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探讨

2015-02-08曹景恺王晓辉陈兆祥葛步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细菌性脓肿肝脏

曹景恺,任 重,王晓辉,陈兆祥,葛步军

(1.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上海 200436;2.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探讨

曹景恺1,任 重1,王晓辉1,陈兆祥1,葛步军2

(1.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上海 200436;2.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白细胞恢复正常、腹痛好转及体温恢复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可以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细菌性肝脓肿;中西医结合疗法;柴胡清肝汤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并伴有上腹疼痛,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1]。细菌性肝脓肿由于感染途径多,细菌种类复杂,脓肿分布和范围差异大,以及常伴有并发症等原因,部分患者预后较差。本文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进行研究,对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提供帮助。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7月—2013年9月宝山区大场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4例,患者均经过西医和中医的严格诊断;肝功能Child分级B级以上;无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均无合并其他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肝脓肿直径均未超过7c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肝区疼痛、肝肿大、肝区叩击痛以及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住院治疗,血常规检查均可见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增高,由肝脏B超或CT确诊,符合《黄家驷外科学》中关于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症状或不愿服用中药及治疗不配合的患者;诊断初期及发现脓肿较大,且液化明显需外科引流者;肝功能代偿、因其他严重疾病不能顺利康复甚至不能治疗者;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脓肿如肝脏外伤、真菌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寄生虫性肝脓肿等。84例患者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26~85(58.6±10.43)岁;出现症状至入院的时间2~13d,平均5.7d。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59.2±11.02)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58.4±10.04)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严格参考《外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2]:①肝脓肿初期,患者初见发恶寒发热、脓肿症状尚未形成,咽干口苦,厌食纳少,胸胁疼痛拒按,脉弦数、苔黄、舌质红;患者B超提示,见肝脏呈现面积不等的低回声,中医论证为热毒内蕴,肝郁气滞。②肝脓肿中期,患者初见发热且症状不退、脓肿症状已经形成,咽干口苦,多汗,体瘦,厌食纳少,便秘尿赤,胸胁疼痛拒按,脉弦细数、苔黄厚、舌质红;患者B超提示,见肝脏呈现可见的液性暗区,中医论证为火毒蕴盛,肝郁气滞,血肉腐烂成脓。③肝脓肿后期,患者发热症状已退、脓肿被吸收,咽干口苦,厌食纳少,胸胁疼痛拒按,脉弦数、苔黄、面色萎黄,舌质红;患者B超见肝脏呈现脓腔明显减小,甚至消失,中医论证为正虚毒恋,气损阴亏。

1.3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等。予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足量疗程抗感染治疗,并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失调。研究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予以柴胡清肝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20g、黄芩20g、青皮20g、皂角刺6g、金银花20g、连翘20g、紫花地丁20g、红藤20g、赤芍10g、桃仁10g、熟地10g、麦冬10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分2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停用抗生素后继续使用2~3周。药物煎熬由中西医结合肝胆病研究所统一煎制,功能主治血虚火动,肝气郁结,致患鬓疽,初起尚未成脓者,毋论阴阳表里,俱可服之。患者后期则给予生脉饮治疗,每日3次,每次10mL,及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每次6g。另外,对于脓肿直径超过5cm的患者,且经过2个疗程的针对性治疗无效,则需要例行CT或B超下置管引流术或者是穿刺抽脓引流术。

1.4观察项目 参照文献[2]方法评定2组临床疗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发现脓肿消失或脓腔的最大直径小于3cm,血常规、肝功能正常;好转:临床症状缓解,脓肿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血常规、肝功能正常;无效:症状末缓解或加重,脓肿腔未出现缩小,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2组体温恢复及腹痛好转时间、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脓腔消失及治疗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的资料,2组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白细胞恢复正常、腹痛好转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总治疗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2组脓腔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2.22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 论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继发性感染性疾病,由于肝脏接受了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并且肝脏与胃肠道相通,因而容易发生感染,但健康人的肝脏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可以杀灭入侵的细菌,不易形成肝脓肿[3]。细菌可经胆道、门静脉、肝动脉和开放性伤口直接进入肝脏,亦可由肝附近组织感染灶直接蔓延[4]。细菌性肝脓肿由于感染途径多,细菌种类复杂,脓肿分布和范围差异大,以及常伴有并发症等原因,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因此,肝脓肿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尤为重要,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抗生素药物治疗的不断更新,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方法也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其诊疗规范性上依然存在问题[5]。如若存在胆道系统疾病,全身感染或合并有糖尿病等情况,此时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肝脓肿。病原菌进入肝脏导致脓肿形成,病变中心出现液化坏死、肉芽组织覆盖后可形成脓腔。本病一般起病较急,由于肝脏血运丰富,一旦发生化脓性感染后,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全身脓毒性反应。临床上常继发某种前驱性疾病(如胆道蛔虫病)之后突发寒战、高热和肝区疼痛等,主要临床表现包括[6]:①寒战和高热。即患者在发病初期骤感寒战,继而高热,发热多呈弛张型,体温在38~40℃,最高可达41℃,寒热交替,伴大量出汗,脉率增快,一天数次,可反复发作。②肝区疼痛。炎症引起肝脏肿大,导致肝被膜急性膨胀,肝区出现持续性钝痛;疼痛剧烈者常提示单发性脓肿;脓肿早期为持续性钝痛,后期常为锐性剧痛,随呼吸加重者常提示肝膈顶部脓肿;有时疼痛可向右肩放射,左肝脓肿也可向左肩放射。③消化道症状。由于伴有全身性毒性反应及持续消耗,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少数患者在短期内可表现为精神萎靡等较严重病态,也有少数患者出现腹泻、腹胀或较顽固性的呃逆等症状。④体征。肝区压痛和肝大最为常见;右下胸部和肝区有叩击痛;有时出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如脓肿位于肝表面,其相应部位的肋间皮肤表现为红肿、饱满、触痛及指凹性水肿;如脓肿位于右下部,常见有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部饱满,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常能触及肿大的肝脏或波动性肿块,并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紧张等;左肝脓肿时,上述体征则局限在剑突下。晚期患者可出现腹腔积液。继发于胆管梗阻的患者,可伴有黄疸。

