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2-07郭洪宇马肖萌

法制博览 2015年22期
关键词:法律人才大学生

郭洪宇 马肖萌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如今,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规范着公民的行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已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使他们成为能更好适应现代生活的人才,对于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开展高校法制教育的意义

(一)高校法制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的根本途径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法官、检察官的制度,健全从政法院校毕业生中招录法律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而培养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根本途径就在学校,另外,学校的法制教育也可以为国家培养懂法、守法的公民。

(二)高校法制教育可以教育大学生保护合法权益,同时减少犯罪

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社会经验不足,自我防范意识较差,在社会生活中会面临各种侵权现象的发生,尤其最近频频曝出的女大学生失联被害案件,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国之栋梁”,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如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再到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被投毒案,这一件件高校生犯罪案件发人深省,也使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二、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

由于高校普法工作短期难见明显成效,在实践中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而且缺乏专业法律教师的指导和学校财力的长期支持,普法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另外,在高校法制教育过程中,教学形式大部分还是课堂教学,由老师讲授法律理论知识,很少有学校组织实践和建设环节,师生很难讲理论和实际相连。

(二)优秀师资不足,高校普法教育力量薄弱

现在高校不断扩招,而建设优秀的大学教师队伍未能跟上扩招的步伐。据了解,很多高效讲授法律课程的教师大多来自管理行政人员或心理指导老师,他们不是毕业于正规高校的法律专业,对法律的了解有限,更别提跟上时代步伐,对新的法律或司法解释有深刻见解,并教育学生与实践结合,他们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大大影响了普法教育工作效果。

(三)高校腐败滋生,对法制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据报道,自十八大以来来自高校甚至名牌院校的教育腐败、违法乱纪现象明显增多。仅四川省,自去年5月份以来,就查处高校腐败案件36 起,处分26 人。不少高校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大肆运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高校腐败滋生,法律和纪律就形同虚设,导致从上到下对法律产生不信任感,普法工作无法推进。

三、解决高校法制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的法制教育机制,加强法律课程的实效性

在大学法制教育工作中,应该建立长效有序的教育机制,各个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特点,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形成一套完整有特色的法制教育体制。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案例,观看影片或组织模拟法庭,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优化师资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高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必须建立一支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法制文化活动,激励学生学习法律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法律氛围,引导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最后,学校要解决后勤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生活环境。

(三)依法治校,依法办学

依法治校就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各项工作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要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加大对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视,严明校风校纪,令行禁止。尤其是高校管理人员应转变权力观念,依法治校,以身作则,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创建一个廉洁干净的学校环境。

总之,推进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1]汪晓宇.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37.

[2]张宽政.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四点体会[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法律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