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舆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2015-02-07

法制博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烂尾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石 洁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近些年来,社会上公共事件多发,多名高官引咎辞职或遭免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对这些事故的报道中,新闻媒体发挥了良好的监督作用,同时也遇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舆论监督与行政权力概述

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便是舆论监督,这是制衡行政权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到来的社会信息时代和秩序化、法制化社会的呼唤,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新闻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和规范力。

(一)新闻舆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的必要性

“行政权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是伴随着国家权力的产生而产生的”①。西方国家,媒体常常批评其政府,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这段时间,媒体的立场以及态度常常与行政机构相对立。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腐败的滋生往往是权力缺乏监督。权力需要法律的制约,而监督行政权力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舆论监督行政权力的宪法依据

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我国宪法第2条、第35条、第41条以及第27条第2 款等,明确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的权利,确立了舆论监督的宪法地位。

二、我国行政权力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新闻舆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有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闻舆论监督还有存在问题。

(一)新闻监督媒体依靠行政权力

我国媒体的权利往往是党政权力的扩展;领导人讲话、政策性文件以及行政命令就是新闻媒体的工作。宪法赋予和保障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才应当是媒介舆论监督活动的权利基础。

(二)媒介报道消息的真实性不高

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希望记者是报知“春江水暖”的鸭子,甚至有些情况下,记者的批评报道要向被批评者送审。有时,为了封锁消息,知情者被相关责任人利诱、威胁等,致其缄口而不敢言。这便是舆论监督真实性受到质疑的原因所在。

(三)新闻“烂尾”现象严重

近年来热点事件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热点在媒体曝光之后便没了下文,谁也不知道问题到底有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出现了新闻“烂尾”现象。新闻容易“烂尾”,背后问题的处理也是烂尾。从表面上来看是媒体转移了注意力、转换了热点,从本质上来看,则是地方和部门不积极处理事态的结果。

三、完善新闻舆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的建议

新闻舆论毕竟不是一种权利,不能像其他的“权力制约权力”的方式那样带有强制性。要完善新闻舆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体系,就应当完善相关立法,保障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健全舆论监督问责机制,同时加强媒体自律。

(一)完善相关立法

新闻舆论监督行政权力需要法律的保障,若离开法律的保护,舆论监督自身就会存在威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舆论监督立法的法理依据己经逐渐充分,依法实施舆论监督的呼声也愈演愈强。因此,应当加快修订相关规章、将规章升格为法规,制定专门性法律和法规,如《舆论监督法》、《新闻法》等,以完善立法空白。

(二)保障独立性

新闻媒体是被行政机关领导的,要保证舆论监督的作用能得到正常发挥,必须建立一种独立的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活动缺少的不是独立性观点和意见,而是对于这种独立性观点和意见的具体开展实施。

(三)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仅仅具有舆论的影响力,并没有真正的强制性和制裁力,故其不能够从根本上监督行政权力。为了最大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回应机制,从而保证行政机关在事件曝光的“第一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回应。例如,在发生严重阻挠公众行使舆论监督权,甚至严重侵害公民合法的舆论监督权时,相关领导或负责人若视而不见,继续听之任之,不进行处置,或者包庇纵容阻挠或侵害,那么就应当追究相应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媒体自律

新闻媒介应当平衡自由和自律的天平。一方面,言论自由是舆论监督对权力的要求,另一方面自律是权力对义务的承诺。一个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是行政权力腐败的大锤,必定能痛击行政权力的蛀虫。

四、结语

新闻舆论监督行政权力是行政监督体系中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权力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建立健全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舆论监督的机制,坚信新闻舆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 注 释 ]

①赵肖筠,张建康.行政权的定位与政府机构改革[J].中国法学,1999(2).

[1]朱颖.新闻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运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强化.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赵肖筠,张建康.行政权的定位与政府机构改革[J].中国法学,1999(2).

[5]李小红.论对行政权的舆论监督[J].法学与社会学探讨,2012(3).

猜你喜欢

烂尾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有多少影院可以推倒重来 改建“烂尾”工程,还给业主出色的影音效果
“烂尾”政绩为啥没追责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在预防房地产烂尾项目中的作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