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5-02-06徐汇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2期
关键词:徐汇区居民区社工

徐汇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正面临着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的重任。徐汇区居民区书记作为居民区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上海市徐汇区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书记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当前,基层党组织正面临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的重任。居民区书记作为居民区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调研立足于上海市徐汇区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徐汇区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持续加大储备力度,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坚持从源头抓起、从后备抓起,选拔高素质的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作为书记岗位的主要来源,连续4年,通过招录事业编制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参照事业编制待遇的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共计102人,并结合岗前培训,每年对全体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进行辅导、培训。目前,这支队伍中,已有58人通过实践和锻炼走上居民区书记岗位。

(二)逐步完善日常培训,着力提升工作能力。以提高书记队伍联系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多方联动的教育培训体系。区级层面,加强全区统筹,将居民区书记培训班纳入区委党校主体班次,每年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居民区书记的综合培训,确保居民区书记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街镇层面,针对本地区特点,分别建立起务实高效的培养机制,比如天平街道建立了阶梯式带教机制;田林、龙华、斜土、康健等街道依靠老书记设立了居民区干部带教机制;凌云街道借助社会组织和区域单位的优势资源,开展集中专业培训。

(三)切实加大激励保障,着力增强岗位吸引力。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加大对书记队伍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力度。一是改善待遇,提升职业地位。制定《关于规范居民区工作人员津贴待遇的方案》,将就业年龄段聘用制书记和退休返聘书记平均年收入作了适当提高。二是落实保障,加大经费投入。每年给各个街镇分别提供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专项经费和党务公开专项经费。分步增加居民区党员活动经费。三是统筹资源,提供服务力量。依托区域党建促进会,先后启动“徐汇·党员大课堂”、“徐汇区党员组织生活现场开放点”等项目,为居民区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提供活动资源。

(四)逐步推进考核管理,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坚持个人发展与队伍建设相互促进的共赢理念,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书记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一是探索日常考核机制,制定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管理相关制度,根据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聘期)考核结果决定人员去留。二是注重发挥绩效导向,各街镇党(工)委加大对居民区干部整体队伍的考核评价,并把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津贴挂钩。三是鼓励干部钻研业务,对取得社工师资质的居民区干部给予一定的职业资格津贴,进一步推动书记主动参与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的进修。

二、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中退休压力较大。队伍老龄化现象是当前居民区书记建设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从徐汇现有居民区书记队伍的情况来看,整体队伍的平均年龄已经开始逐年下降,截至2014年,全区书记平均年龄为51.8岁,全区55岁以上、临近退休年龄的书记比例较大。5年内,全区至少有近47%的居民区书记将因为年龄关系离开书记岗位,这对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延续性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二)成熟书记来源萎缩。过去20多年,居民区书记主要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改制分流的一批中层管理干部,这批同志当时年富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熟悉群众工作,涌现了一批居民区书记带头人。在全区182名退休返聘的居民区书记中,有168名来自企业岗位、9名来自事业单位、5名来自其他行业。但这两年类似相对“成熟”的书记来源越来越少,2012年以来,各街镇从该类人群中招录培养为书记的共23名,并呈逐年减少趋势。

(三)职业地位有待提高。近几年,徐汇区多次上调居民区书记和居委干部(普通社工)的收入待遇。同时,受宏观经济、就业形势、发展通道不畅以及社会评价低等各种因素影响,居民区干部队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员流失。不少年轻人对在居民区工作存在“跳板”心态,很多不错的“苗子”干不上一年就因为待遇等问题离职了,储备培养无从下手,无法形成一支稳定的后备力量。

(四)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部分居民区书记的综合管理、组织协调能力还有所欠缺,突出表现为:一是部分居民区书记对“三驾马车”的驾驭能力不强;二是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开展居民自治等方面能力不足;三是年轻书记创新意识强但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矛盾的能力不强,群众威信不高,老书记虽然经验丰富,但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慢。

三、进一步加强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总体目标。立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党的建设、现代社区治理和基层联系服务工作的新要求,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能力素质过硬的书记队伍和一支储备来源稳定、培养相对成熟的年轻后备队伍。

(二)基本原则。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把解决好当前队伍青黄不接作为首要任务,又要把培养和储备工作作为长期工程逐步推进落实。

二是统筹兼顾,系统推进。注重保护和调动各年龄段居民区书记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地把居民区书记队伍纳入到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体系当中。

三是务实创新,尊重基层。积极挖掘基层在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中的创新做法,鼓励各街道、各部门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三)具体措施。一是增强职业保障,加大事业编制的投放力度。有效运用身份编制手段,切实加大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书记岗位的“含金量”,提高对中青年等就业年龄段人群的吸引力。进一步坚持“专编专用”原则,盘活现有事业编制,使事业编制的书记成为整支队伍的核心骨干力量。

二是扩充新生力量,组织年轻干部充实居民区。结合机关实际和基层需求,按照本人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派年轻干部到居民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形成机关干部下沉和服务基层的良好导向。

三是健全薪酬体系,推动书记队伍职业化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书记岗位的薪酬保障机制,逐步改善书记队伍的综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宏观就业形势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等因素,适时调整居民区工作者收入。

四是打通晋升通道,完善居民区干部“培养链”。逐步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职业管理体系,理顺不同身份、不同就业渠道、不同岗位居民区干部之间的内部管理关系,形成“党员社工—聘用制书记—参照事业编制待遇—事业编制”的内部发展路径,让有志于社区工作的年轻人看得到希望和发展。

五是树立正确导向,不断优化日常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管理的杠杆指挥棒作用,突出两个“扩大”,既扩大参与书记考核的居民区党员群众的范围,又扩大居民区党员群众打分占总分的比例,使考核管理从“自上而下”逐步向“自下而上”转变,推动书记强化宗旨意识。

六是适应形势要求,加强书记队伍的能力建设。以建设多形式、多层面、多渠道的立体化培训体系为重点,建立完善由区和街镇两级组成的培训网络,发挥区委党校主阵地作用,通过专题辅导、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全区居民区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居民区书记在职进修基层党建及群众工作相关课程。

七是重视源头储备,推动书记队伍的梯队建设。引导各街镇延伸居民区书记的“培养链”,把有潜力的党员社工安排到居民区党组织副书记等岗位上进行培养锻炼,发现、培养、储备一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形成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蓄水池”效应。重视从青年社工中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社工骨干培养成党员,为选拔书记后备人选提供更多优秀的内部来源。

猜你喜欢

徐汇区居民区社工
A Social Crisis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
“熊”视眈眈
上海徐汇区公园绿地系统空间演化研究
集萌社
美得州居民区发生枪击事件
拓展网格化: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
居民区WCDMA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徐汇区绿化规划与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