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活》教学
2015-02-06李顺梅
李顺梅
本土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本地所属的宗教、风俗礼节、人文历史、语言资源等。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带有鲜明的地域烙印。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容易引起学生的热情参与,从而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北京是古老的文化之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这些本土文化资源,并把其运用到《文化生活》的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已成为笔者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与恰当导入新课是分不开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双边活动以及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本土文化资源作为特色资源,能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亲切和熟悉的本土文化资源来导入新课,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首先问:“被誉为石头的史书是指什么?”学生有些迷惘。笔者进一步启发:“那被誉为‘凝固的艺术或‘凝固的音乐是指什么?”这样,学生马上猜出了是建筑。再进一步追问:“那被称为‘木头的史书是指什么呢?”学生很快就回答是“中国的古建筑”。中国的古建筑与其他国家的建筑不同,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中国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成为世界三大古建筑体系之一。北京作为历史名城遗留着大量的古代建筑。北京的古建筑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书写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学生们身处北京就应该了解北京,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北京的古建。请同学看视频“感受文化——我们在路上”。这段3分钟的视频资料是学生提供的,是他们在参观古建筑时自己拍摄的作品。当大家在优美动听的音乐背景下看到自己拍的作品和自己的身影时很激动,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这种条件下再提问:“在同学们看的古建筑中,有一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它是指什么?”学生很快就回答出“天坛”。如此,笔者就很顺利地进入教学的第一环节:体味魅力,感受传统文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类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兴趣,是否有发自内心地对学习的渴望和追求。通过利用学生拍摄的视频资料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探究古建筑的欲望,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兴趣。可以说,本土文化资源的引入,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例证,帮助理解教材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所以,在教学中以本土文化资源为例证,不但可以丰富课程资源,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在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明确指出:“中国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那么,传统建筑蕴含着哪些传统文化呢?于是,笔者让学生去地坛参观,让他们去查找有关地坛蕴含着哪些传统文化的资料,然后让他们讲解地坛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地坛无论是宏观的布局还是各个微观的设计,都把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在建筑物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教材在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时,指出包容性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这一点时,笔者让学生结合他们去参观的北京牛街清真寺来讲说。学生通过参观和查找资料,把既熟悉、又陌生的北京牛街清真寺的建筑特点讲得非常清楚。北京牛街清真寺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典范,它见证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很好体现。
由于教学中举例的建筑都是学生身边可见到的,他们很乐意把自己所看到的和查找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中,运用一些新近发生的、通俗易懂的本土文化资源,将书本知识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目标。
在调查中提升情感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了“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来自于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场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笔者围绕本土文化资源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拓展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中,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真正面向学生生活世界,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在讲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笔者让学生走进前门大栅栏,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大栅栏中老字号的介绍。前门大栅栏中的老字号商铺都有其奋斗的历史,每个商铺的历史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很好体现。学生通过亲自感受,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洗礼。这比单纯讲课本内容更加具体生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实践,更多地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学生通过亲自参观,一方面提高了参与教学的热情,加深了对北京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提升了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巧设作业,巩固知识
《辞海》把“作业”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而《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可以说,作业是拓展、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目标的有效途径。课外作业的内容,有的可以是为讲授新课内容铺垫的而设计的,有的也可以是为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而布置的。巧用本土资源给学生留适量的课外作业,有助于提高《文化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设计各种形式的作业,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落实。学生在完成这些看似课外作业的同时,还加深了对北京的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的内容,拓展、巩固了教学的知识目标。
结束语
本土文化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犹如一汪清泉不断滋润着《文化生活》的课堂,为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因此,作为政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恰当、合理地使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文化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endprint