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为例

2015-02-07高伟

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祭天祭坛天坛

●高伟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为例

●高伟

天坛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坐落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其前身——天地坛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由明成祖朱棣建成,后经嘉靖、乾隆、光绪等朝的多次修缮、改建,形成今天的天坛公园。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坐落在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是代表红山文化的巨型礼仪建筑群,其中包括大量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距今约5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里的众多发现都与中国文明起源有着紧密的关联[1],其中第2地点(N2)发现的圆形祭坛为一处三重坛台建筑,令人惊奇的是,它形制与今天的北京天坛如出一辙。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种形制穿越数千年的时空一直影响着后世,最初的祭坛又为什么要建成如此模样,它体现出古人怎样的思想,亦或是承载了某种人类所共有的情怀,它如何不被察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于美学、形制等意识层面。本文将结合已经发表的考古资料,从上述方面对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及内涵做出分析,解释祭坛形制诞生和延续的深层缘由。

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的圆形祭坛

在距今五千多年的远古时代,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瞬息万变的自然气象使人们对“天”充满了恐惧与敬畏,“天”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之神,人们开始了虔诚的祭天活动并将之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圆形祭天祭坛,便是古人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物化载体。

根据2012年出版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的描述,位于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N2)的圆形祭坛为共有三层阶台的圆坛状,形制、结构及用料、砌筑方法均与诸积石冢差别甚大,也无墓葬发现,故定为“坛式”建筑。坛的平面接近正圆形,由三层以立石为界的阶台和坛上积石组成,形成由外、中、内三周同心状石界桩圈框定的三层台阶,从外到内逐渐高起,构成了祭坛的基础和轮廓。外桩圈直径约为22米,中桩圈直径约为15.6米,内桩圈直径约为11米[2]。

首先,该祭坛最显著的形制特征是圆形,对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它与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思想有关,本文也支持这种观点,此处仅对“天圆”思想的形成做一些探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其他建筑和精美玉器、彩陶证明,这里是一处等级极高的祭祀活动中心,当时人对于天神及祖先的信奉非常虔诚,祭坛所用的形制一定经过谨慎的斟酌,绝不是随意或偶然而为。那么,红山人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圆形的形制呢?学术界普遍认为是遵从太阳的形状,本文同意此观点,但不认为这是决定祭坛形制的唯一因素,还应该有更多重、更深层的原因。例如满月时的月亮是圆形的,天空中的星星是圆形的,雨点落在地上的痕迹是圆形的,冰雹大多数是圆形的,龙卷风的形状是圆形的,这些与天相关、从天而来的事物都带有圆形的外表,所以敬畏天神的红山先民很自然地认为这是上天下达的旨意,“圆形”是天独有的形制,因此圆形祭坛的形制才能如此的深入人心、留存久远。

其次,该祭坛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三重坛台,这与其他庙、冢的形制完全不同。为什么是三重坛台,数字“三”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与古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哲学思想有关,本文也支持这种观点,但是这一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尚无明确解释。本文认为,这种思想的形成一定与古人特有的思考方式有关,奇数往往意味着变化、活跃、不平衡,而偶数代表着固定、沉稳、平衡。在红山时代,人们的思想较多来源于生活经验,一只脚着地的动作是不稳定的,双脚着地是稳定的;地上的脚印也一样,不对称的是正在运动的,而对称的是处于静止的。这一解释于英文中也能略见端倪,英文中表示“奇数”的单词,往往也带有“特殊”、“不平衡”、“临时”、“变化”之意,例如“uneven”①和“odd”②,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人类认识世界、思考宇宙的方式应该是相通的。或者也有可能出于古人对自身性别的认知,男性为阳,代表力量、冲动;女性为阴,代表安静、平和。既然“奇数为阳”的说法有合理依据,那为什么单独选用“三”,而不是其他奇数呢?这很可能是因为奇数中“三”的位置离“一”最近,“天”无疑是万向归一、一元复始的“一”,而祭天自然要用最接近天的数字——“三”。“一”座用来祭天的“三”层祭坛,是古人把对天的敬畏、对宇宙的理解融入建筑形制的最好例证。

最后,根据发掘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和基本几何知识可知,该圆形祭坛三层坛台之间的直径之比为√2、面积之比为2,如此特殊的倍数关系一定不是偶然形成的。关于这种形制的诞生与实施,学术界有一种解释,认为当时的红山人已经掌握了圆形与正方形的内切、外切、内接、外接关系[3],并作出了相当合理的几何证明③,并结合其他证据,有力的证明了“规”与“矩”的存在。[4]这种方圆相生④的结构理念,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地合一”、“天人合一”、“天地相生”等思想的形成密切相关。中国古人习惯于把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与已知的数学、几何、美学知识相结合,并将之灌注到他们心中重要的建筑中,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内涵。

二、北京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后经嘉靖、乾隆、光绪朝的多次修缮与改建,最终形成今天的形制,这里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上天的专用场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天是中国历代君王的头等要事,祭天场所的修建也必须经过多重考量。天坛作为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极强的象征性,一直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与完美表达。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做出了如下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

