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初探

2015-02-07陈亚东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点足球运动安徽省

陈亚东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初探

陈亚东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对于重新构建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解决我国足球普及率低、人才匮乏、整体水平不高等足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本文针对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情况进行实践研究,对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1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基本情况

1.1 发展慨况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部分城市试点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安徽省推荐合肥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选择合肥市30所小学,16所初中作为校园足球定点学校,启动合肥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拉开序幕。

第二阶段,2013年3月,安徽省体育局和安徽省教育厅确定淮北、亳州、蚌埠、淮南、芜湖、池州六个城市作为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城市,确认148所中小学校为省级布点学校,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学校数达到209所,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初具规模。

第三阶段,2013年,合肥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新增合肥一中等12所高中布点学校,并从2013 ~2014赛季开始增设高中组比赛,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体系,初步建立校园足球人才输送培养渠道。

第四阶段,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校园足球工作会议,确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牵头部门由体育总局变为教育部,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牵头管理部门相应由安徽省体育局变为安徽省教育厅,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1.2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是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教育厅共同成立的校园足球管理机构,负责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组织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有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具体指导、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各试点城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地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行政管理机构,相应地成立了有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校园足球工作。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举办校园足球布点学校校长、指导员、裁判员的培训班;派队、组队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联赛及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业务咨询、组织精英教练员进校园、国家队与学校互动。各市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确定本地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组织管理本地区小学、初中、高中联赛;指导本地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开展足球普及工作(图1)。

图1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组织机构图

1.3 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12月,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学校共221所,其中小学127所,初中81所,高中13所,覆盖学生7万余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注册人数近5 000余人(表1)。

目前,安徽省7个校园足球布点城市开展了小学、初中、高中各级别校园足球联赛,2013 ~ 2014赛季,各布点城市共举办校园足球联赛1 341场,参赛学生运动员3 830人(表2)。

2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和运行机制不顺畅

安徽省及各布点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虽然是由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成立,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是由体育行政部门牵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更多是被动地参与其中,既没有经费的投入,也不参与管理,导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缺乏对参与学校的约束力,管理力度弱。工作过程中往往是体育行政部门包揽包干,教育部门管理职能没有实质落实,运行机制存在不少问题。

2.2 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覆盖面低

表1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分布表

表2 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城市2013~2014年联赛情况统计表

表3 2014年安徽省各类学校运动场情况统计表

表4 2014年安徽省各类学校足球场地情况统计表

2014年,安徽省青少年校园布点学校数221所,相对于全省14524所中小学校中,占比1.52%,覆盖中小学生数7万余人,相对于安徽省中小学生总数792万人,占比0.88%;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城市只有7个,一半以上省辖市没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而且布点学校绝大多数集中在市区,县级布点很少;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学校主要是小学和初中,仅合肥有13所高中学校,大学尚无布点学校,存在布局遗漏。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覆盖面还十分有限,布局也很不均衡。

2.3 场地不足严重影响校园足球发展

表3、表4是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数据,从中可以发现,安徽省各级各类学校中,能够满足足球正式比赛的人造草、天然草田径场为476个,能够进行足球训练、比赛的小型运动场(人造草、天然草)为1 238个,各类专业足球场地为187个,全部场地能够满足开展足球运动场地总数为1901个,相对于全省14 600余所学校中,平均每7.6所学校才有一个具备开展足球运动的场地,场地问题是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最重要因素。

表5 2014年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经费情况统计表(万元)

2.4 师资水平制约青少年校园足球水平提升

目前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指导员绝大部分是体育教师,没有专业足球运动经历,足球训练的专业性不够,制约青少年校园足球水平的提高。以合肥市为例,全市73名校园足球指导员中,从事过专业足球运动的仅有11人,其余都是体育教师转岗担任,仅仅通过短期足球培训,就走上了足球教练岗位。

2.5 经费不足是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突出问题

2009 ~ 2014年,安徽省校园足球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省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市级教育专项经费等,虽然来自不同部门,但都是财政专项经费,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此外,从表5可以发现,2014年合肥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经费为143万元,其他试点城市经费各为27万元,全省校园足球活动金额总额305万元,按照布点学校和覆盖人群计算,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校均经费只有1.64万元,生均经费不足50元,经费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3 完善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建议和对策

开展好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体育、教育部门分工合作,理顺青少年校园足球运行机制

要充分发挥省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体育、教育部门的沟通和协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教育部门应该以扩大布点规模、开展足球普及教育、保障足球运动员升学等方面为主,体育部门应该以承担培训专业人才、管理和组织竞赛、培养优秀足球人才为主,双方形成统一的认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3.2 扩大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覆盖面,增加布点城市和布点学校

要在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学校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中。在教育部提出的2017年布点学校从5000所增加到20000所的大背景下,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布局应该做到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目前的7个布点城市扩展到16个市全覆盖;二是要在小学、初中的基础上,完成高中、大学的布点;三是要扩大布点的规模,增加布点的密度。

