 mL或者<1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好转,甚至恶化;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病变增多或者发生肺动脉高压;肺功能降低,用力肺活量下降超过200 mL或者10%。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变化 2组治疗前血浆IL-6、TNF-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IL-6、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2组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667,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QLQ-C30量表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4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8例,脱发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5例,脱发4例,血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323,P<0.05)。

表3 2组QLQ-C30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间质性肺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主要以肺泡结构紊乱、弥漫性肺泡炎症以及肺纤维化为典型特征的下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口唇发绀、面色紫色暗沉,长期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地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6]。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调节ILD患者的肺泡炎症反应,肺泡-毛细血管功能逐渐丧失,肺组织逐渐纤维化,最终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7]。多数学者认为,TNF-α与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关系较为密切,如果静脉注射TNF-α将会导致机体发生弥漫性肺泡损伤,其中以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为主[8-9]。在机体的肺组织受到损伤时,巨噬细胞会在损伤组织的周围被激活,大量的TNF-α会被释放入血,不仅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同时会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增殖,在与其他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最终导致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还有学者认为,IL-6是机体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受到刺激时分泌的一种低分子蛋白质,不仅可以调节机体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调节免疫应答反应和急性期反应,同时在机体的抗感染反应中具有重大作用[10]。IL-6在发生多种疾病时都会引起相应的改变,同时其表达失调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IL-6水平的升高常提示疾病的活动、排斥反应的强弱、疾病的治疗效果等,因此,通过检测患者血浆中的IL-6的含量可以清楚地反映病情的变化。祖国医学对此种疾病的描述主要常见于短气、咳嗽、肺胀、喘气以及肺痹等相关研究中,同时多数学者认为,气阴不足、邪络闭阻,致使肺部气血不通是肺纤维化的主要病机[11-12]。研究其病因发现,此种疾病多为肺肾亏虚、邪毒入络、肺络中血行迟滞、络脉失养、痰瘀互结阻于络中而发病。

根据肺间质纤维化病机,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由于间质性肺病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而随着疾病快速发展,发现时病已入络。目前临床治疗间质性肺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西药环磷酰胺治疗,此种药物虽然能够有效减轻肺部纤维化,改善肺功能指标,但是由于本病治疗的周期较长,西药的不良反应作用较大,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尤其是对于不能遵从医嘱,擅自停药的患者,常造成疾病反复,严重影响了该病的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间质性肺疾病的西医和中医的发病机制提出以温肺通痹汤治疗该病能够有效达到通痹活血、益气养阴之功效,其中炙麻黄归于肺膀胱经,主解表发汗、利水消肿;桂枝主解表散寒、通阳化气、温通经脉。炙麻黄和桂枝相须为君,共奏温肺散寒之功效,同时西医药理学认为[13],桂枝通过呼吸将挥发油的部分排出,对呼吸道的炎症也具有消炎的作用;而白芥子具有散结通络止痛、温肺豁痰利气之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平喘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同时现代药理认为,桃仁对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具有降低肝胶原含量以及汇管区纤维化的作用。五味子具有补肾宁心、收敛固涩以及益气生津的功效,干姜温肺化饮、散寒降逆。全方通中有散、散中有收,共达温肺散寒化饮、除湿散瘀通痹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2组血浆IL-6、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效果好转时,机体的相关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也明显下降,两者呈正相关,与文献[14]研究结果相一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经过环磷酰胺联合温肺通痹汤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温肺通痹汤对于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情进展迅速,且与炎症密切相关,中药治疗相对西药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的预后。但是关于温肺通痹汤治疗炎症相关因子的作用机制还处于研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对病理分型没有深入分析,因此临床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验证。

[1] 黄文荣.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4,14(26):137-139

[2] 何东阳,蒋玲.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调节白介-6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35-36

[3] 吕园园,李国琳,张念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8(1):18-20

[4] 钟南山,王辰. 呼吸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8

[5]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98-500

[6] 雷玲,赵铖,米存东.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2,52(21):23-26

[7] 罗田应.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36-38

[8] Roberta Caccaro,Edoardo Savarino,Renata D'Incà. Noninfectiou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during infliximab therapy: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24(32):5377-5380

[9] 曹志伟,金时,于雁. 肺癌相关治疗与间质性肺病[J]. 中国肺癌杂志,2013,16(5):267-272

[10] Hidenaga Kawasumi,Takahisa Gono,Yasushi Kawaguchi,et al. IL-6, IL-8, and IL-10 are associated with hyperferritinemia in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with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J]. Bio 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24(12):115-119

[11] 吴登扣.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拔罐贴敷治疗慢性肺系疾病40例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1):57-58

[12] 毕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25例[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3):82-83

[13] 仕丽,王檀,胡少丹,等. 温肺通痹颗粒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寒饮伏肺,肺络痹阻患者36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4(3):784-785

[14] 韩桂玲,张纾难. 肺痿方联合激素对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影像、生理综合评分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4,55(4):305-307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2.029

R563

B

1008-8849(2015)32-3611-03

2015-06-01

猜你喜欢

温肺间质性环磷酰胺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勘误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肺化纤汤干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Nrf2含量研究
寒性久咳试试盐敷疗法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例儿童静脉滴注异环磷酰胺致癫痫样大发作的护理体会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