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跆拳道俱乐部素质课堂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启示
——以北京市东方龙基跆拳道馆为例

2015-02-07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2期
关键词:跆拳道跳绳身体素质

周 凰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跆拳道俱乐部素质课堂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启示
——以北京市东方龙基跆拳道馆为例

周 凰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时长减少,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体育课堂练习强度偏低的现象已经成为主流。体育课堂练习强度不够,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而当教师加大练习强度时学生往往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常常无法完成教师的任务。但在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中教练往往可以给学生进行大强度的素质课练习,在保证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练习强度,改善学生身体素质。这一点,是中小学体育课堂可以借鉴的。

1 一节跆拳道素质课教案

课程时间为80min,以绿带学员为例,平均年龄为7 ~ 8岁,学习时间为1 ~ 2年。

1.1 准备活动(30min)

1.1.1 慢跑3min主课前做关节操加慢跑3min,保证学生在开始运动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避免受伤。

1.1.2 跳绳20min通常一节课学生集中在16人左右,将学生分成4排,每排4人,首先集体跳绳1min,个数最多的学生给予奖励,休息2min后开始跳绳提高训练,跳绳时间呈阶梯状:2min-1.5min-1min-30s,四排学员一三为一组先跳,二四为一组后跳,一组跳一组数,一组跳完另一组马上开始。四组跳绳完成后休息2min后开始最后1分钟跳绳并记录学员个数每两周进行一次对比。跳绳结束后学员心跳能达到140次/min,2min跳绳中在1min和1.5min时学员均会出现疲劳放弃现象需要教练及时给予鼓励,经过跳绳提高练习,学员的耐力会出现明显改善。练习结束后休息2min。

1.2 基本内容(40min)

1.2.1 腿部力量练习(30min)将学员分成两组,在10m×10m的场地上摆上一圈十公分高的障碍物(图1)。

图1 腿部力量练习示意图(其中三角表示障碍物,四角星表示学员)

任务:学生分成2组,2组从不同起点开始均顺时针通过障碍物(如图箭头所示)前1名学生通过4个障碍物后第2名学生开始。每组均为3组任务,双腿跳5圈,单腿跳左右腿各3圈,蛙跳4圈,一组所有人均完成一项任务即为胜利,第2名完成后休息2min开始下一组任务,3组任务均完成后获得2次即以上胜利的组即为最终胜利,分别对前两名给予不同奖励。

1.2.2 手臂力量练习(10min)学员两两相对平板练习,同时开始,坚持到最后的学员即为胜利,两组比赛后休息2min,进行标准俯卧撑20个。

1.3 结束部分(10min)

奖励学生做游戏,“网鱼”“赶鸭子”等放松性游戏,游戏结束后总结下课。

2 俱乐部素质课特点

2.1 训练强度大

跆拳道作为格斗类项目,需要学员具备良好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爆发力、耐力等、腿部大的相对力量,故在训练中,除了基本腿法的训练外,大强度素质课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2.2 训练时间长

相对学校40 ~ 45min的体育课来说,80 ~ 90min的俱乐部练习时间明显较长,学生每周训练次数为

2 ~ 3次。

2.3 学生配合度高

俱乐部教学能够抓住孩子的心理,采用游戏、比赛、加分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配合度。

2.4 家长支持

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和孩子的兴趣选择跆拳道练习,故在学生训练过程中会配合教练的练习手段,大强度训练课间也及时鼓励学生。

3 对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启示

3.1 中小学体育课堂现状

中小学体育课堂从技术论到体质论再到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等,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革,加上现在学校、社会、家长对学校体育课的危险行为的排斥和顾忌,体育课越来越多的出现放羊、简单队列练习、理论知识讲解时间过长、针对考试项目训练的现象,从1985 ~ 2010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来看,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出现滑坡状况,国家将很大一部分责任归结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失职,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大力支持,2007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 6号),2013年启动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逐渐出现好转,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3.2 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几点建议

3.2.1 课程安排合理化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校现有场地设备情况规划学生未来几年学习的整体安排,避免同样内容重复学或重要知识漏学的状况,同时利用不同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 课堂安排有趣化根据学生的心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游戏、比赛、团队合作等方式刺激学生运动参与兴趣和提高学生积极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技术动作,避免学生因简单重复的练习而感到枯燥、厌学。

3.2.3 技术课堂模糊化体育作为一门多项技术动作融合的课堂,其教学内容繁多但很多项目具有共同性,如果中小学体育课堂仅仅作为某项技术动作的学习课堂未免显得单一,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安排相应内容学习,小学阶段采用不同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等五大身体素质,该形式首先避免小学生因某一技术动作较难而抵触体育课;其次,可以避免体育课出现模板学习等呆板枯燥的现象;最后五大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今后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学体育课堂,在小学五大身体素质的提高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同运动项目采取小周期学习的方式打开学生某项运动项目兴趣的大门,提高练习可以课下解决。分阶段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同时也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打下基础。

3.2.4 素质课堂大强度化素质课在目前中小学体育课中普遍缺失,首先是家长的不支持,其次是学校不愿承担伤害事故的风险。

首先,锻炼减少导致学生体质下降进而提高运动伤害事故的概率,这样会出现恶性循环;其次,中小学体育课承担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树立的责任;最后,中小学阶段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年龄,要想学校开展大强度素质课堂,学校和社会都有义务向家长宣传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家长在支持学生素质锻炼的同时,如实填写上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使体育教师掌握科学的训练手段和实用的体育心理学,充分抓住孩子的心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的管理手段,学生、教师、学校共同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国家应该给与学校相应的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方法,使得中小学体育课堂中能够周期性的开展大强度素质课堂,使得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感受“累并快乐”的体育课堂。

4 结 语

体育课作为打开学生体育视野的桥梁,承担者其他社会机构不具备的责任,所以,国家和学校有义务通过学校体育课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从而树立中终身体育的思想。面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情况,学校有义务通过体育课堂来改善这一现状,根据俱乐部素质课堂的开展情况来看,学校40 ~ 45min的体育课堂强度学生是完全能够承受的,只需采取合适的方法手段即可,所以俱乐部的大强度素质课会对学校体育课堂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 1 ] 刘兵,谷圣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趣味生活化的研究[ J ].运动,2013(9):76.

[ 2 ] 季浏.体育心理学[ M ].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014-12-18

周凰(1990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G807.3

A

1674-151X(2015)02-093-02

猜你喜欢

跆拳道跳绳身体素质
跆拳道奶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嘻哈跆拳道
锻炼
学跳绳
跳绳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NO.10 跳绳
宝宝鸭跳绳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