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艺术创新与改革

2015-02-07荆雅芳

神州民俗 2015年8期
关键词:杂技表演杂技编导

荆雅芳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75)

杂技艺术创新与改革

荆雅芳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75)

改革和创新是促进杂技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年来,编导、老师和演员们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累积了许多的经验,取得了至关重要的开端,给往后的杂技表演提供了更多改革和创新的空间和更广泛的探讨和创新的机会。

杂技艺术 创新改革 转变

杂技是一门以技巧为核心的综合性艺术,没有高难的技巧,杂技就没有了灵魂。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大家往往觉得技巧是杂技表演的主要内容,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舞台艺术品。任何一个杂技节目的表演都离不开道具、服装、灯光、音乐等其他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杂技是由技巧与诸多的艺术共同构成的一个完美艺术品。

这种多层次、多侧面的创作方法是一切舞台艺术创作的共同规律,也是杂技艺术创作所必须遵守的规律。但由于受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影响,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杂技仍然是带有自然性质的个体创作,既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也缺少在技巧以外的更大范围里的综合创作,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创作体系。老师和演员往往是集编、导、演,甚至服装、道具、灯光、音乐设计于一身,一两个人的创作水平就决定了一个节目的整体艺术水平。从创作过程来看,基本上也只有技巧一个环节,所以重技轻艺、重难轻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单纯以技巧表演为目的创作方法,不仅使杂技在内容上单一刻板,千人一面,而且在表演上也是形式简单,手法杂乱。如在动作的编排上,单纯的技巧罗列,缺少层次和内在的联系。当然,现在已经改进了很多,一两人就决定一个节目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音乐伴奏上,曲风和节目风格的不统一,导致扮演脱节;在舞台表演上,不讲究舞台画面的严谨与完美,使得节目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这些现象不仅使杂技失去了应有的艺术魅力,也使杂技技巧本身失去了欣赏价值。

应该看到,现代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观众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美的享受和追求,更强烈反映出我们的不足。杂技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适应现代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路子,从技巧与综合艺术创作的结合上深化改革和创新。

怎样加强杂技节目的综合艺术创作呢?就是把杂技节目创作的诸多要素,即编导、老师、演员同音乐、舞蹈、舞台更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取得要素利用的最大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创作整体,用艺术表演的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创作和演出。

因此,我们不仅要更新观念,同时还要转变创作方法,结合杂技的特点,使其与现代因素更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一、以编导为中心的创作转变

编导的立意和构思是提高杂技表演水平的中心环节。杂技节目的创作和演出,具有单个和分散的特点,由于受知识面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创作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对节目进行更大范围内的综合艺术加工。建立以编导为中心的创作机制,作为艺术生产的领导和组织者,编导不仅可以在节目的一度创作中对老师、演员予以帮助和指导,而且可以在二度创作中,运用其他艺术手段对节目进行完善和强化。

由于编导的立意和构思是总体的、支配全面的,所以,只有编导才能把技巧和其他艺术手段统一在一个完整的艺术构思之内。如创作表演的《西游记》就是由编导在原本技术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构思和综合艺术加工,较好地达到了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使其表演耳目一新,富有感染力。编导对节目的构思和立意是不同的,对技巧的表现手法也不一样,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杂技表演雷同化的问题。同样,一个节目的技巧内容无多大的差别,但经过编导的构思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演形式。

二、由传统创作转向多元素创作的转变

杂技由原来的摆地摊转向大棚,进而走进舞台,不仅在技巧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在舞台艺术的综合运用方面,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杂技舞台表演的起步较低,多元创作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与杂技技巧高难度的不断提高是相违背的。许多节目的技巧高难度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整体艺术水平却上不去,形成了技巧突出而其他艺术手段映衬无力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杂技表演的艺术质量。

我们说技巧美,是杂技表演的主体美,是强调杂技艺术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努力创作美的技巧和动作,来丰富和发展杂技表演的内容。但主体不是整体,单一的技巧无论其难度有多高,都取代不了其他综合艺术手段的作用和功能。俗话说,水涨船高,技巧高难度的突破和创新,应该伴随其他综合艺术创作的提高和更新。新的技巧,应该有新的形式来烘托,旧瓶新酒是没有艺术价值的。所以我们应当根据不同节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节奏、不同风格,充分运用舞蹈、灯光、音乐、服装等一切艺术形式,进行认真的综合创作,提高节目的表演水平。

