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行为标准审讯亚文化型犯罪嫌疑人方法——把握“90后”犯罪嫌疑人的是非观念和价值标准进行讯问

2015-02-07任言曌

法制博览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亚文化心理压力气质

任言曌

中国刑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5

一、亚文化型犯罪嫌疑人员范围

通过行为标准,我们可以分析把握犯罪嫌疑人的是非观念和价值标准,由此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主流文化型、亚文化型以及黑道文化型。主流文化型是一种主体上与主流是非观念和价值标准一致,而出现暂时的相背离,它的人员范围主要包括那些道德良好、受到良好教育的干部或者其他循规蹈矩的劳动者。黑道文化型是一种与主流的是非观念和价值标准根本相反的类型,他们缺乏道德基础,人生观、价值观畸形,有时候会把杀人放火与兄弟义气联系一起,往往是惯犯和累犯。具有黑道文化特色的犯罪嫌疑人相对于主流社会往往有其特定的规则,我们需要激将法、“理解”法或者赞扬激励法等满足其虚荣心对其社会性原因予以理解,以便抓住其特点实现讯问目的。

二、当代“90后”青年性格特点

(一)浮躁心理。心理学家认为:浮躁是结合了冲动、盲动性、情绪化的畸形的心理状态,它与吃苦耐劳、公平竞争、发奋图强是截然不同的。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约为2600万人,其中死于自杀者约有25万人,自杀未遂者100万人。

(二)个性心理。“90后”作为当代主流群体,却盲目追求所谓的“新潮”、“个性”、“物质”、“外来文化”等趋势,而并未在意此行为对他们个人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内在追求个性是通过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90后”喜欢做不同于其他人的发型穿着个性新潮的服饰,而不再强求某一时时间段内流行的东西。

(三)宣传失偏攀比心理。有关财富和成功夸张的、片面的过度宣传,很容易造成当今社会人们之间攀比心理的产生,导致人们逐渐失去本心,变得随波逐流。从微观上说会导致个人的道德缺失,从宏观上考虑则会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都正在形成阶段的“90后”更是会造成心理方面和性格方面的巨大影响。

(四)不稳定心理。“90后”新人类政治敏锐性较强,思想观念较鲜明,希望自己精英化,渴望事业成功,他们往往是先谈条件再工作。表现出眼高手低,追求个性,要求平等,很容易便展示出“愤青”、敢于挑战权威、极易情绪外露的一面。

三、对“90后”青年的审讯方法

(一)加强心理攻势,施加心理压力

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捕之后就会产生惧怕罪行被揭发而受到法律制裁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紧张恐慌,心理压力重,出现悲观情绪。所以无论犯罪嫌疑人貌似急躁或镇定,其本质上都是虚弱的。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时机对犯罪嫌疑人施压,到一定限度,犯罪嫌疑人在严肃的环境压力,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和侦察员有力的追问下,必然产生很强的刺激,动摇抗拒的信念,甚至交待。

(二)针对多种性格和气质特点的被审讯人的审讯

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都是个性特征中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针对各种气质、性格的人,所采用的对抗审讯方式也不尽相同。“90后”虽然年龄较小,性格特征也没有完全稳定,但是根据其特定的成长环境也会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特点。第一,胆汁质气质、外向型性格和情绪型的人.针对这种硬碰硬的犯罪嫌疑人,需要使用“激将法”或“以柔克刚”的感化策略,干扰其逻辑思维,抓住犯罪嫌疑人缺乏持久性的特性,通过物质接受法,逐步对其进行感化,进一步击溃其防御体系,暴露其犯罪事实。第二,多血质气质、外向型性格和情绪型的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需要使用“跳跃式”“迂回式”的方式进行发问,避开其防御体系,不给其机会编造谎言,或趁其松懈时使用证据,一举将谎言戳穿,有时还可任由犯罪嫌疑人夸夸其谈,针对“言多必失”的特点,抓住犯罪嫌疑人描述中的把柄作为突破口,展开反击。第三,粘液质、内向型性格和理智型的犯罪嫌疑人,情感、认识产生得偏慢,不易于表现出来,外界给予刺激时产生反应较慢。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增加一些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致使犯罪嫌疑人神经紧张,进而打乱其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防御策略,迫使犯罪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

(三)制造错觉,诱其主动交待

犯罪嫌疑人在审讯阶段对审讯人员的问话草木皆兵,他们妄图通过抵赖、狡辩来试探我们审讯人员到底掌握他们多少证据。“90后”青年虽然具备了辨认和识别的能力,但是由于经验的欠缺往往不能看到或想到事情的本质,审讯人员应该利用其敏感多疑的特点,制造种种错觉、假象,故意在无意中“泄露”一些虚假的信息和证据,迷惑案犯,使其误认为我们已掌握大量罪证迫其主动交待。

(四)政策攻心策略的运用

“90后”的青年,虽然他们大多受过教育,但是往往立场不坚定,或者在学校里没有好好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因而缺乏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我们应该让他们了解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一贯实施的刑事政策,也是犯罪嫌疑人唯一正确选择和最好出路。

[1]郭晓彬.侦查谋略与措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魏鹏.侦查讯问[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亚文化心理压力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