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人类心智世界的新维度
——《意识的建构原理与坐标》评析
2015-02-07刘昌
刘昌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观照人类心智世界的新维度
——《意识的建构原理与坐标》评析
刘昌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人的意识极为重要。那么,什么是意识?它有什么用处?对此,学术界智仁相见,众说纷纭。对此,《意识的建构原理与坐标》(以下简称作《意识》一书)做出了新颖的探索。
作者认为,意识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个性主体基于其内在世界的认知模式,借助大脑和机体而对内外世界所发生事件(包括未来事件)的意象化表征,其中包含模拟与再现、描述与判断、体验与评价、预见和假设、意向决策与行为图式设计、执行监控与调节反馈等多重内容。作者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与概念,诸如具身认知、主体性生成、间体世界、意象化表征、自我意识的具身体验等,都体现了一种新的科学视域,因而值得加以关注和讨论。
第一,《意识》一书基于主客体坐标,首次建立了人类意识的三位一体结构:①主体性意识、本体意识、自我意识、内时空意识;②客体性意识、对象性意识、外时空意识;③主客体中介意识、间体意识。作者认为,人的对象性意识不但能够客观地反映现实,而主体的自我意识则能够基于心脑系统的内源信息而补充/添加修改、虚拟和预示外部的时空情境(过去、现在、未来;自我、他人、自然等体系)。
黑格尔指出:“关于他物或对象的意识无疑属于自我意识;只有自我意识才是对象意识的真理形态。”作者所提出的“间体世界—镜像时空”之意识内蕴,新颖、深刻、奇妙,可说是对人类创造性的审美意识和科学意识之多层级体验、完形重构、内在预演、意象转化和行为外化的绝妙阐释。
第二,在意识建构的主体性机制方面,本书体现了作者最为独特的原创性思想贡献:通过阐释人的本体经验、本体知识和自我意识的具身建构原理,凸现了主体性意识发生,特别是自我记忆、自我情绪、自我经验、自我概念、自我反思、自我意识在意识建构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意识建构的思想模型方面,作者提出了“间体预演—镜像映射”的全新框架,据此深刻揭示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审美意识体验和人格智慧得以生成和获得认知操运的根本方式。可以说这是以往的意识研究显著缺少的思想坐标。
针对人的意识发生发展、演化转换、成熟完善和实践体用问题,《意识》一书提出了“从自我意识到世界意识:主客体认知范式的转换机制”这个理论命题,并结合当代的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现象学之相关理论与实证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旁证与间接实证,从而体现了较高的思想信效度与客观性品格,具有较为突出的心理学及哲学理论参考价值。
心理学家拉方妮指出,自我参照系作为自我意识的发源地,同时能够促进自我意识的对象性转化及实践性物化等过程;其间,大脑的中线系统—默认系统发挥着主导作用。可以说,《意识》一书所建立的人类全息意识系统“对象意识—自我意识—间体意识”这个三位一体结构模型,为我们深入认知人类在意识时空对主客观世界所做出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高阶思想框架,有助于我们强化人的主体性价值、能动性特征和超越性品格。
又如,作者援引当代心理学界和认知科学界所垂青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不但阐述了其对个性主体建构移情经验和换位思考坐标所发挥的物性支撑作用,而且还颇具创意地揭示了它们在个性主体自上而下地体验、表达、内在体用和外在转化自己的本体意识内容等关键过程中支撑主体对自我世界进行具身认知的衍生功能。这些理论观点深刻而新颖,且尚未见之于迄今为止的任何文献表述里,因而具有学术参考价值。
第三,《意识》一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建立了一系列重要而新颖的理论范畴与基本概念,从而为当代意识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生长点。在意识时空进化论方面,本书创立了历时空、共时空和超时空三大新概念;在意识形态进化论方面,本书提出了形而下、形而中、形而上三种亚范畴,揭示了人类意识行为的价值递进规律;在意识表征进化论方面,本书创立了“表象—概象—意象”的三位一体结构体系。上述理论范畴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意识发生的内在机理。
第四,在意识转型的心脑范式及价值体用方面,本书创造性地建立了以自我参照系为中介、以自我意识体验为动力、以元认知为核心、以本体工作记忆(这是作者的首创性范畴,其中包括情绪工作记忆、身体工作记忆、本体视听觉工作记忆等系列概念内容)为操作内容、以意象(自我意象—世界意象—身体意象)、概象(自我概念—对象概念—身体概念)、表象(自我表象—身体表象—符号表象—物体表象)的三级价值还原模式为路径的意识转型范式,全面深刻地勾勒了人的主体性价值力量如何转化为客体性价值产物的思想之道,为人们创建个性化自我意识、体验自我意义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提供了新颖深刻及合情合理的智性启示。
第五,《意识》一书对人类意识行为的神经对应物进行了深入细致合理的理论旁证与间接实证,形成了颇具新意的客观分析及合理结论。作者基于现当代的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进展,参照神经成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和心理生理测量学的多维相关事据,深入细致地辨识与比较了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及间体意识彼此之间的异同之处及其相应的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定位框架,从而为读者深刻理解人类意识现象的大脑基础提供了新颖具体的结构功能图式。
同时需要指出,《意识》一书也存在着若干不足之处。一是缺少对国内外意识研究之思想历程的鸟瞰式梳理与概述,相对侧重于某些共轭性内容的综观和对作者自己的思想假设与理论范畴的表述、论证和推演方面;二是对当前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微意识”现象缺少深入细致的理论评述与实证分析,因而可能遗漏了近些年来学术界所获得的一些颇具新意和思想启示的客观资料与逻辑判断。为此,笔者建议《意识》一书在修订再版时,可考虑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进行定向充实与完善,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深阔的思想视域和更为详实直观的思维样本,据此推动我国21世纪的意识研究步入新天地。
刘昌,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cgle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