要加强杂技的综合艺术创作,必须建立杂技自己的综合创作队伍。杂技表演有特殊规律,因而对音乐、服装、灯光的运用也有特殊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创作人员所能胜任的,所以杂技应该有自己的作曲家和舞美设计师。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懂得杂技表演的一般规律。作为舞台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他们在与杂技编导、老师和演员的共同创作中,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职能,把杂技节目的创作和演出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三、提高演员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的转变

艺术是最富有个性的创作,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不仅仅是编导、老师创作意图的简单再现,也是一个创作再体现的过程。演员作为舞台表演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我们提高表演水平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杂技演员,不仅要有高超过硬的技巧,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

杂技演员表演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强烈的审美意识,不善于体验和表达美的情感和意境。杂技虽然技巧性很强,但也有丰富的蕴含。从总体上说,杂技体现了演员勤劳、智慧和锻炼技巧的坚韧精神,使观众从演员熟练而准确的技巧表演中感受到他们适应和支配对象的才能。从单个节目而言,也有特定的蕴含,如《西游记》是以杂技剧情的形式来表现古典的题材,杂技选了“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火焰山”四个小剧情。突破了以往尽管技巧难度很高,但与观众之间产生不出任何感情上交流的障碍。我们有时在评论一些演员的表演时,常说他们像是在练功,不像是在舞台上表演,其原因就是这些演员缺乏对美的感受和想象,他们展现给观众的只是技巧,而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由技巧所表现出的那种美的情感和意境。因此,这种表演是不成功的。只有具备强烈的审美体型、舞蹈、乐感、语言等方面的良好素质的杂技演员,才能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提高杂技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提高杂技演员的文化水平。文化是基础,只有掌握了文化知识,演员才能学习理论,才能开阔视野,才能有艺术创作上的提高和创新。同时,杂技演员还应广泛地接触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等其他艺术,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

任何一个技巧难度高、构思新颖、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演员表现力强的节目,都离不开编导、老师、演员及舞蹈音乐和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协作和努力,这其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会影响杂技表演的艺术质量和效果。因此,加强杂技表演的艺术质量和效果,必须把加强杂技节目的综合艺术创作问题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杂技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其技巧的难与艺术的美是一种矛盾,我们的改革和创新就是要从这两者之间闯出一条新的路。

四、实践与结合相互贯穿一致性的转变

综合以上三点的结论得出,杂技的改革与创新必须结合事物本身的属性和特征,如盲目的来结合,不能融洽的贯穿杂技的主体性而适得其反,如单一的表现杂技的技术则不可能达到创新与发展的终极目标,从节目的创新要多层次着手,追求技术难度的同时,还要与时代的转变相吻合,追上时代的节奏,现如今的观众需求和欣赏品位在不停的变化,如何达到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准则更加考验杂技的创新成果,观众的检视则成为一个优秀的杂技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门类,杂技艺术如何从千年的传统艺术门类推陈出新更加值得每一个从事杂技艺术事业发展和创作人员的必修课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的在专业技术上开发、探索、创新、才能更好的融合其它艺术门类的优势相结合,但是如何创新与改革都不可能抛弃杂技艺术的精神核心,技术始终是杂技创新与改革的首要任务,而这门技术也是其他艺术类别所无法超越的,始终要保持杂技的主题性为主则是创新必须具备的唯一条件。

结语

近几年,杂技技巧高难度的突破和创新有了很大的发展,再要推向一个新高度有很大的困难,但杂技综合艺术创作却是一个未被涉及太多的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正确处理好技巧与综合艺术加工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杂技艺术事业的更快发展。

加强杂技艺术节目的综合艺术创作,是一个范围很广、内容很深的问题,需要有专门的讨论和研究。

[1]孙力力.创新:杂技艺术的灵魂.艺术评论,2011(1);

[2]段志义.浅谈杂技创新之路.杂技与魔术,2014(04);

[3]齐力斌.刍议杂技艺术教学发展与创新思维.神州民俗,2012(05)。

荆雅芳(1983—),女,三级演员,现任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员。

猜你喜欢

杂技表演杂技编导
杂技表演
看杂技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老鼠演杂技
安全行驶千万不能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