但天坛最初却不是今天的样子。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随后根据沿袭千年的形制规范,于都城之南的钟山之阳(南)建了一座圜丘坛用以祭天,并在钟山之阴(北)建了一座方泽坛用以祭地,遵从了“天地分祭”的传统规制。但在洪武十年(公元1377),朱元璋以“人君事天地犹父母,不宜异地”[5]为由,改“天地分祭”的制度为“天地合祭”,“乃命即圜丘之旧址为坛,而以屋覆之,曰大祀殿”,⑤把最初单独祭天的圜丘改为天地合祭的大祀殿,并改名为天地坛。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营建紫禁城(今故宫)的同时,也遵照南京天地坛的形制于北京城南建造了天地合祭的天地坛。

公元1530年(嘉靖九年),在位的嘉靖皇帝要筹办一场盛大的祭天典礼,然而如此形制的祭天场所令他不能满意,当时的天地坛占地超过270万平方米,面积接近紫禁城的四倍,体量之大可谓空前,且建筑宏伟、气势磅礴。如此规模的建筑群为何令嘉靖皇帝心生不满呢?原因就在于这座坛庙的形制与以往不同,用以祭天的并非露天圜丘,而是“以屋覆之”的大祀殿,且大祀殿也没有采用传统的圆形屋顶,而是采用了方形屋顶,这使它看上去更像一座宫殿。这种异于传统的特殊形制令嘉靖皇帝难以接受,大臣夏言上奏“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嘉靖随后下旨,改造大祀殿,并实行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边筑圜丘⑥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择地点筑方泽坛⑦祭地。同年,嘉靖皇帝就下旨命夏言督造,严格按照古书上的规制,在大祀殿南侧建造圆形的露天祭坛——圜丘;并于公元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在大祀殿的旧址上新建了三重圆台、三重圆顶的大享殿。自此,天坛重拾延续了数千年的祭天形制,虽然经过后世的多次修缮,但这种形制一直被沿用,存续至今。

纵观天坛,它依旧沿用“圆形”这种被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形制。古代建筑师运用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想象把臆想中人天接触、天人对话所需要的一切氛围都用天坛实现了。站在坛顶仰望苍穹、环顾四周的时候,空旷感油然而生,感觉天是整个笼罩着人的,无论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心理效果上,此刻的人天距离都是最近的。多重圆台的同心渐小设计,使大地产生向天空延伸的趋势,艺术的感觉也是最好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圜丘与西方的人天交流场所——教堂有着理念上的区别,教堂通过追求极致的高屋顶、让人们仰望穹顶来达成人与神的交流,但事实上屋顶始终分隔着人与天,穹顶建的越高,人看见的天空越小。反观中国古人的设计,显得非常巧妙,将中国文化中“重意不重形”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融入中国人骨髓的思想,正是后世人心心念念的原因。很难想象,这样具有哲学和审美高度的设计竟然始于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

除此之外,数字“三”意料之中的出现了,不仅如此,在阳数(奇数)里居中的“五”与阳数中最大的“九”⑧也随处可见。天与帝王都是“阳”的代表,帝王祭天自然离不开阳数,如此既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又彰显皇权的尊贵。例如圜丘为三重坛台,顶层直径九丈,中央一块圆石为天心石,从天心石往外嵌以九圈扇形石,外圈青石均已九的倍数发散开去,平台四周有石栏杆,每面各有九块挡板,蹬坛台阶每层为九步,以应“九重天”等等,通过对奇数的反复运用,强调“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奇数为阳”的思想在这里体现到极致。

三、结语

从五千年前的牛河梁积石阵,到明清重修、重建的圜丘、祈年殿,它们一脉相承的体现着中国古人对于建筑形制和内涵的追求,它们将中国独特的礼制与文化固化为传统、物化为建筑。

尽管明成祖朱棣营建了偌大的天地坛,但终因不合规制传统,而被自己的子孙摒弃。毫无疑问,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不单独强调宏大、惊奇,赋予它们长久不息生命的,是那些凝聚于建筑中的厚重而博大的文化传承。站在天坛,我们似乎依旧能够感受到红山先民面对天地自然时所秉承的那份虔诚与谦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中国建筑更有着丰富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虽然封建礼制早已被现代社会淘汰,但中国数千年悠久历史所形成的礼学、礼仪、礼节依然凝结在这些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中熠熠生辉。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大国地位的确立,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一体化的大形势下,坚持文化自信、传统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点绝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层面上。有时我们需要回望历史,并从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探索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与精华。

注释:

①英文单词“uneven”表示“奇数的;不平坦的;不平均的”,而它的反义词“even”则表示“偶数的;平坦的;相等的”。

②英文单词“odd”表示“奇数的;古怪的;临时的”。

③④小圆的外切正方形为中圆的内接正方形,中圆的外切正方形为大圆的内接正方形,详细几何证明见张跃辉、孟应凡的文章《牛河梁三重圆祭坛的圆与方》,发表于辽宁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

⑤记载于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一百十四,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微卷影印版,1873页。

⑥圜丘和大祀殿建筑组群于公元1534年(嘉靖十三年)改名为天坛。

⑦方泽坛于公元1538年(嘉靖十七年)改名为地坛。

⑧此处所说的奇数,仅只“1、3、5、7、9”这五个数字,“5”为居中,“9”为最大。

〔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文敏出版社,2013.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32.

〔3〕〔4〕张跃辉、孟应凡.牛河梁三重圆祭坛的圆与方[J].辽宁师专学报,2008(4):11.

〔5〕(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47.

猜你喜欢

祭天祭坛天坛
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自省与自觉——从方增先的《祭天》谈起
顶流CP,总有一个要“祭天”?
《天坛之美》
燃烧的祭坛
直道与匈奴“祭天金人”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