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改进比例调节泵的工艺

2015-02-08郭新林大庆油田采油二厂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3期
关键词:机泵损率比例

郭新林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

用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改进比例调节泵的工艺

郭新林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

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是对原有比例调节泵进行改进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在注入泵液力端增设回流调节阀,应用综合控制系统监控各柱塞运行状态,精准控制流量调节阀关闭、开启时机,调整机泵有效做功行程,并通过与流量计联动,实现流量的自动调节与控制。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故障率低,运行稳定;泵平均时率可达98%以上;调节范围大;黏损率低,平均黏损率为3.4%;瞬时流量注入稳定。

比例调节泵;伺服调量;聚合物注入;工艺改进;黏损率

1 系统结构

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是对原有比例调节泵进行改进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在注入泵液力端增设回流调节阀,应用综合控制系统监控各柱塞运行状态,精准控制流量调节阀关闭、开启时机,调整机泵有效做功行程,并通过与流量计联动,实现流量的自动调节与控制。该技术利用机泵凡尔工作的稳定性,较好地克服了比例调节泵工艺动密封效果不稳定、内漏量大等弊端,有效地解决了比例调节泵注入工艺黏损率大,故障率高等问题。该技术流量调节便捷,设定流量后无需人为干预便可自动调节,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聚驱注入质量。伺服调量注入系统执行机构结构见图1。

图1 伺服调量注入系统执行机构

2 工艺改进试验效果

2012年12月17日,在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三作业区南八东2#注入站11#泵,开展了用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改进比例调节泵工艺试验。为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于2013年3月又追加试验了14#泵。

2.1 时率情况

2012年12月17日至2013年8月12日,11#泵运行238天;2013年1月中旬,由于试验中途改进、调试设备,泵的运行时率为93.2%,偏低;2013年1月下旬至8月中旬,泵平均运行时率为99.1%,完全满足时率要求。

2.2 振动情况

由于该系统是基于比例调节泵工作原理进行的工艺改进,依然存在单塞对单井注入工艺脉动大的缺点。从改造后机泵和工艺的振动情况看,该系统泵体本身的振动控制较好,经测试振幅在0.06mm以内,但工艺管线振动较大。试验期间,针对脉动明显的工艺特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泵出口管线振动控制,安装联合多点固定卡子;二是优化管线固定工艺,进一步强化单点固定。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控振效果,平均振动幅度由原来的0.20mm降至0.04mm,降幅达到80%,见表1。

2.3 黏损率控制情况

未改进前,比例调节泵黏损率最高33.2%,最低1.0%,平均13.2%,而且极不稳定。采用伺服调控技术后黏损率控制较为理想,南八东2#站11#泵改进后连续运行8个月,黏损率依然较为稳定。已改造的11#、14#泵黏损率由原来平均12.9%下降到2.5%,降幅79.8%,效果显著,可完全满足注聚需求。南八东2#注入站11#、14#泵改进前后黏损率降幅统计见表2。

表1 南八东2#注入站11#、14#泵改进前后各部位振动情况

表2 南八东2#注入站11#、14#泵改进前后黏损率降幅

2.4 注入波动情况

该系统控制稳定,经连续24h流量数据监测表明,瞬时流量±3%内波动时段平均达到96.9%,±5%内波动时段平均达到99.7%,见表3。

表3 南八东2#注入站11#、14#泵流量波动情况

3 现场应用

采用伺服调量注入技术对南七~杏一区67台比例调节泵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泵的运行时率、黏损率、机泵振动及注入稳定性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其中,时率提升至98.9%,黏损率降至3.4%,效果十分理想。伺服调量注入技术与一泵多井技术改造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改造费用低,节约投资。由于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无需增加外输母液汇管、变频器、单井流量调节器等工艺设备,单井改造成本为5.9万元,比一泵多井技术节约5.4万元。

(2)改造周期短,影响较小。一泵多井技术改造需要全站停产2~3个月,而伺服调量注入技术可单泵独立改造,单泵平均停产改造时间为2~3天,改造期间其他机泵可正常注入,对生产的影响较小。该区块5座注入站67台比例调节泵仅用45天就全部改造完毕。

(3)工艺改动小,管理方便。一泵多井技术改造需增加变频柜、母液流量调节器、母液汇管、阀组等工艺设备,由于注入站空间有限,改造后工艺布局极为紧凑,影响后期生产管理和设备维护。而伺服调量注入技术仅需改动注入泵液力端部分,不改变工艺布局,方便管理。

(4)黏损率低。一泵多井技术采用流量分配器控制单井母液流量,导致黏损率增高,注入泵和流量分配器的黏损率达到6.2%。应用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改造后的67台注入泵黏损率平均为3.4%。

(5)排量控制稳定。一泵多井技术井间干扰明显,注入量波动较大。而伺服调量注入技术可独立调节,无井间干扰,瞬时流量±5%内波动时段平均为99.7%,最高达到100%,最低98.6%。

4 结论

(1)伺服调量注入技术故障率低,运行稳定,泵平均时率可达98%以上。

(2)调节范围大,黏损率低,平均黏损率为3.4%。

(3)流量调整方式简单,电脑设定后自动闭环控制,无需反复调节。瞬时流量注入稳定,该系统瞬时流量在±5%内波动时段平均达到99.7%。

(4)由于该技术与流量计联动,一旦流量计出现故障将导致机泵无法运行。下一步应设置运行参数与流量的曲线记忆功能,以实现流量计故障后机泵仍可按记忆参数进行工作。

(栏目主持 樊韶华)

10.3969/j.issn.1006-6896.2015.3.029

猜你喜欢

机泵损率比例
机泵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
我国水库淤损情势分析
人体比例知多少
提高化工机泵运行稳定性的相关问题研究
关于提高机泵性能延长机泵检修周期研究
化工机泵设备维修保养与节能降耗方法探索
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究
供电企业月度实际线损率定量计算方法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供售电量不同期对综合线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