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刑事政策新论
2015-02-07孙媛
孙 媛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功能
政,正也,多解释为政治、管理之义。策:驾驭、控制;对策。但古代并没有政策的词源。古书《大戴礼记》记载:刑者,策也。《辽史·刑法志》亦云:刑也者,起于兵而终于礼者也。中国古代礼法刑律息息相关。
政策指共资源的再分配。现代政策指政党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实施或规定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政策具有国家主导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调控性、目的效益性特点。法律是政策的表现形式,政策是包含法律在内的对犯罪反应的规则体系。
刑事政策涵义为,由家制定的并由国家社会共同实施,旨在惩罚预防犯罪,而对违法犯罪及违法犯罪人及相关人在一定时间所采取的包括刑罚及其措施在内的一些列措施的总和及运行过程的有机整体。刑事政策的有导向功能:(1)统一思想认识,对违法犯罪进行抗争(2)明确对违法犯罪抗争的目标(3)指导抗争违法犯罪斗争的具体行动;调控功能:(1)对刑事立法、司法、执法内部调节(2)对刑事法律和社会状况之间进行调节。刑事政策措施包括:刑罚、战争、行政处罚与处分、社区方式及民事、经济手段等。在反腐中应当坚持法治与政策相结合,共同发挥自身的优越特性特点,确保法律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藩篱,刑事政策引导法律发展方向。
二、反腐适用的刑事政策原则
刑事政策原则是在刑事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估中遵守且贯穿于刑事活动全过程的根本准则,它与现代法治社会精神相契合,与刑事政策控制犯罪目标相一致。
(一)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是指刑事政策必须依照已经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限制规范公权力。现代刑事政策强调罪刑法定原则的同时追求刑事政策法治化思想。反腐刑事政策的罪刑法定要求坚持实质的罪刑法定限制立法权,保障刑事立法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正当性。在刑事司法领域要求限制司法权,保护被告人人权。以禁止处罚不当罚为例,反腐刑事处罚时首先强调处罚应当提供正当化理由;即使处罚根据正当,也必须遵循刑事政策人道主义理念与法治思想,禁止残酷、不均衡处罚。
(二)效益原则
该原则是在明确刑法效用的有限性、被动性及滞后性特点之后,从刑事政策运行角度出发,追求反腐的过程应当迅速,实现强力快速出击反腐,保障刑法效益的经济性。
(三)谦抑原则
刑法中的谦抑原则指刑法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与克制。在强调重拳反腐,效率反腐的同时,刑事政策也应当实现谦抑特点。具体刑事政策谦抑原则的实现:首先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坚持必要性、适当性原则,指所采用的干预措施与目的相适应,指损害法益与保护法益成比例。其次,在刑事政策的执行当中,严格执行法律。司法人员应对法律进行实质合理判断,当法律出现模糊、歧义时,或没有法规、司法解释时,司法人员应坚持疑罪从轻、从无,限制司法权力的恣意扩张,从刑事政策谦抑原理考虑贪腐人员的刑罚适用的刑事政策目的。
三、反腐刑事政策概述
中国封建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刑事法律及刑事政策体系,但诸如礼法合一、德主刑辅、宽仁慎刑等法律理念和世轻世重刑事政策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出于服务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需要,虽不乏严刑峻法,但也体现宽缓刑罚与慎刑思想。根据时代不同,新时期我国腐败呈现高官化、智能化及国际化新特点,据此不同时期相对应的刑事政策有所不同。
反腐刑事政策的发展进程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与市场经济法制化的特点和依靠法治反腐本质上是一致的。历史经验表明,反腐的战略从单独的“严打”到惩治与预防并重、更加注重预防的战略体现了反腐败从“堵”到“疏”的思想的转变,符合我党执政规律要求。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腐败认识不断深化,在刑事政策策略上强调体系反腐,强调科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刑事政策体系上,注重研究行政规律和刑事政策体系,发挥刑事政策的积极导向功能与社会调控作用。强调务必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坚持积极与预防腐败相结合,更侧重腐败预防。在刑事政策目标上要求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确立了反腐倡廉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在刑事政策的运行阶段,结合政策本身的秩序价值、正义与效率价值,从国家安全及公正法治的刑事政策价值分析,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规制犯罪,注重宽严相济与犯罪预防。注重刑事政策的宗旨原则及刑事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与评估环节,从长远规划反腐刑事政策运行体系合理布局。
总之,反腐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工程。我党必须发挥聪明才智,明确现代法治精神与刑事政策的科学界限与实际联系,注重多手段、全方位打击腐败犯罪,实现犯罪预防,教育和改善人的刑事政策目的;必须务实研究刑事政策基本原理、目标及相关政策工具,在反腐的法律工作机制下加强民主决策,依靠群众反腐,保证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反腐工作;必须在刑事政策运行环节把握反腐倡廉新政策的科学内涵,加强法律与刑事政策工具相结合,确保反腐在法治轨道上顺利运行。
[1]卢建平.刑事政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玉荣.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方略的确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