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多见于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抗感染为主的药物保守治疗、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开放性手术引流等。普通抗感染药物治疗由于治疗时间长,易导致疾病预后差,迁延不愈。手术切开引流具有创伤大、切口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肝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方法由于脓液多黏稠,甚至可有块状物,加之引流管直径细小,易阻塞而致引流不畅。并且,如果脓肿位置较深或在不易穿刺的部位,如在大血管、胆管附近或近膈顶等,穿刺操作易产生严重并发症[5]。因此,细菌性肝脓肿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点[7]。在中医领域,肝脓肿属于“肝痈”“肋痛”等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是由于饮食不洁,感受湿热病邪,或因情志抑郁,湿热疫毒蕴结于里,内伤于肝,经脉受阻,气滞血痕,肝失所养,或肝郁而气界血瘀,久而成痈,最终血败肉腐久酿成脓。因此,中医治疗肝脓肿的方法主要以清肝泻火、理气开郁、解毒排脓为主[8-10]。本研究中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从传统医药中寻找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方药,结合西药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特别对于肝脓肿的初发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该病的疗效。病之初中期以肝郁气滞、火毒蕴盛为病机,正盛邪实,应以祛邪为先。故重在疏肝理气、泻火解毒。本病在初中期病势急迫,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应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支持治疗并配合中药治疗,达到迅速控制感染、减轻中毒症状、明显缩短病程的目的。病之后期,发热已退或低热不退,消瘦乏力,体质极度虚弱,处于正虚邪恋阶段,改用扶正祛邪、补虚托毒的中药进行调理,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从传统医药中寻找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方药,结合西药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特别在脓肿的初发阶段及时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细菌性肝脓肿传统治疗方法是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往往疗程长、费用高、不良反应多。脓肿形成后行外科手术引流,并发症多。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在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中药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症、脓肿的消散与吸收,阻止或消除脓肿壁的形成[11]。本研究采用柴胡疏肝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其中柴胡、黄芩、青皮、皂角刺可起到疏肝解郁理气散结之功效;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红藤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赤芍、桃仁、熟地、麦冬可起到滋阴活血之功效;生甘草能调和诸药。结果发现,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其白细胞恢复正常、腹痛好转及体温恢复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治疗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总治疗时间,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立军.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2069-207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3

[3]ZhuMM,LuH,WangTR,etal.ConcurrentamoebicandKlebsiellapneumoniaeliverabscessinanimmunocompetentpatient:anunusual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JDigDis,2010,11(4):249-253

[4] 龚剑,戴维,潘志刚.细菌性肝脓肿118例临床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3):211-213

[5]SardaAK,MittalR,BasraBK,etal.Threecasesofamoebicliverabscesscausinginferiorvenacavaobstruction,withareviewoftheliterature[J].KoreanJHepatol,2011,17(1):71-75

[6] 殷宗福,何清宇,刘亮,等. 细菌性肝脓肿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8(3):139-141

[7] 盛天骄,林一帆,王长洪,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12):638-641

[8] 田凌云,张萍,张承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83-3584

[9] 李晓民.消脓汤配合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2):45-47

[10] 李晓民,杜建华,殷兆亮,等.自拟消脓汤组方联合抗菌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651-652;655

[11] 武军,倪斌,周清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6):342-34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18.030

R657.33

B

1008-8849(2015)18-2013-03

2014-08-01

猜你喜欢

细菌性脓肿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加州鲈肝脏养护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