3.3 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级联赛体系

要结合布局和布点情况,继续完善分区(县)、市的小学、初中竞赛体制,建立和完善分市的高中竞赛体制,建立和完善全省范围内的大学竞赛体制,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级联赛体系。要开展省级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竞赛,建立较为完善的竞赛网络。

3.4 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加大足球场地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校足球场地设施投入,改善学校足球场地不足的状况,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学校体育场地的利用率。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足球场地和公共足球场地免费对青少年学生开放。

3.5 加强相关人员培养和培训,吸引更多足球专业人才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要系统做好指导员、足球裁判员培养工作,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有责任性、有事业心校园足球人才队伍。要发挥安徽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这类专业院校的优势,为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输送和培养足球专业人才。

3.6 加大校园足球经费投入,拓宽经费来源

要利用校园足球布点学校扩大的契机,努力争取省级财政的支持,设立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形成长效保障机制。要加大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宣传,争取企业的赞助,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一手抓普及、扩规模,一手抓培养、提水平,中国足协校园足球工作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领导下,2014年继续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校园足球活动全面、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普及遍布全国

自2009年6月起截至目前,校园足球活动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陆境内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包括全国131个布局城市、3个试点县。其中国家级布局城市49个,国家级试点县3个,省级校园足球开展省份11个,省级布局城市82个。

全国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学校达到6 326所,注册人数191 766人,吸引了2 700 504名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绿茵场地,走到阳光下。通过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推广,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项活动得到了国际足联的高度认可,2009年12月21日获得了国际足联颁发的“足球运动发展奖”。

自2009年至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共向国青队、国少队输送257人;全运会、青运会代表队254人;省运会代表队、俱乐部梯队、足球学校2 097人,为中国青少年足球队伍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

联赛健康有序

从2009年全国校园足球小学组和初中组联赛开展至今,校园足球在全国遍地开花,每年完成校园足球比赛10万余场。全国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小学已经发展到3 082所,注册学生球员共10 7660人;初中1 497所,注册学生球员共52 680人;有39个城市的419所高中参加城市内高中校际联赛;有9个城市163所大学参加校际联赛。

目前校园足球联赛以“市长杯”“区长杯”“校长杯”为核心,并逐步完善

“园长杯”“省长杯”以及“全国校园足球杯赛”。同时,从去年开始举办校园足球东亚国际邀请赛,邀请国内外优秀的球队参加,进一步增加球队参加高水平赛事的机会。

全国校足办在2014年举办了第3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140支队伍经过336场比赛的激烈角逐,小学组、初中组的各14支球队脱颖而出。在北京举行的总决赛上,来自全国不同城市的544名青少年球员和教练员迅速融入比赛氛围中,他们在校园足球的大舞台上,体验竞赛的魅力,诠释体育的精神,弘扬和平和谐的理念,架设通向美好未来的桥梁。

校园足球在2014年还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定期将优秀球员送出国外学习、培训,或邀请足球发达国家青少年来华交流互动,促进与发达国家足球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推动中国校园足球活动的普及与提高。2014年5月,中国足协组织中国校园足球希望之星队赴德国参加拜仁慈善杯青少年足球赛,同时接受拜仁慕尼黑青训教练的专业指导。2014年8月,中国足协选派了8支学校代表队,前往韩国参加2014年韩国亚洲青少年足球节。

促进全面持续发展

随着全国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但缺少优秀的足球专业体育教师和青少年教练员逐渐成为组织和提高校园足球活动水平的瓶颈。为此,全国校足办逐年加大校园足球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举办了5期国际足联草根讲师暨指导员讲师培训班,在各布局城市举办业务干部、校长培训班125期,培训校长、管理干部4 500多人次。举办指导员培训班134期,培养体育教师7 500多人次。中国足协还特别为校园足球教师设置D/C级教练员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30期。

2014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足协承办的“谁是球王”中国民间足球争霸赛成功举行。该赛事专门为校园足球设立了娃娃组和青少年组,体现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思路。此次赛事让更多青少年以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来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和无限魅力,让参与足球运动、体现足球运动文化、感受足球教育价值成为大众足球新时尚,从而引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足协还在2014年举办多个地方和国家级校园足球夏令营、国庆节训练营,以及全国校园足球精英冬令营,并在20个城市开展精英训练营试点工作。校园足球公益服务活动也广泛开展,承办国家队比赛以及有中超、中甲队伍的校足办在比赛期间会组织定点学校小球员、家长、老师观看比赛、参加垫场赛等活动。定期组织国字号队伍、中超、中甲俱乐部球员走进学校,与学生进行亲切互动。全国校足办还携手中国奥委会共同组织现役或退役的奥运冠军以及足球精英教练走进学校、深入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动,利用奥运冠军和国家知名运动员的名气,扩大校园足球影响力和美誉度。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

2014-12-23

陈亚东(1990 ~),在读硕士研究生。

G807.2

A

1674-151X(2015)02-025-03

猜你喜欢

布点足球运动安徽省
成长相册
业余足球爱好者对足球运动损伤的认知与预防研究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新时代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用的研究分析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