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文化中官德重建模型构建的重要性

2015-02-07张文婷

法制博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官德官员权力

张文婷

北京市顺义区委党校,北京101300

一、法治文化与官德的关系

法治文化就是融注在人们心里和行为实践中的法治精神、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法治原则,以及其价值追求,同时也是指一个法治国度的法律设施、法律组织和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涉及到的法治的行为实践。法治文化,其本质就是法治的精神能够大面积、普遍化地实现和实践,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过程、方式以及实现的结果构成了社会活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官德的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当代的中国,官德包含了极为广泛的意义。德的概念应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官德包含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而官员则是以普通公民的身份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因此官员应当具备普通人应具有的道德,只有一个拥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充满“人的感情”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就一番事业。

(二)官德包含政治道德,官员是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体人民群众管理着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项事务。与此同时,官员拥有制定政策、执行各项方针的权利。因此,官员的官德和每个公民的生产生活,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前途都是不可分割。因此,官德必然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

(三)官德包含特殊的职业道德,特殊是指官员拥有着强大的公共权力,他们有权利和义务对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对公共利益予以维护。经验告诉我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对于那些有权力的人来说,他们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会停止使用权力。权力拥有贪婪、扩张等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对权利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必须相对于普通公民职业道德更加严格、更加全面地建设官员的职业道德。习近平曾给官德全面系统地下过一个定义即“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

二、法治文化背景下的官德建设及其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社会伦理为本位的,即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和巩固而施行的绝对服从君主的制度,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工具。孔子曾经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但也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外,孟子还提出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劳无功法不足以自行”,以及荀子主张的“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都强调了我国传统伦理秩序也必须明确法律的治国作用。中国传统伦理的家国一体,以血缘为根本的理念,与法律的普遍性、统一性、独立性相悖,表现为“以德代法”、“以情废法”。所以说,我国“传统的德治,是由道德入伦理的道德泛化方式,其失败的地方就在于法律、政治与道德伦理在形式上是同构的而实质内容上的互反性、互损性——由于政治制度专制,德治和法治的规则是相反的,在以政治、法律为后盾的道德压制了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政治、法律过程之中,也阻碍了社会发展,这都是中国德治实践的经验教训。”

社会控制与任何学术指导价值,应该使用人的理性而顺势而为,这体现了价值导向和利益诱导的一致性,也就是杜威说的是生命便是教育,生命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市场经济需要一个世俗的公共道德的建立,但这并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排斥的崇高的传统道德精神。改革是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规则体系,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官德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官无德则法不善、官无德则法不行、官德昌则法治兴,法律和道德的规则都是治国理政的有效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官无德则法不善。法律在我国的制定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官员都全面参与,并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我党承担的领导责任极为重大,立法的任务也是前所未有的艰巨。各级官员必须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官德水平,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福祉为标准,更好地完善法律体系,建立社会秩序,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建立一个规范的社会秩序。

(二)官无德则法不行。依法行政,对于官德而言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官员无论大小,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做遵法、守法的模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前,滥用权力的现象经常发生,权力大于法律、相信权力而不信相法律的思想在一些管理者心中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是一些政府官员没有树立当官为民的新时代官德。他们往往认为,国家制定法律不过是为了约束他人而达到自己或相关机构目的的工具,而不是保护人民利益、社会秩序、国家稳定的规章制度。

(三)官德倡则法治兴。推行依法治国,必须大力加强官德建设。“官德”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管理者的本源行为,是其本身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有着高层次和深度化的自律行为。法律对管理者的从政行为提出了制度性约束,毫无疑问,法律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只有把法律从外在的规范作用转化为官员的内在的自我觉悟,他律才能自觉地转化为内在的自律,法律的规范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新阶段官德模型构建的策略

(一)加强执政观的建设与完善权力的运行机制:加强提升官员的民主执政水平,提升官员的执政能力;调整权力的配置,坚持执政的科学;完善权力运行的机制,实现官员依法执政。

(二)加强社会全方位监督机制与社会民主观的建设:群众监督机制要更加民主公开,更加健全;党内民主的监督机制要科学建立;新闻舆论监督机制要独立透明。

(三)加强法制规范化建设与改变利益观:建立正确的正义理念,坚定不移地遵守“人民利益为首位”的从政信念;建立正确的对外理念,加强“国家核心利益至上”理念;建立正确的权力理念,端正“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利益关系”顺序。

(四)加强政治教育建设与改变事业观:加强管理者的事业观教育,保持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处理好业务与政治的关系,把个人事业的发展与人民事业有机统一起来;提高官员的政治理论素养,重视群众的历史观教育。

(五)加强思想教育建设与改变理想观:坚定管理者的信念和理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促进官员的从政廉洁,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全面提升管理者的道德水平,加强“四德”修养。

四、讨论与小结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以德治国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分。在法治文化下,以德治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的支柱。要完成这一个艰巨的任务,管理人员自身道德修养的高低是成败的关键,这也凸显了在法治文化下官德重建模型构建的重要性。

[1]贾金易.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宣良.官德不彰法治无魂[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2(21).

[3]周敏.官德和公共意识及法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4]姜彦国.重塑中国官德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官德官员权力
孟子的官德思想及当代启示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官德
全面从严治党需加强官德建设
《周易》中的官德修养思想探析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