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现象背后的社会资本流动
2015-02-07周翔宇
“二代”现象背后的社会资本流动
周翔宇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二代”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所熟知,并逐渐演变为近似贬义的词汇。抛开主观情绪,“二代”现象的背后则是贫富差距日益增大,阶级流动趋于固化的社会现实,究其根本是社会资本流动问题。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流动;“二代”现象
中图分类号:C912.6
作者简介:周翔宇(1988-),男,河南扶沟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法。
“富二代”一词首先出现在《鲁豫有约》,随着社会媒介的传播,逐渐延伸出“官二代”“贫二代”等一系列词汇。这些词汇并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阶级的划分,更多的是大众传媒对种种社会现实事件的反应。
“富二代”多指八十年代出生,作用巨额家产的富家子女,其是相对于其身后艰苦创业的“富一代”而言的,由于建国后对死人资本的消灭,白手起家的民间资本家成为了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代富人,他们的经历浓缩着这个国家三十多年的变革之路。“富二代”由于天然拥有“富一代”给他们积累的社会资源,这使得他们天然在社会竞争力上要强于普通人。这种资源的承继使得“富二代”在知识、技能方面远远领先。
“官二代”则是跟我国社会传统孕育出来的产物。中国传统社会以宗族血缘为基本社会关系,士绅阶层和科举制度相结合造就了这个家天下和官本位的国度。封建皇权是靠官僚集团来维持,因此,官僚集团成为古代政治的具体操作者,并因此占有了绝大多数社会资源。血缘宗族制度的存在要求当权官僚有义务争取维持本家族的利益,这也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源于汉代的“恩荫”制虽然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对国民观念上的影响一直存在,使得当权官员为子女谋福利理所当然。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凡体制内的机构近亲繁殖,裙带关系并没有随着计划经济的结束还衰退,愈是闭塞地区,血缘宗族关系愈是繁茂,体制内岗位逐步被垄断,并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官二代”。
贫二代,是相对富二代而衍生出来的名词。经过数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出现了较为明显社会分层,未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的普通工人、农民等人群,在贫富差距增大的情况下,相对贫穷加剧。这类人被称之为“贫一代”。他们的子女由于先天的贫穷,导致教育资源稀缺,基础环境较差,而难以摆脱贫穷,因此被称为“贫二代”。“贫二代”由于享受不到更多教育资源,在个人素质普遍不能适应更高的社会竞争,社会资源的稀缺又导致其上升途径的狭隘,其就业方向多为社会底层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由于婚姻遵循一定的“社会交换”的原则,贫困二代会与相同社会阶层的人婚配,因此,其社会发展重蹈“贫一代”,同样,其社会资源的稀少占有很容易孕育出“贫三代”。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以关系主义方法为的基础认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美国社会学者詹姆斯·科尔曼以微观和宏观的联结为切入点对社会资本做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人际关系中的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主要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加以界定。我国著名学者林南通过对社会网的研究提出社会资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社会分工,生产力发展而又不充分时,阶级已然产生。
不同的社会分工以及阶级造就了不同职业、财产、出身的人群,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谓“二代”因为上一辈的关系,而占据了太多的优质社会资本。以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就是:传统再分配体制下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精英们会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在传统体制下积累的社会资本,并将这些资本迅速转化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用的资源,从而使自己在新的社会中继续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地位。以文化资本为例,有学者认为文化资本在“阶级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的内在部分,转化为惯习。而且,一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便越容易积累新的文化资本。不同的家庭教育是个体文化资本积累的起点,处于不同家庭的青少年接受家庭教育内容是不同的,文化资本的内容往往取决于父母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教育程度和权力状况。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收入、处于上层地位的父母在帮他们的孩子积累文化资本方面占有各种优势。而且他们灌输的文化内容往往是一种强势文化观念。因此,文化资本的差异致使教育上的不平等,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是合谋的,教育资源分配是不公平的,地区、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学校环境各方面差距非常大。
真正引起社会关注的是“二代”现象背后的社会资本流动问题,其包括贫富差距造成的代际遗传、社会竞争缺乏公平致使社会流动停滞以及分化后的际之间是否能够形成共享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断裂得到有效弥合等问题。在任何一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只有部分人才能获得,因此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必须要有各种合理的流动渠道,要有一整套渠道、标准和实施办法。只要社会能保持一定的垂直流动,社会分层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和压力也会因此得到减少,在一些阶层差别也很严重的国家,其社会分层体系开放的程度也较高。
因此,要消除社会中各种“二代”现象产生的基础,快社会结构的改革,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机制。
[参考文献]
[1]管健.贫困焦虑症催生“穷三代”难题[J].人民论坛杂志,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