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室中信息技术课常见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2-06熊仕珍
熊仕珍
● 常见教学问题
1.纪律意识相当淡薄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大多数时间会在微机室上课。而学生成群结队冲进微机室,就座后都迫不及待地登上QQ、进游戏网站、逛淘宝、看电视剧等,更有甚者,还带上了各种各样的饮料、零食,把微机室当成了网吧,教师布置的作业却少有人问津。
2.理论脱离实际、兴趣荡然无存
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无可厚非。但理论脱离实际,却会使学生没有了兴趣,同时也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例如,某教师教授《信息的数字化》一课时,整个教学过程全程广播,微机室仅仅起到了教室的作用,而其功能作用则毫无体现。
3.频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
由于学生的IT基础不同,因此教师一碗水端平的教学会诱发一系列问题。例如,某教师教授《Word表格的创建、修饰》一课时,先全体广播讲解课程表的创建与美化,然后便让学生练习课程表的制作。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到3分钟便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便在互联网上游逛;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纸上谈兵”的操作也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大印象,等到自己“沙场点兵”时,才发现问题是层出不穷。
● 教学策略
1.独善其身,树立“边缘”学科不边缘的教学态度
(1)座位不随意
教师可采用“红蜘蛛”教学软件建网络班集体,并实行座位固定,学生姓名与座位捆绑,最后设置密码以保证信息安全。具体座位可结合班级座位进行设置,在摸清学生IT基础后,可将游戏生和自控力特别差的学生分散开来,以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不随意
学生把微机室当成放松的场所,这是普遍现象。但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只要上课,就会有教学内容。当然,教学内容必须经过教师缜密地思考和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总之,要让学生习惯按要求上课,教师必须得树立“持久战”的思想。
2.尽职尽责,充分做好课前资源准备
(1)“软件”资源准备
课堂的练习环节采用分层设计。三个任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体现任务梯度。大部分学生只需完成前两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以借助操作提示来解决。操作提示应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练习,而作业梯度让优生有拓展的方向。
(2)“硬件”资源的准备
教师需提前进入微机室做好准备:首先,利用教学软件打开学生计算机,将上课需要的练习作业、学习反馈表、操作提示文件、各种素材等发至学生计算机;其次,将教师机切换到座次表界面,并锁定所有学生计算机;最后,准备教学需要的其他辅助设备,若是涉及网卡的学习,还应该准备相应的网卡等。然后学生再带教材和笔进入微机室,并按照座次表就座。
3.智慧课堂,实施高效化
(1)教师角色定位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并非教师表演的舞台。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广播教学时间,一定要精讲,同时注重实效。讲前提示很重要,讲解绝不重复。
(2)学生为主体
当然,這个要基于充分的教学设计来实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应的知识。
4.“瞻前顾后”,关注课堂反馈
每节课结束前,学生在提交作业的同时,也要提交反馈表到教师机。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作业完成的态度、存在的问题等,而且为其后续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其准确评价学生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