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及重构

2015-02-07许培资

法制博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经济法文明理念

许培资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 拉萨850007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我国战略任务当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长期发展的任务,在建设中必须得到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与保护,为此,需要加强建设经济法与司法等各项制度,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

一、我国经济法理念的发展现状

经济法目前在我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经济法理念可以对经济法起预测的作用效果。经济法可在预测作用效果的帮助下进行既具有超前性,又符合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经济法制定。经济法理念能够站在整体法律的高度和发展的视角,对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科学的分析,引导经济法的最终发展方向。

由于我国存在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造成了深远影响,导致一部分人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落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必须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以及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法理念改革的认识。经济法理念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可以提高公民的整体法律素质,促进文明、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经济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理念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经济法发展规律的把握以及认识。经济法理念代表了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最高原则,它的地位高于法律表象、法律意识、法律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而产生成果的统称,它以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为前提,以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持续繁荣、可持续性全面发展为宗旨。

我国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五大新奋斗目标之一,从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障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经济法可以调控我国经济的运行,合理配置资源。经济法和生态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经济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极具重要性。

(一)经济法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创造出的文明成果的集合体。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经济法不仅对公共资源利用进行了合理规范还调控规范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合理健全的经济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国家经济能够平稳持续、有效的运转有利于人与自然的融合。生态文明和经济法在很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经济法有利于贯彻生态文明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要在发展中实现生态的公平正义。我国经济发展的步骤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这几个部分的经济发展不太均衡,除了受天然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也包括了政策制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经济法通过规范市场恶性竞争、垄断经营以及其他违反市场机制的经济活动,来扶持经济落后的地区,贯彻生态文明公平正义的原则。

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产生代际间的不公平,人们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会给后代带来生存危机,这种危机表面上是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实际上却是在进行对环境资源的透支性扩张,这种扩张不断地对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进行挑战,严重威胁到后代的生存。

经济法中存在对土地能源和环境资源的调控规范的具体内容,秉持合理的法律理念去对规范内容进行实施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形成符合公平正义的生态观,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维护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法的实施有利于维护和保障生态道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现象不断出现,建设生态文明亟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通过经济法的调控功能加以协调、干预,能有效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得到执行。生态文明建设除了需要用制度来进行保障以外,更需要公民加强生态道德观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态道德观的整体现状非常不乐观,个别企业及其缺乏社会责任感,通过过度消耗甚至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自身利益。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也出现了大量浪费、非循环使用的现象,给市场带来了不良的经济刺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行为和生产选择,导致对自然环境和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加强社会诚信机制的建构,督促市场主体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保障生态道德的建设。通过先关法律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促进良好价值观与发展观的形成。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及重构

任何行动都需要思想进行引导,要想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经济理念进行调整及重建,首先就是要对传统思想进行解放。国家公民的思想解放、传统思想观念的创新是促进经济法建设的前提。

(一)重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建设经济法理念

近几年来我国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的经济法理念建设已逐步完善,发展成为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经济法理念。经济法理念具体包括经济安全理念、公正公平理念、整体发展理念、经济效益理念、注重效益理念五类。这五大类刚好与我国的政策和经济规律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的前提下,经济法理念的建设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要摒弃我国经济法保留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法理念的同步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是获取相应的利益,重视经济法效益理念。某些经营者会因为经济效益过而分的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加入经济效益理念,在拟定经济法时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考虑在内。在发展经济时不忘考虑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①

(二)调整经济效益发展理论

我国的传统经济法理念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主要以利益为主。在这种传统理念制度下没有充分对实质公平加强重视,不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该着重树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平观。我们需要在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要求理念的基础上以建设社会生态文明为目标,不断对经济法理念进行调整完善。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发展目标就是经济效益的产生,这种观念的产生对经济发展方面给予了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主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创造出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把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的首要重点,很容易导致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阻碍经济法社会本位的确立。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当中,没有对环境成本进行合理反映,缺乏对环境成本进行合理的制度约束,市场主体也没有自觉地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中去,在这样的核算体系下产生的效益是不准确客观的经济效益。

传统经济法理论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指出单一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科学的,以高污染、高消耗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的发展应该重点考虑社会与自然环境资源间的承受能力。

加大对发展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提高资源的循环使用率,减小对传统石化资源的依赖。应该加强整体生态观的树立,从更高层面上实施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重点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和谐互动,实现经济的快速安全发展。

(三)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重建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重构经济法理念时,必须把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放在首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突出以人为主体的思想。是共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法理念的支点。在过去的较传统的经济法理念中,人的主体地位认识意识不高,不能充分调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重构经济法理念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引导人们在发展提高经济的同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此外,还需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构建经济秩序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构建禁止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的理念,以法律秩序的方式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②

四、结语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经济法理念的发展现状,包括经济法理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功能等。讲述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改革经济法理念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也证实了经济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结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建构。

[ 注 释 ]

①喻包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J].理论月刊,2013(11):120-127.

②孟溦蕾.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36(3):32-36.

[1]张颖.试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及重构[J].法制博览,2015(12):100-101.

[2]肖周录,张鹤.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4):63-65.

[3]扶廷凤.浅谈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J].法制博览,2014(2):128-129.

[4]黄勤,曾元,江琴等.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111-120.

[5]喻包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J].理论月刊,2013(11):120-127.

[6]孟溦蕾.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36(3):32-36.

猜你喜欢

经济法文明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不文明说“不”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文明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